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欧北非随记 四:摩洛哥篇(2)

 jjs369 2017-10-11

梅克内斯


2017年9月17号


摩洛哥有“四大古都”。我们已经去了其中的两个:马拉喀什、拉巴特。今天我们就要去另外的两个古都:梅克内斯、菲斯。


梅克内斯离拉巴特不远。早上从拉巴特出发,很快就来到了梅克内斯城。


梅克内斯是摩洛哥北部一座古老的皇城,建于11世纪,是摩洛哥四大皇城中最古老的一座。


今天的主要景点是:城门城墙广场 -- 古粮仓马厩 -- 古罗马城遗址……。


曼苏尔城门:是摩洛哥最大、最美、最恢弘、保存最完美的城门,大门包括一个高大的主门和两边的护堡,复杂交织的花纹装饰着多叶式拱门,门上大部分都被精细繁复的花纹布满,这些花纹里还嵌入了阿拉伯文箴言。

大门两侧的护堡

梅克内斯的城墙,绵延25公里,是北非保留最长最完整的古城墙

古城墙下的特产商店

高大、漂亮的古城墙


古粮仓和马厩:300多年前,阿拉维特王朝的第一位君主,建立的这个摩洛哥皇家马厩粮仓,在当时主要用途是存放供给皇家御马用的粮草和部分皇室专用的粮食,其中马厩的屋顶在1775年大地震的余波中,遭到了损毁,从此渐渐荒废。


这粮仓究竟有多大呢?它由20多个彼此相连通的拱穹式的谷仓所组成,高约12米,间隔着一道道厚厚的墙壁,屋顶开着天窗和通气孔——呵呵,用今天的眼光看它也许不算什么,但是当年,据说储备的粮食可用上15年。那可不只是皇室成员吃的粮食,还包括穆莱·伊斯梅尔所饲养的12000匹马的饲料,而粮仓旁边,就是可容纳这12000匹马的巨大马厩。

粮仓

马厩建的大可以理解,毕竟有万匹马。但为什么要建这么高呢?

这是马厩的外墙和饮马用的蓄水池。

圣城穆莱·伊德里斯。小城不大,整个小城全建在一个小山上,密密麻麻的占满了整座小山。据说居民不到1万人,但是在穆斯林心目中,它却有着至高至尊的地位,这是一座圣城——摩洛哥第一个阿拉伯王朝的缔造者穆莱·伊德里斯,就安葬在这里,小城也因此而得名。


罗马古城瓦卢比利斯: 这是一片山峦起伏的丘陵,古城就坐落在一座山坡高地上,从古城的废墟远眺,远处是一片肥沃的农田,又似乎是昔日古罗马人驰骋北非的沙场。


位于梅克内斯以北约30公里处,据记载,公元1世纪时,这里曾经是一座繁华的城市。古罗马人在这个地方建立了定居点,并逐渐发展成为古罗马帝国在非洲当地的中心行政城市之一。


公元808年,伊德里斯二世迁都菲斯,瓦卢比利斯的居民也便追随他迁往菲斯,从而使得这座古城日渐荒芜,最后竟变成了一座空城。


不过,古城真正毁于1755年的那场大地震,一片残垣断壁,直到一百多年后的1874年才被考古发现,1915年大规模地发掘后,瓦卢比利斯终于得以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拱形城门

站立了千年的石柱。

据说这里是酿酒的地方。

这是露天的马赛克镶嵌画。有上百幅之多。其中一些的颜色至今还是很艳丽和清晰,让人无法相信它们已经历了上千年的阳光和雨水侵蚀。

凯旋门

远望是大片肥沃的农田。

没人能给我们介绍下面这些图片中的建筑是什么?我们只能凭想象去想,去猜。

废墟里那些经历了几千年风吹雨打日晒仍然色彩艳丽的马赛克镶嵌画,这些马赛克就是在梅克内斯生产的。梅克内斯至今都还是全摩洛哥最主要的马赛克和瓷器生产地。在这里的一家瓷器工厂,看到了一只漂亮的大碗,上面艳丽的花纹一下子吸引了我。毫不犹豫,立刻买下!


菲斯


2017年9月18号

菲斯,是北非史上第一个伊斯兰城市,也是摩洛哥一千多年来宗教、文化与艺术中心。

菲斯分为老城、新城、和新市区。老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规模的,典型的中世纪风格的城市之一,依旧保存着浓郁的中世纪风采。作为阿拉伯人的聚居区的菲斯老城,有着深厚的宗教、传统文化和哲学根基,于1981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区,世界重点文物紧急抢救项目。 摩洛哥9个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菲斯古城占地250公顷,由伊德利斯二世兴建于公元808年,是摩洛哥的第一座皇城,17公里长的城墙基本完好,保留着浓厚的阿拉伯色彩。作为中世纪城市的经典,菲斯不仅是摩洛哥的宗教圣地与文化交流中心,也是阿拉伯民族的精神所在地。

今天的没有具体目标,就是一件事 -- 逛老城。


在菲斯城区的不远处有一个高地。登高望远,全城尽收眼底。

远处有些高高的宣礼塔和绿色屋顶的建筑,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 - 卡拉维因大学。同时这也是一座清真寺。

近20公里的城墙历经1200年,现在基本保存完好。

菲斯又是摩洛哥的文化之都,有“西方的麦加”和“非洲的雅典”之称,1925年前是摩洛哥的首都,。这个大门叫“巴布波路德”,就是蓝色大门的意思。进了这个大门,就进去了老城区了。

菲斯的老城区有“世界上最大的步行街”之称。进了巴布波路德大门,一头扎进了老城区。这才发现这里一条街也没有,有的只是密密麻麻、错综交织巷子。这里到底有多少条巷子,恐怕没人说的清楚。有说是9000多条,有说是6000多条。这里面巷子连着巷子,大巷子套着小巷子。巷子宽不过三人并肩,窄处需二人侧身而过。在这样的迷宫里,想不迷路都难。所以,我们只有请向导了。

这些样的迷宫里,小毛驴是最好的交通工具。这些可是菲斯的“顺风快递”。

据说菲斯老城的格局千年没有变化。。一千多年来菲斯一直是摩洛哥的宗教、文化、商业和政治生活中心,如今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持续有人生活的中世纪古城。”

为了防止强烈的阳光的直射,有很多的巷子上空都有这样的木帘子遮阳。非常的好看!

有的巷子看上去像是危巷,有的还要加支撑。但丝毫不影响行人来来往往。

在这古城之中,密如蜘蛛网小巷之间。有着名震世界的古迹名胜。你们有谁能想到,这世界上第一所大学居然是出在摩洛哥的非斯古城。这个大学就是卡拉维因大学。建于公元九世纪。。

阿布伊南神学院

阿布伊南神学院的中庭

时尚的阿拉伯女孩

两个小男孩在这儿开练!


菲斯古城还有一个闻名于世的产业,那就是制革业。这里的制革采用的是最古老的方法。

在皮货店的的平台上,从高处向下俯瞰“皮革作坊大缸”,五颜六色,蔚为壮观。一张张的动物皮,先浸泡在石灰水,鸽子粪和人畜小便的混合溶液里,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沤”。像我们农村里的沤肥一样。直到皮子上的脂肪,蛋白质完全融掉,皮子变软。再用纯天然的植物染料上色,最后加工成皮革。这种纯手工的传统皮革染坊,染出来的皮革质地更加柔软颜色更加持久。

这个过程中散发出的气味可想而知了。那就是一个字 -- “臭”!去现场前,向导给我们每人一枝薄荷叶。我特别不喜欢薄荷味,拿到手就想扔掉。幸亏没这么做,一到现场,我恨不得把整枝薄荷叶全塞到鼻子里去。

不知这里是学前班还是幼儿园?孩子们很可爱!

在这个占地250公顷的古老城区里,有380多座清真寺。但基本上是非穆斯林不得入内。

至此,我们已经游完了摩洛哥的“四大古都”。游览了摩洛哥九个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五个。领略了摩洛哥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明天我们将继续再摩洛哥游览。下一个目标:蓝白小镇舍夫沙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