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 | 因为渺小无力,所以心存敬畏

 月满西楼057 2017-10-11

因为渺小,所以心存敬畏 来自博书 07:57


主播 | 晶晶   文 | 一刀   编辑 | 一刀


为你翻书,与你共读。各位书友好,今天我们继续阅读蔡崇达《皮囊》这本书,建议阅读进度:《我的神明朋友》。


我们从小接受自然科学的教育,从来不相信这个世界有什么鬼神之事。可是一个人面对黑夜,总是会担心从黑暗里涌出一个黑影。小时候一个人走夜路,每次经过一个路口或者一片林子,往往不由自主地加快脚步,连头也不敢回。

这个世界上本没有鬼神,但是我们因为心中恐惧而为自己造出一尊鬼神来敬畏。于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自然之中,的确存在着科学无法解释的一些现象,也许是因为认知的局限,也许确乎鬼神之力。

在《我的神明朋友》一文中,蔡崇达写了在父亲去世之后,母亲经常做一个梦,梦里父亲依然在遭受着残疾之苦,于是希望解脱父亲的苦难,通过一个农村妇女的方式,求助于神明、村巫和寺庙主持,最后得以让父亲脱离苦海,往生安宁,母亲也因此获得了内心的安慰。

作为一个笃定的无神论者,蔡崇达是不相信神鬼之事的,但是在经历了母亲为往生的父亲破费周折地清罪一事后,深受震动,再次回归,信仰神明。

在母亲的梦里,父亲依然半身偏瘫,坐在一条河的对岸,微笑着、安静地看着她。这个没有情节、平静的梦,母亲不愿意仅仅解释成父亲对她的悼念,她笃定地认为,父亲需要帮忙,他还在阴间受苦。

如果他确实已经还够了在这世上欠下的债,梦里他应该恢复到他人生最美好时候的模样,然后托梦给某个亲人一次,就会完全消失——到天堂的灵魂是不会让人梦到的。所有人都是生来赎罪,还完才能撒身。这是母亲如此笃定的理由。

母亲年轻时候并不信仰神明,虽然作为一个神婆的女儿,她只相信强悍。因为在那个艰难的年月里,只有强悍才不会饿肚子。因为倘有神明,岂能对人间的苦难坐视不理?

政府鼓励生育,母亲姐妹众多。那个年代,人们若无其事地隐忍,但是必须想方设法地去消化这种苦难,并且最终呈现出波澜不惊的平凡和正常。母亲习得的方法是强悍,因为一个娇滴滴的女孩面临的命运,也许是被饿到瘦骨嶙峋。

成年后,因为村规陋习,即使在政治动荡的年代,母亲也必须早日决定自己的婚事。出于对父母催逼的厌烦,母亲躲在角落偷偷看了父亲一眼,随意点了点头。这个点头,马上将她推入生儿育女,养家糊口,相夫教子,直到颐养天年的人生链条中。

在生下一个女儿之后,母亲为了生下一个儿子,在临盆前的一个月,她痛哭流涕地跑到主管生育男女的夫人妈庙许诺,如果让她如愿有了儿子,她将一辈子坚信神灵。

最终她有了自己的儿子。

母亲开始相信神明。遇到难以抉择的问题,她就跑到神庙里求神问卦,直到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父亲葬礼张罗完后的第二天,母亲开始做那个梦。

于是去找“巫”,要问“下面”的事情。找巫人,让他借身体给过往的灵魂,和阳间人通话。在决定是否让儿子同行一事上,母亲又去求助她的神明朋友,最终在寺庙里包了几个护身符,让我陪同她去寻找父亲的灵魂。

我本不相信巫人的把戏,一个劲地向母亲解释,试图拆穿他们的把戏。可是当听到巫人开口:我儿啊,父亲惦念你。我竟一下子遏制不住情绪,号哭出声。

我试图向母亲解释其中的伎俩,母亲手一摆,拒绝我说下去。

母亲希望通过镇境神的帮助,将父亲的灵魂引回家。点了香,她示意我喊,我张了张嘴,喊不出来。母亲着急地推了推我。……我声音一哽喃喃地说:“如果你真能听到,就跟我回来,我好你想你了。”里面母亲突然激动地大喊:“你父亲回来了。”

我竟然禁不住,大声嚎啕起来。

母亲给父亲在他年轻时候出海时都要经过的镇海宫,找到一个“清罪”的办法,给神灵打下手,做义工。母亲经常去庙里问主持,父亲做义工的表现,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总是笑容满面。父亲的义工生涯满一个月后,主持泡了好茶招待我们。母亲在等待问卜的间歇打了一个盹。醒来后她说:“不用问卜了。”她梦见了父亲,恢复成二十出头的样子。他剪着短发,身体轻盈,在隐秘模糊的地方朝母亲挥手,然后消失不见。

“他释然了,所以解脱了。”母亲泪如泉涌。

要离开镇海宫时,母亲转过头对端坐的神明笑了笑。我则在一旁,双手合十,喃喃地说:谢谢您,母亲的神明朋友们。

世上本无鬼神之事,但是我们依然常怀敬畏之心。


—The end—

推荐书籍:《皮囊》 蔡崇达 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