分享

文人动狠

 太极刀 2017-10-11
文人动狠
  
  程千帆口述,张伯伟整理的《劳生志略》一书记载了一段有关徐哲东先生与朱东润先生的轶事:“......徐哲东(震)先生,是太炎先生的弟子......徐先生是练过武功的人......他在中央大学当讲师的时候,有一次中文系开会,请哲东先生舞剑,他答应了,舞剑的时候长袍子全身都作响。朱东润先生当时在武汉大学,刘博平先生当系主任,朱先生教文学批评史,博平先生的学术思想比较守旧,认为文学批评可以不必修。徐哲东先生应聘到武大,人还没有来......博平先生....就替徐先生开列了....传记文学研究,这是当时教育部选课的课程。徐先生.....以前没有教过这个课.....决定开个韩柳文研究......朱东润先生就开玩笑,写了一篇杂文,投到当时重庆的一个刊物叫作《星期评论》上发表......朱先生的杂文说,大学里面也很特殊,传记文学怎么开出韩柳文研究来了?是不是把讲《郭橐驼传》和《永州八记》变成了传记研究?徐先生看到后很生气,说:他的嘴巴很巧,我可不会讲,但是我会打。我要打他,我打的人不是我治还治不好。东润先生就很狼狈。那时教室旁边有个教员休息室,两课之间可以在里面休息。只要哲东先生在里面,东润先生就不敢进去。后来哲东先生有个比较熟的朋友,是法律系的教授,好像是叫刘经旺。他是湖南人,是个好先生,就劝徐先生。徐先生也就答应不打了......“
  徐震(1898-1967),字哲东,江苏常州人。从国学大师章太炎研习国学,从郝月如前辈学习太极拳。历任大学国学教授和中学校长。徐震博览群书,勤於武术史的考证和研究,特别对于穿凿附会的武术史疑难点,时有振作提升。
  朱东润(1896-1988),江苏泰兴人,著名唐研究学者、书法家,于篆、隶、行、草无不精善。1916年英国伦敦西南学院肄业。著有《张居正大传》、《杜甫叙论》等传记文字作品,其《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是我国最早的文学批评著作之一。
  二水太极拳老师金仁霖先生在太极拳史研究上师从徐哲东先生一脉,
  二水的古汉语老师则是朱东润先生的学生辛子牛教授,这么说来,二水与两位老先生多少有些缘分。因而,阅读此段文字自有别样的情绪。而今事过境迁,文字所涉及的当时人皆已作古。此事虽有文人动狠的嫌疑,还不至于毁誉两位先生。而几位老先生的可爱相,反而一一显露:东润先生由于没有开设“文学批评”课,讥讽哲东先生在先,自然有文人尖刻的一面。哲东先生因措手不及,自有捉襟见肘的尴尬,一旦被东润先生说破,也恼羞成怒,似有动狠的嫌疑。而“我打的人不是我治还治不好”云云,至多也算是核威胁罢了。“只要哲东先生在里面,东润先生就不敢进去”一节,可见“核威胁”对东润先生还是有作用。古训“威武不能屈”云云,看来只是用来教育学子时才会振振有辞,落地有声。加诸己身,呵呵,还是“躲得起”的。最为迂腐的是老学究刘经旺先生,竟然自告奋勇,充当起类似于联合国官员一般的职责,自然是以“和平”为己任,充当起“两国之间”的调停斡旋来。哲东先生与东润先生解放后都成了复旦大学教授,应该在一个教研室的,不知还有没有类似的玩笑?大凡是“渡尽劫波兄弟在,相见一笑泯恩仇”了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