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盘麓湖再放大招:云朵乐园|送给孩子的自然博物馆

 花匠无园 2017-10-11



这是我们送给孩子的自然博物馆


2015年11月,张唐景观的创始人张东第一次站在麓湖水岸,此时距离麓湖起步区蓄水完成已经过去了4年4个月。


8个月前,万华景观团队突然登门造访,在位于上海的工作室,第一次看到这家国内最具说服力的景观设计公司的工作场景——“如同一个艺术工厂”。

 

之后,麓湖滨湖岸线的改造重点项目——云朵乐园 的设计任务被交到了张唐景观的手中。





云朵乐园是一个设问的起点,它的解答关乎如何在碧湖荡漾之外,为城市创造更多值得参与的公共空间。

 

这块用地衔接着鸥鹭桥至龙骨桥的整段水岸,地貌狭长,高差丰富,已建成的水系和路网亟待重新梳理——它也成为张唐至今最复杂的项目之一。

 

“一条从静谧到欢愉的城市边界”


经过数次实地勘探之后,主设计师张东发掘出天然地形中蕴含的丰富性格与潜力——有些地方面向湖面,充满活力,有些地方则内向隐蔽,沉着静谧。

云朵乐园不同区域鸟瞰

这块背靠蓝花屿,眺望黑玉岛,衔接多个社区组团的狭长用地,为社区提供了自由的入口,从每一个切口进入,都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它就像是城市的一条边界,一个从静谧过度到欢愉的区域。”设计的巧心自此渗透进日常生活。

 

云朵乐园向东连接鸥鹭桥与漂浮总部


云朵乐园向西连接蛇骨桥直至麒麟荟


在静谧的湿地区,形态不一的桥梁串联起绿岛。踏水浮桥横跨东西,人行其间,睡莲漂浮在脚下,仿佛一脚踩进莫奈的花园。一路走来,浅水可亲,随时可以低身触碰。


水面与浮桥齐平,置身湿地花镜

逐光桥

冰川镜面桥

卷叶桥

穿过别致的卷叶桥,场地旋即被明艳的黄色和孩童的活跃充分调动起来。


戏水区、鹿角攀爬区、跳跳云——三个不同类别的活动场地依次集中展开,并通过极富诗意的曲水流觞串联起来。


鹿角架攀爬区,位于云朵公园中心,集合了滑梯、溜索、攀爬、秋千、蹦床等多重运动功能


浅池戏水区,阿基米德取水器、互动涌泉的装置带来与水相关的丰富趣味,是夏日里孩子们的天堂


动力水车触发喷泉,人造的“雨水”顺着曲水流觞再次进入大湖,孩子们快乐地追逐着水的循环


跳跳云,一片承载快乐的温柔洁白


场地的制高点则设计了如同云中飞碟般的山顶咖啡馆,坐在窗边就能俯瞰整个公园。父母可以在享受休闲时光的同时关切到孩子的一举一动——这是身为两个孩子父亲的主设计师的温柔牵挂。



“一个有关水的自然博物馆”


云朵乐园不仅用水创造了趣味,更与麓湖的水文化直接相关——这个地方既是儿童乐园,又是户外的自然博物馆。


水从哪里来?水怎么会变成云?云怎么会下雨?雨又怎样汇成了小溪流,进入湖泊,形成循环?


——这些生态系统中最核心的东西,都会在玩耍的过程中得到答案。


有趣的镜面墙是冰川的意向,当人们走过,就会传来冰川融雪的声音。

 

桥头水台里暗藏着一幅世界地图。当水淹过地图,你会知道世界上百分之70的地方都是海洋。

 

▲ 阿基米德取水器,是公元前287年出生的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所发明用来取水的设施。


水的源头在哪里,如何汇集成溪涧,又将流向何处?


“玩儿也是一种能力,是一种习惯。”

 

这些设计就是一些潜在的线索,知识被藏在互动装置中,等待着孩子们的疑问开启。这使得云朵公园拥有非常强大的独特性——这种原生的创意,是根植在这片土地之上的。


有一个美国人写了一本书,叫做《森林中的最后一个小孩儿》。现代的小朋友有一种症状,叫做“自然缺失症”,孩子们对电子产品更感兴趣,却对自然本身丧失了亲昵。当大人带领孩子出去玩的时候,孩子却不知道如何从自然中获得乐趣。


其实玩也是一种能力,是一种习惯,我们希望这个儿童乐园能够让小朋友自然而然的融入进去,能够把孩子的天性与好奇激发起来——玩儿不需要学习,玩儿是一种天性的激发。


——张东


“最好的自动化,是将公共还给公共”


云朵乐园的另一匠心则在于对于互动装置的设计。


在这里,逐光桥因为人的行走而改变光的韵律;用力踏动自行车,就能激发喷泉肆意;音乐秋千会跟着你的摇晃唱起歌儿来;用以扫射游船的压力水枪,也需要你的大力开启……


所有趣味的开启权都被交给了使用者。



在大多数公共场所中,喷泉等设备总是定时开放,需要有专门的人去管理。有时孩子们需要长久的等待,有时设备开启却无人问津。其实,把主动权交给使用者,才是最好的“自动化”设施。

——张东

好的设计师明白,如何将公共交还给公共。设计并不是一种炫技的展示,而是为了创造人的体验和欢乐,让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亲密。


云朵乐园是麓湖滨湖岸线的重要节点,未来的水岸上会增添更多趣味——慢行系统和慢船系统的不断完善,三期水域中更大尺度的公共景观空间,都将让明天的城市生活充满想象。

 

特别放送

-张唐的话-

'景观是创造幸福的一种方式'


/张东老师、唐子颖老师及家人


在我们的理解中,景观有三个层面的意义:


第一层是生态。

地球从不需要人类,而是人类需要地球。当我们营造景观时,会用低碳、环保、可持续的材料维护生态,亦是维护人类的生存。


第二层是生活。

在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中,景观场所会起到凝聚人的作用,为人们创造沟通的介质,加速熟人社会的形成,让我们感到安定。


第三层是生命。

到一定年龄和阶段之后,必然会有探寻“生的意义”的精神需求。在景观中,看朝阳落日,水面辽阔,沉思中会感谢生命的美好。


景观某种意义涵盖了从基本的生存到最高层对生命的思考,它是创造幸福的一种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