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律诗中的孤仄句,是诗词的忌讳吗?

 三平斋 2017-10-11





七律的几种句式:平起平收,平起仄收,仄起平收,仄起仄收。

在正常平仄变换范畴内,不可能出现孤仄。所以也谈不上忌讳。如果七律出现孤仄,那么就是出律。

五律中倒可以出现孤仄,即平起平收句:平平仄仄平。第三字用平,平平平仄平,孤仄。

这种用法颇为常见,举格律严谨的杜诗为例:

巳上人茅斋(唐·杜甫)
巳公茅屋下,可以赋新诗。枕簟入林僻,茶瓜留客迟。
江莲摇白羽,天棘梦青丝。空忝许询辈,难酬支遁词。

送韦书记赴安西(唐·杜甫)
夫子歘通贵,云泥相望悬。白头无藉在,朱绂有哀怜。
书记赴三捷,公车留二年。欲浮江海去,此别意苍然。

不过这两个例子都有一个规律,就是:凡孤仄处,前句皆为拗句。

如「枕簟入林僻」「夫子歘通贵」「书记赴三捷」,无一例是小拗即「中仄仄平仄」,而孤仄句,用来补救。

那么是否孤仄只能作为对句,补救拗句出现呢?也不一定。大多数诗人都曾拿来作常句使用:

济上四贤咏 崔录事(唐·王维)
解印归田里,贤哉此丈夫。少年曾任侠,晚节更为儒。
遁迹东山下,因家沧海隅。已闻能狎鸟,余欲共乘桴。
秀华亭(唐·李白) 
遥望九华峰,诚然是九华。苍颜耐风雪,奇态灿云霞。
曜日凝成锦,凌霄增壁崖。何当馀荫照,天造洞仙家。

总之,孤仄在七律中出现,是一定出律的。

而在五律中则不为过,只是格律严整者,依然会谨慎选用,常以拗救的形式出现。

在格律诗中,是严禁犯孤平的,对孤仄的要求不是太严格。先说什么是孤平,这个问题到现在还留有争论。启功认为:两仄夹一平就是孤平。王力先生说:只有在平平仄仄平的句式中,第一个字用了仄声就会犯孤平,如..仄平仄仄平。清初大文学家王士祯认为:在一句中致少要有两个相连的平才不算孤平。

出现了孤平就是拗句,就要救,如:杜荀鹤《春宫怨》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

这两句的句式应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但第二句的欲字用了仄声,如果不救,第二字就是孤平,只有在第三字也用一个平声就不孤平了,〈欲妆临镜慵〉就成了仄平平仄平。当然,这也不能算孤仄。

王力先生说:格律诗有四个基本格式(我以前在问答里讲过)。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准律句,就是:平平仄平仄,这里的仄也不能算孤仄。如:杜甫《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首诗的第三句和第七句,都是准律句:平平仄平仄。

又如:李白《渡荆门送別》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里的第七句也是平平仄平仄。这种准律句在古诗中数不胜数,尤其是在律诗的第七句中非常普遍。所以,这种两平夹一仄是许可的。

一般要求在格律诗中,尽量避免孤仄,但决不许出现孤平;在句尾尽量避免三仄尾,决不许出现三平调。



一般是忌孤平。

孤平

诗律术语。律语大忌。指五言“平平仄仄平”句型第一字用了仄声,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型第三字用了仄声,全句除了韵脚外只剩下一个平声,故称。唐人律诗最忌“孤平”。倘在上述句型五言第一字或七言第三字位置上遇到必须用仄声字,绝对无法换平声字时,则要采取“拗救”的办法。

水乡l95 4


在律诗中,七律是沒有孤仄的。但如果是押仄韵,就有可能出现孤仄,比如:平平平仄平平仄,后面一仄字是押仄韵,那中间就只剩一仄声了,就是孤仄。不过七律很少有用仄韵的。五律遇到孤仄的情况可能常有,但尽量避讳为好。犯孤平就不行的,乃诗中大忌,要引起注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