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钱币收藏价格疯涨,理性收藏,文化方能兴国

 千帆过1971 2017-10-12

近年来,不少收藏品的价格在疯狂过后都趋于平静,不论是金丝楠木、文玩葫芦还是翡翠玉石,炒作出来的泡沫逐渐破灭,价格一直低迷不见起色。反倒是钱币近两年市场行情不错,除了我们熟知的袁大头之外,更具有历史文化的古钱币价格更是疯涨。

面对不同种类收藏品价格的变化,感触最大最明显的莫过于做古玩生意的老板们了。大部分古玩店老板在接受银川晚报的采访时就说到:“店里现在每月出货的只有一些文玩珠串,几百元到一两千元不等,每个月出货量在七八件左右。这些钱对我们来说是杯水车薪,连交房租的钱都不够。现在的主要经营都靠钱币,尤其是古钱币,这两年涨势还不错。”

古钱币涨势不错,那到底哪些古钱币值得关注呢?首先就是五帝钱。五帝钱有大五帝钱与小五帝钱之分,大五帝钱指的是秦半两、汉五铢、唐朝的开元通宝、宋朝的宋元通宝和明朝的永乐通宝,现在说的五帝钱一般是指小五帝钱,是顺治通宝、康熙通宝、雍正通宝、乾隆通宝和嘉庆通宝。之前配一套五帝钱普通品相的大概要300左右,如今随着单独通宝价格的上涨,想要配一套好的要近千元。

其次便是银锭了。银锭作为中国古代货币,即熔铸成锭的白银。重量不等,因此以“两”为主要重量单位,故又称银两。始自汉代,其后各代皆有铸造,但流通不广。银锭至明代盛行,但不是国家法定银锭货币。直至清朝,开始作为主要货币流通。银锭根据用途不同分为不同档次,价格也有较大差异。2014年1860克的银锭价格为最低7万元,今年已近10万元,涨了3万元。

除了上述这些,还有一些历史更为久远、存世量更为稀少的钱币,比如西汉末年王莽建立政权后打造的新莽钱。新莽钱中以金错刀最为有名。

《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第四下》载,“王莽居摄,变汉制,以周钱有子母相权,于是更造大钱,径寸二分,重十二铢,文曰“大钱五十”。又造契刀、错刀。契刀,其环如大钱,身形如刀,长二寸,文曰“契刀五百”。错刀,以黄金错其文,曰“一刀直五千”。与五铢钱凡四品,并行。”现流传下来的钱币实物,大钱文为“大泉五十”。

在市场价值方面,因此类古金属货币的稀少,在上世纪90年代估价约为人民币5000元,当属同类币中的高价。而2001年,在上海第十一届钱币拍卖会上,金错刀已经升值到了13000元,等到2007的嘉德秋季钱币拍卖会上,金错刀以5.35万元的高价成交。等到2016年,金错刀在古钱币市场上已经升值到了10万余元,根据当前古钱币市场的走势,它肯定还有升值的空间。

古钱币升值火爆,纸币也当仁不让。赶上好时候的应该就是七八十年代就已经收藏钱币的朋友了。第二套人民币中最珍贵的一枚10元人民币,是由前苏联代为印制的,其尺寸为210毫米×85毫米,是所有人民币中尺寸最大的一枚。该币基色为黑色,正面为一男一女的典型工农形象;正面左侧有国徽水印,作为防伪标志;钞票四边有较宽的白边,所以有“工农图”、“大白边”、“大黑十”等俗称。目前的市场价已经突破了40万元一张,而且还有巨大的升值空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