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味医典治疟疾

 循天园 2017-10-12

疟疾,中医称疟病,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症状是间歇性寒战、高热、头痛、出汗和脾肿大、贫血等。

1.【组成】醋40毫升,小苏打(碱面)3克。

【制配】将醋和小苏打混匀,在发作前饮之。初发的疟疾忌用醋。

【功效】治疗疟疾。

2.【组成】大蒜30克,雄黄15克。

【制配】将大蒜去皮同雄黄共捣为泥,制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2丸,或待发病4~5次后于鸡鸣时开水调服。

【功效】治疗疟疾。

3.【组成】独头蒜1瓣,食盐适量。

【制配】将蒜去皮捣烂,加食盐少许拌匀,于发作前2~3小时敷贴内关穴发疱,然后用消毒针刺破放出疱水后,以消毒纱布贴敷,胶布固定。

【功效】治疗疟疾。

4.【组成】大蒜、胡椒、百草霜。

【制配】将大蒜去皮同胡椒、百草霜共捣为泥,敷于内关穴固定。

【功效】治疗疟疾。

5.【组成】葱白7段,大枣7个,川乌头1枚(炮,为末)。

【制配】将葱白、大枣、川乌头入锅水煎,于疟疾发作前先吃枣,然后趁热将汤汁1次服完。

【功效】治疗疟疾。

6.【组成】生姜120克。

【制配】将生姜连皮捣汁1碗,夜置户外,晨起空腹冷服。

【功效】治疗疟疾。

7.【组成】生姜、人参各3克。

【制配】将生姜、人参入锅水煎温服。

【功效】治疗疟疾,寒热往来,腹部胀满,四肢不温。

8.【组成】大蒜40克,酒制常山9克。

【制配】将大蒜去皮同酒制常山入锅水煎取浓汁,于发作前2小时内服。

【功效】治疗疟疾。

9.【组成】大蒜2瓣,凤仙花1朵。

【制配】将大蒜去皮同凤仙花共捣如泥。放在桡动脉上,用布包住,一个对时(12~24小时)即愈。

【功效】治疗疟疾。

10.【组成】丁香6个,生姜或葱头1个。

【制配】将丁香研为细末,生姜或葱头捣烂,敷脐部,24小时后取下,每天1次,连用3天。

【功效】治疗疟疾。

11.【组成】生姜9克,大黄3克。

【制配】将生姜、大黄共捣如膏,在疟疾发作前2小时敷脐,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功效】治疗疟疾。

12.【组成】生姜3克,生烟叶、大蒜各6克。

【制配】将生烟叶研为细末,然后和大蒜、生姜共捣在一起,敷内关穴上。

【功效】治疗疟疾。

13.【组成】独头蒜7个,鸡蛋清适量。

【制配】将蒜放炭火上烧熟,每次服3个或捣烂调鸡蛋清服。

【功效】治疗疟疾。

14.【组成】生姜90克,牛皮胶60克,皂角水适量。

【制配】将牛皮胶熬化,加已捣烂的生姜泥搅匀,熬成膏状待用。于疟疾发作前2小时,用皂角水洗净拭干,再以生姜1大块揉擦极热,用1大块细布将膏药摊上,贴于大椎穴。通常贴药1~2日病即痊愈,预后5日方可将膏药揭去。

【功效】治疗疟疾。

15.【组成】生鸡蛋3个,醋适量。

【制配】将鸡蛋打入醋内搅匀放沙锅内煮沸,待稍冷服下。

【功效】治疗疟疾。

16.【组成】米醋500毫升,威灵仙50克。

【制配】将威灵仙用米醋熬成稠膏,摊纱布或棉垫上,疟疾发作前2小时贴脐上,保持6~12小时,每日1次,3~4次为1疗程。

【功效】治疗疟疾。

17.【组成】生大蒜3瓣。

【制配】去皮捣烂,以纱布包裹,置于桡动脉上,男左女右,待包裹处皮肤起疱即止。

【功效】治疗寒热往来,反复发作之疟疾。

18.【组成】干姜15克,白术9克。

【制配】将生姜和白术入锅水煎温服。

【功效】治疗疟疾。

19.【组成】葱头5个,辣椒叶适量。

【制配】将辣椒叶、葱头同捣烂。于疟疾发作前2小时,敷于任何一手腕桡动脉处。

【功效】治疗疟疾。

20.【组成】葱白35克,秦艽、柴胡、荜菝各30克,常中、炙甘草各20克,淡豆豉10克,酒1升。

【制配】将荜菝醋炙。将葱白、秦艽、柴胡、常中研碎,用酒浸一宿,微温服,每次服1小杯。

【功效】治疗因疟病引起的寒热互和,肌肤羸瘦,身体乏力。

21.【组成】生姜、细条各10克。

【制配】将生姜洗净切片同细条入锅加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功效】治疗疟疾。

22.【组成】生姜100克。

【制配】将生姜捣烂取汁。每次服5~7毫升,每日2~3次。

【功效】治疗疟疾。

23.【组成】生姜10克,鸭子1只,大枣15克,姜、油、盐、酒各适量。

【制配】将鸭子去毛及内脏,投姜、枣加油、盐、酒炖汤服食。每日1次,连服2~3天。

【功效】治疗疟疾。

24.【组成】生姜15~20克,白术30克。

【制配】将生姜洗净切片同白术入锅加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功效】治疗疟疾。

25.【组成】生姜500克,常山叶250克。

【制配】将生姜捣烂取汁,与常山叶共煮为汁。每次服1.5~3毫升,每日2次。

【功效】治疗疟疾。

26.【组成】生姜30克,赤小豆100克,鲤鱼(约250克)1条,红枣10枚。

【制配】将鱼去鳞和内脏,红枣去核投入赤小豆和姜同煮汤,调味服食。每日1剂,连服3~4剂。

【功效】治疗疟疾。

27.【组成】生姜、黄连各3克。

【制配】将生姜、黄连共捣烂如泥状;摊成饼状如铜钱大。疟疾发作前1~2小时将药贴在肚脐上,用纱布盖好,并用纱布贴住。过了发作时间,再取下。

【功效】治疗疟疾。

28.【组成】桃仁250克,独头蒜1头。

【制配】取桃仁250克,放于内关穴,将独头蒜捣烂敷之,缚住。男左女右,每日换1次。

【功效】治疗疟疾。

29.【组成】大蒜、鹅不食草各等份。

【制配】将大蒜、鹅不食草共捣烂,拌匀。敷太渊穴上,若皮肤发痒须取下。

【功效】治疗疟疾。

30.【组成】干青蒿、干地骨皮各18克,茶叶6克。

【制配】将青蒿、干地骨皮入锅加水适量,煮沸10~15分钟。每日1剂,于疟疾发作前2小时1次服完。

【功效】治疗疟疾。

31.【组成】蜂蜜15~30克,白酒适量。

【制配】将白酒稍加热,冲入蜂蜜内调匀。疟疾发作前半小时服用,若不能掌握发作时间,则在发作当月连服3次。

【功效】治疗疟疾。

32.【组成】胡桃肉15克,川芎2克,雨前茶9克。

【制配】将胡桃肉、川芎、雨前茶用沸水冲泡。每日1~2剂,于疟疾发作前不拘时趁热频频饮服,到复发时停止。

【功效】治疗疟疾。

33.【组成】常山4.5克,槟榔3克,丁香1.5克,乌梅1个,酒150毫升。

【制配】将常山、槟榔、丁香、乌梅用酒煎煮,露一宿。第二天空腹冷服。

【功效】治疗久疟疾不止。

34.【组成】常山90克,鳖甲(炙)、乌贼骨、附子、升麻各60克。

【制配】将常山、鳖甲、升麻、附子、乌贼骨切细,用袋装,以360毫升酒浸渍,放在近火处转动,一宿成。每次服10毫升,发作可数服。

【功效】治疗疟疾。

35.【组成】鳖甲、醋、黄酒各适量。

【制配】将鳖甲醋炙后研细末,与黄酒调和。每日3次,连服2~3日。

【功效】治疗疟疾。

注意事项:

1.注意饮食卫生。

2.病发后不能疲劳过度。

3.控制疟疾发作,在病发前24小时

服药。

作者:段二虎编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