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可卿托梦之分析——红楼梦赏析(王敏华)

 水清木华kkxa19 2017-10-12

作者〡王敏华

王敏华,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后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进修古典文学研究生课程,以及北师大哲学系管理哲学方向研究生。毕生都在从事文学、历史的教学,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广。代表作有:《周易·人生·管理》、《道德经通解》。

——王敏华老师授权发表——

1

秦可卿要死了。灵魂托梦王熙凤。现作分析。

原文:

凤姐方觉星眼微朦,恍惚只见秦氏从外走来,含笑说道:“婶子好睡!我今日回去,你也不送我一程。因娘儿们素日相好,我舍不得婶子,故来别你一别。还有一件心愿未了,非告诉婶子,别人未必中用。”

分析:

“恍惚”描写梦。说了两点:一是,表明两人原来关系,有点埋怨,但要表达的是原来关系好。二是,了一心愿,引出托梦主旨。

2

原文:

凤姐听了,恍惚问道:“有何心愿?你只管托我就是了。”秦氏道:“婶婶,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你如何连两句俗语也不晓得?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 '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若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 '树倒猢狲散’ 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凤姐听了此话,心胸大快,十分敬畏,忙问道:“这话虑得极是,但有何法可以永葆无虞?”秦氏冷笑道:“婶子好痴也。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能可保常的。但如今能于荣时筹画下将来衰时的世业,亦可谓常保永全了。即如今诸事都妥,只有两件未妥,若把此事如此一行,则后日可保永全了。”

分析:

有两点可说:

一,评价王熙凤,说她是“脂粉队里的英雄”,旨在说女人比男人强。从中可知,秦氏看透了贾府的所有男人。就宁府而言,贾敬长年学道,不管政事,让贾珍世袭公爵;不管家事,放任贾珍胡作非为。贾珍不关心与爵位有关的政事,而凭借其地位和其他条件到处寻花问柳。贾珍很有可能问到儿媳身上,秦可卿深深体会到贾珍之荒淫,不可救药。丈夫贾蓉只是个纨绔子弟,无能之极。在荣国府她也没有看到一个男人能够有用。所以她说:“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人也不能过你”。

二,表达秦氏比王熙凤站得高,看得深,看得透,看得远。王熙凤已是“英雄”了,秦氏更是英雄的英雄。她不但知道,荣辱自古周而复始,乐极生悲的规律,而且还知人力只能利用规律,而不能改变规律。

3

原文:

凤姐便问何事。秦氏道:“目今祖茔虽四时祭祀,只是无一定的钱粮;第二,家塾虽立,无一定的供给。依我想来,如今盛时固不缺祭祀供给,但将来败落之时,此二项有何出处?莫若依我定见,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置于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争竞,亦不有典卖诸弊。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鮮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 '盛筵必散' 的俗语。此时若不早为后虑临朝只恐后悔无益了。”(秦氏说:)“临别赠你两句话,须要记着。”因念道:

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分析:

寻政策孔子,留后路。有远见。“祭祀”想到过去,又钻了孔子;“家塾”想到未来。思路开阔。“三春”,初春,仲春,暮春,又指元春,迎春,探春;“诸芳”,既指各种各样的花,指其他女子。“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预言诸女子,亦是贾府等四大家族败落之惨状。

托梦全部内容,一为唤起王熙凤的忧患意识,表明秦可卿有忧患意识;二为希望王熙凤早作谋划,表明秦氏做事有预见性,计划性;预见“盛筵必散”。曹雪芹想表达秦可卿是贾府中既有预见又是最贤德的媳妇。

这样的人怎忍心她是“淫丧天香楼”?所以畸笏叟曹雪芹修改之。这样的人又岂是与公公做出不伦之恋的人!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