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板傻X,该不该讲?

 不知足亦常乐 2017-10-11

职场上有很多一直被普遍遵循的道理。

比如,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节假日是不是暗着要给老板准备礼物,明着给核心利益同事送去祝福?

假期你脱下西装换上新衣,再烫染个新发型去海边放飞自我。等上班了,你是不是该收敛起来,避免做办公室最扎眼那个人?

似乎只有圆滑克制,才能左右逢源——这也是长辈叮出的茧。

但是,对我们这辈职场人来说:越是耳熟能详的道理,越可能让优秀的你被捆住手脚,无法施展才华。

1

- 不做“优等生” -

最近也是校招季。我一个在甲方做HR的朋友特别忙。筛选上千封简历、安排面试,晚上加班到十点多是常有的事。

我反而挺羡慕他的忙:筛简历的过程中,想着这些人才能为公司注入新血液,是不是挺振奋人心的?

但是,他的反应出乎我意料:这么多份简历,拒都拒不过来;公司越大,筛出人才难度也越大。

你以为HR是无情的在“海拒”,是因为大部分求职者在“海投”。仅仅冲着企业名号,就一股脑往里挤。

像前段时间刷屏的“北大女生求职悲欢”一样:求职者“谎话说了太多次”。面个创业公司就说喜欢挑战,面个国企就说追求安稳。换一个甲方,给一套新说辞。

作为企业,尽管能理解求职者在严峻就业形势下的伪装,但仍然头疼:许多人只求一个安稳靠山,未必对这份工作有发自内心的热情。

有牛逼学历的人很多,有明确职业生涯定位的人很少。太多人为了找到世俗眼中的“好工作”,不惜伪装自己的真实好恶。

何止是应届生。“树大好乘凉”的理念,早就从求职时扎根,覆盖、捆绑着职场发展脉络。

他们特别像学生时代的优等生。工作表现稳定,对待公司忠诚,感觉能捧着一个金饭碗一守就是40年。

但是,这批优等生走了7、8年后,突然开始出现危机。

极端一点的,三十多岁,拖家带口,房贷未清,前一秒还占着500强企业的坑,后一秒就被踢出局。

神还没回过来,就听到别人说:你被淘汰了。好像很委屈,我这么努力认真,并没有做错什么呀。

优等生的光环褪去,黯淡成了高级打工仔。

2

- “打工者思维”误区 -

什么时候,做一名“忠诚”、 “老道”的高级打工仔,也在职场过时了呢?

“打工仔”是很广东话的表达方式。“仔”的意思是辈分较低,字面意思就能看出,老板处于一个较高、被仰视位置。

但是,我作为一名老板,却不希望和同事只是发薪-出力这样的关系。

职场,是双向选择的动态过程,重点在于匹配度,而不是忠诚度。

比如,Facebook这种互联网巨头,据说内部员工流动性很大,甚至很多人都想取代扎克伯格,跳出圈子自立门户。

Facebook可能没法制止优秀人才的流失。相反,他们就需要这些躁动的灵魂。这才能和公司的创新精神吻合。

未来,更多行业会借鉴互联网公司的扁平化模式。做一个被动的打工者,只会让你的隐忍和谦让,被误会成无能和低效。

以前我就写过:老板和下属最好的关系,是彼此成就。价值观契合的基础上,你帮我弥补缺陷,我提供你平台去发展。

上一辈观念可能会认为:千万不能顶撞老板,在同事关系上要圆滑。然而,至少我们公司倡导扁平化管理:无论资历辈分,同事间发生激烈争论,是很正常的。

如果沟通效率不高,那就吵嘛。假设老板傻X犯了错,要带着全公司傻X,你不讲出来最终祸害的还是自身利益。宁可被怼,也不要羞于表达想法。

我们的原则是:如果你不认可某个人的观点或决策,及时表达出看法是种义务。前提要给出更好的解决方案。不行别打嘴炮,行就请来上。

我宁愿你有颗想跳槽的心,这证明你有不安现状、渴望提升的决心。

我宁愿你骂我傻X让我伤心,这证明你不盲信权威,拥有批判精神反而更值得信任。

过去的老板,是拿来尊敬的。现在的老板,是拿来蹂躏的。

世道变了,我好惨。

3

- 拥抱“创业者思维” -

最后,跳开老板角度,掏心窝讲:其实一份薪水,永远无法满足你所有物质要求。

如果只满足于做好“打工者”的单一角色,你就只会关注收入,难以拥有资产。

就像《穷爸爸富爸爸》里讲的:“只知道为钱而拼命工作,却从不学习如何让钱为自己工作。” 换到职场里,也是一样:

很多人,只知道为工作而服务,却从不学习如何让工作为自己服务。也就是说:如何从“打工者思维”,转变成“创业者思维”。让经历变成资本,实打实养肥自己。

比如我朋友小马宋,28岁放弃1万月薪找了个3000元的初级文案工作,没有保险。半年后,公司濒临倒闭。但是,小马宋通过这份工作,已经认定“自己就是个广告人”。

靠山倒了,自己来开创前路。他把全国能找到的4A公司创意总监邮箱和职位信息搜了一遍,终于得到一份为海尔手机写软文的职务。虽然产品不起眼,但他死磕内容,作品逐渐被各种行业大咖认可。后来,小马宋赢得了戛纳广告节铜狮奖杯,出任顶级4A公司创意总监——

现在,这些奋斗故事又成了他自己开广告公司的卖点,把“小马宋”个人品牌做得风生水起。

所谓“创业者思维”,未必指真的创业,而是把握自己的职业发展脉络。

这需要极其清晰的职业定位,弄清如何持续提升核心竞争优势,怎样把提炼卖点、说服他人相信你的价值,并愿意为之买单。

像职场精英一样,经营自己的职业生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