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和七下西洋既不是为宣扬国威也不是为寻找建文帝,真实原因揭秘

 好了明理 2017-10-11

郑和下西洋可以说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一次多达240艘)、人员最多(一次达2.7万多人)、航行时间最长的海上远航。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到达东非、红海和美洲。此举比欧洲国家开始航海早大半个世纪,是明朝国力强盛的直接体现。而郑和也可以说是“大航海时代”的东方先驱。

郑和七下西洋既不是为宣扬国威也不是为寻找建文帝,真实原因揭秘

郑和下西洋

而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一直是众说纷纭,主流观点一说是为了向周边宣扬大明王朝国威;一说是为了寻找流亡海外的建文帝朱允炆;一说是为了扩展海上贸易。

秀妹认为郑和七下西洋不可能只是为了宣扬国威,即使是为了宣扬国威也不可能是短时间内七下西洋,毕竟下一次西洋劳师动众,颇耗财力的。而为了寻找建文帝朱允炆的说法就更是无稽之谈了,郑和下西洋一趟,这么多船,这么多人,声势浩大,就算朱允炆真的逃到了海外,看到这么多人来找,肯定早就不知道躲到哪去了,找人一说从何而来。

而郑和七下西洋最有说服力的的原因可能就是为了开拓海上贸易线,扩展海外贸易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来看一张明成祖时期的明朝的疆域图

郑和七下西洋既不是为宣扬国威也不是为寻找建文帝,真实原因揭秘

明朝周边地图

明朝虽然统一了中原,但通往西方的西北部,北部依然被蒙古其他汗国占据。

再来看一张古丝绸之路的地图

郑和七下西洋既不是为宣扬国威也不是为寻找建文帝,真实原因揭秘

古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可以说是古代中国连接西方的重要通道,是东西方文化交流,货物贸易的重要线路。

两张图对比一下,不难发现,明朝初期,由于并没有打通中亚、西亚,导致东西方无法进行贸易往来,这对双方而言,都是无法接受的。既然陆上走不通,那就改走海路吧。

而在郑和下西洋的半个多世纪后,欧洲也开始积极探索航海,开拓海上贸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