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身世与趣事
2017-10-12 | 阅:  转:  |  分享 
  
身世与趣事——或许你不知道的鱼尾狮2017年9月20日星期三?10:54AM来自/http://www.zaobao.com/publi
cation/zao-bao-shu-ma早报数码新加坡滨海湾的鱼尾狮公园是最受外国旅客喜爱的景点之一。(新加坡报业控股版权)ht
tp://www.zaobao.com/SinaWeibo?http://www.zaobao.com/Email?虽没有法国巴
黎埃菲尔铁塔参天巨人般的高度,新加坡的地标鱼尾狮(Merlion)身高八米,矗立在滨海湾(MarinaBay),眺望海面的双眼炯
炯有神,散发着自信魅力;嘴里吐出水柱,气势如虹;上扬的嘴角,流露的是自在祥和。这是鱼尾狮塑像的非凡状貌,也象征了新加坡这个从渔村发
展起来的国家,在建国道路上的信心与从容。对许多新加坡人与外国人而言,鱼尾狮代表了新加坡,如同巴黎铁塔之于法国,纽约自由女神像之于美
国。旅客到访新加坡,总不会错过到滨海湾的鱼尾狮公园一游,拍下一张以鱼尾狮为背景,因借景而貌似自己口吐水柱的照片。但你可知道这尊鱼尾
狮塑像的由来?它的创造者是谁?滨海湾的鱼尾狮是新加坡最广为人知的鱼尾狮塑像,但并非唯一一尊,新加坡还有多少尊鱼尾狮?这尊鱼尾狮在3
0岁生日时才落户滨海湾现址,当年它为何要劳师动众进行搬迁?鱼尾狮曾被雷电击中,为何受伤后耳朵变大?且让本文一一道来。“狮头鱼身”的
由来鱼尾狮的外形初稿由新加坡范克里夫水族馆(VanKleefAquarium,注:它是新加坡第一家开放给公众参观的水族馆,19
55年设立,1996年已关闭)馆长布仑(FraserBrunner)于1963年为新加坡旅游促进局所设计,狮头象征传说中11世纪
山尼拉乌他玛王子在淡马锡(后其将之改名为“新加坡拉”)岛上发现狮子,鱼尾则象征新加坡从一个小渔村发展而来。1964年至1997年期
间,鱼尾狮是新加坡旅游促进局(1997年易名为新加坡旅游局)的标志,该局在1966年取得鱼尾狮的注册商标权。时任总理李光耀决定把标
志塑造成立体的雕塑,希望这尊塑像能和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铜像一样,成为闻名遐尔的标志。鱼尾狮塑像的蓝图由画家关世强所绘。多才多艺的
关世强在新加坡教育发展史上也是个重要人物,曾任教育部常任秘书与提学司,以及新加坡大学校长等职务。雕塑家林浪新则受委负起雕塑鱼尾狮的
重大任务。历经九个月的制作期,鱼尾狮塑像在1972年8月完成,同年9月15日由总理李光耀揭幕。大家所熟悉的新加坡地标鱼尾狮就此诞生
。雕塑家的传世之作雕塑鱼尾狮的林浪新1916年出生在马来西亚砂拉越州城市古晋,早年在不同地方漂泊,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印度尼西亚、
泰国和越南,还在马来西亚柔佛的吗咯(Bekok)当过小学校长,来到新加坡开创雕塑事业后遇到新马分家,他选择留下来,把原名“南星”改
为“浪新”,取意“流浪在新加坡”。林浪新在1967年设计了新加坡首批一分钱硬币,也在1970年由新加坡旅游促进局主办的工艺与设计比
赛中赢得奖项。他获得雕塑鱼尾狮的任务时已50多岁,虽然之后也有其他作品,但毫无疑问的,鱼尾狮塑像是这名雕塑家最著名的传世之作。林浪
新的次子林比汶在新加坡是颇有名气的舞蹈家。他在2002年与2012年配合鱼尾狮周年纪念,接受了报章采访,并透露了许多关于其父与鱼尾
狮鲜为人知的事。林比汶说,那个年代吃艺术这行饭并不是容易的事,父亲虽然已有一定名气,但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并不宽裕。父母亲生了三个儿子
和五个女儿,一家人住在安祥山的木屋,1967年才搬到惹兰红山的三房式组屋。他记得父亲接到鱼尾狮这个大项目时,全家人都非常开心。根据
当年的报道,鱼尾狮耗资16万5000新元,林比汶说他不清楚父亲的酬劳是多少,他只记得大部分的钱是用来购买材料,为了省钱,除了请两三
名助手之外,父亲也发动全家人来帮忙制作鱼尾狮。鱼尾狮塑像高八米,重达70吨。它由多层材料重叠制成,最外面一层是上海石膏。林浪新在制
作塑像时倾尽心力,他先用塑料泡沫按照蓝图制作了立体的小型鱼尾狮,还参考了其他国家傍海的雕塑如美人鱼像和自由女神像。同时,这尊鱼尾狮
的嘴角上扬,面貌显得和善,柔化了原本刚猛的神态。林浪新以鱼尾狮塑像为傲,出门时总喜欢在左边衣领别上一枚金色的鱼尾狮别针。他在198
7年因病过世,当音乐和华文教师的泰侨妻子郑润秋则在两年后过世。雕塑家林浪新以鱼尾狮塑像为傲,出门时总喜欢在衣领别上一枚鱼尾狮别针。
(新加坡报业控股版权)记趣二三事1.一家大小来帮忙由于塑成后重达70吨,鱼尾狮得在矗立处就地雕塑。当时的鱼尾狮公园选址是新加坡河口
靠近安德逊桥(AndersonBridge)的地方。林比汶当年才二十出头,在珊顿道(ShentonWay)的海皇剧院当舞蹈员和
编导,白天练舞,晚上就走过去鱼尾狮公园帮父亲。弟弟妹妹上学前或放学后,也都来尽一分力。林比汶和哥哥林比尼因为是大孩子,所以爬上狮头
,弟弟妹妹则负责鱼身。林浪新每天早上8时就开工,通常工作到傍晚6时,有时则会忙到很夜才收工。有这么多小孩帮忙,出错是难免的,但林浪
新从来不对八个孩子发怒。林比尼说:“父亲从没骂过我们,他只会静静地把弄错的部分敲掉,然后用洋灰重新抹上,重头开始。雕塑鱼尾狮虽然辛
苦,但全家人一起努力,还是感觉很开心。”2.为何有大小鱼尾狮?林比汶说,由于当时大尊鱼尾狮的位置紧挨岸边,面朝新加坡河口,旅客在鱼
尾狮公园内无法看到其正面,因此才在它背后不远处再竖立一尊小鱼尾狮。这尊小鱼尾狮身高两米,重3吨。为了制造变化,小鱼尾狮外层铺上景德
镇瓷碗敲破之后的碎片,跟大鱼尾狮石膏涂上透明胶有所区分。3.鱼尾狮曾被雷电击中2009年2月28日下午4时30分左右,鱼尾狮公园大
尊的鱼尾狮在暴雨中被雷电击中,狮头上端受损,底部的波浪雕作也因被掉落的碎块击中而损坏。所幸鱼尾狮是这起事故中的唯一伤者。它休养20
天后,在同年3月18日中午重新与游人见面。万众瞩目的搬家大事发展改变了城市面貌,惟有以变通应对变化,才能互不牵绊,共进共荣。随着新
加坡开始发展滨海湾地区,1997年落成的滨海湾桥(EsplanadeBridge)跨越新时代,从新加坡河口这一端跨越到对岸,即后
来落成的滨海艺术中心所在地。然而,新的建设却阻隔了鱼尾狮原本辽阔的视野。1972年落成的鱼尾狮,在新加坡河口安家整整30年后,终于
在2002年4月,搬迁到依然靠近河口的滨海湾现址。新加坡旅游局在2000年宣布斥资600万元,重新发展鱼尾狮景点。新景点位于浮尔顿
1号(OneFullerton)旁的填土地段,面积更大更宽敞,方便举办活动。此外,它设有看台,方便游人在鱼尾狮与新加坡金融区的壮
观风景前拍照留念。小鱼尾狮也搬到同一地点。旅游局当时指出,鱼尾狮公园经岁月洗礼变得陈旧,辽阔的视野也已被滨海湾桥挡住。此外,为鱼尾
狮制造“喷水奇观”的抽水器,因腐蚀而损坏不堪,屡修屡坏。搬迁后的鱼尾狮会有多一个抽水器,新的抽水器更先进耐用。鱼尾狮的搬家计划在两
年后,即2002年4月落实。新旧鱼尾狮公园中间隔着一条滨海湾桥,将重达70吨的鱼尾狮从大桥这一侧搬到另一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局
原本计划让鱼尾狮坐上平底船,穿过桥底到新家。鱼尾狮身高八米,当局估计在潮水较低时,它可安全穿过桥底。岂料在搬动前,工作人员挖掘鱼尾
狮的基座,发现地基比原先所估计的多出0.6米。为了安全起见,当局决定放弃穿桥底而过的计划,改用起重机吊起,让鱼尾狮凌空越过桥面。搬
迁进行时,这难得一见的场面引来许多人驻足观看,甚至在凌晨时分竞相围观。工程浩大三步方到位1.第一阶段:动身2002年4月23日上
午,起重机开进原来的鱼尾狮公园,把八米高、重70吨的鱼尾狮吊到停泊岸边的平底船上,四周站满了上千围观群众。在工程师精心策划下,鱼尾
狮早已平稳地坐进一个巨型铁笼内,整装待发。上午9时,铁笼上每一条钢缆都系好并经过细心检查后,起重机将整个铁笼吊起,前后仅用了十多分
钟,鱼尾狮便登上了平底船。之后,工作人员进行了种种稳固步骤,确保这个庞然大物在船上坐得安稳。2.第二阶段:过桥2002年4月25日
凌晨时分,无风闷热,滨海湾桥上还是来了好几百名好奇的民众,耐心等候一睹鱼尾狮跨桥的罕见一幕。当天零时30分,滨海湾桥就已封闭,禁止
车辆通行。两辆巨型起重机按计划轰隆隆开上桥待命。十名工程师和30名技术人员好像上战场般,绷紧了神经,检查钢缆,视察桥面和吊运空间,
确保整个搬迁工程不会出现丝毫差错。巨型起重机加上鱼尾狮和铁笼的重量约是240吨,几乎相等于240辆汽车一起停在滨海湾桥上。一切准备
就绪后,鱼尾狮于凌晨3时10分,在起重机发动的吼声中,徐徐从平底船被吊起,围观者刹那间兴奋起来,有人拍掌叫好。过了约五分钟,鱼尾狮
被吊至桥面的高度,并慢慢放在桥面上。工作人员开始拆换钢缆,好让第二辆巨型起重机接力,将鱼尾狮从另一侧吊下桥。一个小时后,鱼尾狮再次
被吊起,越过大桥中间的隔栏,不偏不倚卸在已穿桥底过来的平底船上。这一过程用了15分钟。整个工程在凌晨5时左右结束。上午9时,载着鱼
尾狮的平底船开往浮尔顿1号新居岸边,等待28日上午正式入住新址。鱼尾狮搬家非易事,出动两辆巨型起重机接力帮助它过桥。(新加坡报业
控股版权)3.第三阶段:落户2002年4月28日上午11时15分,起重机升起长臂,把鱼尾狮从平底船吊上新居。当局在风水师的建议下,
决定让鱼尾狮在上午11时40分准时站上新家的平台。此时此刻,鱼尾狮终于在新址安家落户,再展喷水英姿。鱼尾狮搬家事件,当年引起了社会
许多讨论。有人基于怀旧与其矗立于母亲河——新加坡河口的意义,希望鱼尾狮保留在原地;有人本着务实与景点获得更好发展的理由,支持鱼尾狮
搬迁。2002年9月15日,新的鱼尾狮公园举行开幕仪式,开幕主宾为已卸下总理一职、担任内阁资政多年的李光耀。30年前的同一天,他也
为原来的鱼尾狮公园主持开幕。相隔30年为新旧鱼尾狮公园开幕,这为新加坡旅游界添了一段佳话。新加坡还有其他鱼尾狮圣淘沙的鱼尾狮塔广为
旅客所熟悉,它高37米,里面共有12层楼。新加坡有七尊鱼尾狮雕塑。鱼尾狮公园的大小鱼尾狮是最著名的两尊,但新加坡其实还有另外五尊鱼
尾狮,分别设立在新加坡旅游局总部、圣淘沙、花柏山与宏茂桥组屋区(两尊)。圣淘沙的鱼尾狮雕像,即鱼尾狮塔,也广为旅客所熟悉。它建于1
996年,高37米,里面共有12层楼。它花费800万元建造,由澳大利亚雕塑家詹姆士马丁(JamesMartin)所设计与雕塑。据
国家图书馆管理局Infopedia资料网站,在乌节路附近的旅游局总部的鱼尾狮是一尊以人造石为材料的雕像。它高约三米,在菲律宾制作。
花柏山的鱼尾狮像立于1998年,国家公园局在重新发展花柏山公园时,在花柏顶设立了这尊鱼尾狮像。在宏茂桥组屋区的两尊鱼尾狮,立在宏茂桥1道第218座与第220座组屋前的停车场入口处两旁,高大显眼。这两尊2.5米高、耗资三万元制成的花岗岩石雕,是该组屋邻里于1998年翻新时增添的。花柏山也有鱼尾狮,吸引旅客拍照留念。鱼尾狮是新加坡旅游促进局的注册商标,除非获得该局批准,否则不能随意仿制。该局在1997年易名为新加坡旅游局后,改用新的标志,但相关条例仍保留,违例者可被判罚款最高2000元,或者监禁最长六个月,或两者兼施。
献花(0)
+1
(本文系德昭古今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