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自然资源,是指本身存在于自然界,并能够为人类社会提供价值和福利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自然资源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分类,根据其属性可以分为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和水资源等。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能资源、风能资源、潮汐能资源、生物资源等)和非可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 西气东输工程 自然资源有很多特征,其中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特征往往是不均匀的,也就是说很多自然资源在地球上是有的地方多,而有的地方少。比如石油资源,不是每个国家都有充足的石油资源,而是富集在少部分地区,如波斯湾沿岸地区。同样,在我国广阔的国土上,大量自然资源的分布也是极不均匀的。 西气东输管线 另一方面,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也存在着地区间的不均衡,往往人口众多、城市密集和经济发达的地区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也相应较大。在很多时候自然资源的分布和消费存在着不匹配的现象,为了解决之一问题,就需要研究建设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工程。 中国夜间灯光图 为此我国建设了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和北煤南运四大跨世纪资源调配工程,每一项都是耗资巨大、时间周期极长、难度极大的超级工程,无不体现了我国工程建设的奇迹。今天我们来聊聊西气东输工程,天然气是目前人类所利用的所有化石能源当中最为环保的能源,其燃烧之后的产物基本就是水和二氧化碳。 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分布图 然而,我国的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具体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和陕甘宁地区,这些地区的天然气约占我国陆上天然气资源的87%。这些天然气资源的富集区,大多属于人口较少,经济较差的地区,特别是塔里木盆地,更是人烟稀少的内陆荒漠地区。西气东输工程,就是把我国西部的天然气,送到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把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状况,改善大气质量。 西气东输工程一、二、三期示意图 西气东输工程目前总共有三期工程组成,其中一期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途径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终点为上海,总长度约4000千米,一期工程每年大约可以向长三角地区输送超过120亿立方米。西气东输二期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可接入来自中亚的天然气,途径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江西—广东,终点为香港,其中干线总长度约为4800千米,加上支线后总长度达到7000千米。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示意图 目前西气东输一期和二期工程已经完工,源源不断的向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输送清洁能源天然气,极大的缓解了当地的能源紧张状况,同时也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两个地区的酸雨问题。为了完善我国的输气管线,西气东输还规划了三期工程,其路线规划从新疆往东南,通过江西后抵达福建,接入来自俄罗斯和中国西北部的天然气,输往能源需求量庞大的中部及东南地区。 我国酸雨分布图 未来我国为了解决我国天然气供需地区矛盾,将会建设更多的西气东输管线,最终形成高效,全面覆盖的天然气输送管道,让我过各地区都用上清洁能源。同时,通过各个边境口岸接口,接入来自周边国家的天然气资源,如中亚、俄罗斯、波斯湾等地区的天然气资源,增加我国的能源进口渠道和安全性。 中国天然气主干管网规划示意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