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口袋收藏】从素面朝天到浓妆艳抹,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 叶英挺

 自华居 2017-10-12








原文标题:一件龙泉窑棋盒

作者:叶英挺(丽水市处州青瓷博物馆馆长,资深古陶瓷收藏家)



古人说“厌刍豢(chú huàn而思螺蛤”,我们现在说“审美疲劳”,都是围绕一个现象而言的:审美趣味的“喜新厌旧'。


比如南宋龙泉窑,我们常常说南宋是巅峰,粉青、梅子青釉独步千古,南宋龙泉青瓷犹如佳人自恃天生丽质,不事妆点,“素面朝天”。


但到了元代,我们却发现奉为经典的粉青、梅子青几乎看不到了,豆青、橄榄青之类大行其道,印花、刻花、贴花、捏塑等各种装饰工艺更是受元人的青睐。


从某种意义上说,将南宋龙泉、元龙泉一较高下并不明智,因这其中所呈现的,本质上是时代审美差异的结果。


譬如这一件元代鼓式罐,温润的豆青釉,贴花加褐彩,还有龙纹式样都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与南宋龙泉青瓷相比,风格明显不同。



该器高8.6、直径12.1厘米,平顶盖,内圈足,口底大小相若,扁腹如鼓,器身与盖子呈子母口配套扣合。


此器最大的特色即是纹饰:盖顶面贴三爪龙纹,盖沿装饰一圈朵梅式鼓钉纹,罐外壁贴单茎缠枝牡丹纹一周,近底处贴朵梅式鼓钉纹与盖沿处纹饰上下呼应。此外,盖面及器身还装饰不规则褐斑。


类似罐子有四川博物院收藏的一例,大小相若,纹样基本一致,只是少了褐彩装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