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朋友圈疯狂刷屏的背后,企业家们在瑞士经历了什么? 丨 飞诺游学

 韩吾 2017-10-11


被称为“全球最富最美”的瑞士,也拥有相对密度最高的国际品牌,在当地6家国际名企的邀请下,吴晓波老师携5名大咖导师带领80多个企业家兵分两路,深度挖掘瑞士品牌背后的精髓,拉开了瑞士品牌游学班的序幕。


文/飞小诺 (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长时间飞行的疲惫感,并没有影响到大伙的热切交流,破冰晚宴更是将所有人的情绪推向了至高点。


在随后的行程中,他们在瑞士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小诺已无法压抑内心的好奇,这时前方同事传来了诚意满满的干货现报。


  Day1 破冰晚宴 

夜晚因学员们的到来变得热闹非凡,他们用一场盛大的破冰晚宴开启了这次精彩纷呈的游学之行。



吴老师在破冰晚宴上为这次瑞士之行定下了基调:我们这次一是要了解这个美好的国家的历史发展;二是参观学习瑞士全球知名的大企业,了解他们是如何发展并形成今天的规模。

 

私董班导师:崔洪波、郑春雷、管清友

品牌班导师:七天、张贝克


这次的“瑞士品牌游学班”出现了不少新面孔,缪之奇夫妇作为新加入的学员,正在打造创业平台。他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结识更多企业家,在前辈们的身上学到企业经营的经验与知识。




 Day2 访学雀巢 

学员们在张贝克和七天两位导师的带领下推开雀巢的大门,进行了一次深度访学。

 


这次我们几经周折邀请到了雀巢档案馆馆长,分享和共同探讨全球食品行业老大雀巢的昨日、今天与未来。

 

 

“请问您如果作为CEO,在企业发展中最重视的是什么?”陶帅代表品牌班学员向馆长发问,得到的回答是:顾客的信任,产品质量,长期的战略。



张贝克导师总结性发言:今天讲到品牌忠诚度时我问了一个问题,答案我心里其实有,他果然给了我这个答案——Quality(质量)!


当你要想让客户真正对你的品牌产生忠诚度,在你每推出一款新产品时,客户都会放心购买,这种忠诚度来源于它百年世代持续的质量把控!虽是大道理,但我们到底有几家长期做到了?



 Day3 访学瑞士军刀总部


瑞士军刀的掌门人总说自家军刀工坊没有什么秘密,生产和标准都很简单,只是专注于每一个生产细节。当学员们走进这座工坊时,才真正体会到他口中所强调的“细节”的重要性。


 

光看还不过瘾,维氏军刀现任CMO闪亮登场,与企投会品牌战略学术委员——崔洪波导师上演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品牌对话。


本次瑞士游学班的核心主题:从新工匠精神到超级品牌正是由崔洪波导师来做的顶层架构设计。


如何从工匠精神到超级品牌?维氏军刀CMO回答是,工匠精神的意义在于必须打造高质量产品,同时具备功能性,对社会有益,并且不停换代、创新,才有可能获得客户长久的信任。


崔洪波就此进一步总结了瑞士军刀百年来的纵横两大发展方向。横向:瑞士军刀大力拓展全球市场,90%的销售来自海外市场。


纵向即拓展品牌范围,从军刀单一产品,逐渐实现军转民,覆盖了军刀、厨具、箱包、户外服装以及香水这五大品类,逐渐将品牌扩展成了一种户外生活方式,这手牌打的正是“新零售”!


 Day4 伯尔尼大学教授讲座 


品牌是具有目的性,可以增加企业价值的东西。中国企业能在瑞士品牌身上学到什么?伯尔尼大学教授为你揭晓答案。


伯尔尼大学教授与5位导师合影

 

伯尔尼大学教授瑞士的方式宣传品牌这一主题具体就综合品牌及声誉管理和“需求驱动的商业战略”以及“国家和区域品牌推广”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他用雀巢食品,瑞士莲巧克力和斯沃琪手表等实际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特别举例了这些品牌发展当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和危机,以及是如何应对并渡过难关的。



私董班学员陈志浩对话伯尔尼大学教授:“我目前是中国国内传统手表皮质表带的第二大品牌,我的目标是将表带从配件引入时尚领域,成为一件独立的艺术品。”


教授建议陈志浩可以借鉴斯沃琪手表,斯沃琪就是打破“手表是贵重物品”的传统概念,将手表设计和材料彻底创新,推出了人人都消费得起,极具个性化和时尚元素,可以根据心情、场合更换,而质量仍然有保证的瑞士手表。


Day4 “元首” 列车·时间沙龙  

500多家铁路公司的紧密配合,形成了现在便捷的瑞士公共交通系统。游客通过不同的交通工具,一票即可畅游整个瑞士,安全、准时、便捷。



瑞士交通系统海外市场主管为学员们介绍道:公共交通在瑞典不仅是交通运输工具,更是一种服务大众的文化传统。我们致力于发达便捷的公共交通,在不需要私家车的情况下,公共交通足以保证我们的畅通出行!我们的瑞士旅行通票更是让乘客简化了买票的繁杂手续。


吴老师与学员们在列车车厢内亲密互动


瑞士商报记者向吴老师提了两个问题。第一,瑞士是否应该对中国企业的并购感到担忧,吴老师的回答是,近20年来,这样的并购不断在发生,中国企业是合作伙伴并不是威胁。

 

第二,记者用巧克力作为引子,提出瑞士的品牌该如何进入中国市场,吴老师的回答是,首先要不断拓展渠道,其次要说出吸引人的品牌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