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诗歌的平仄 韵律 读了我的文 平仄不求人

 网摘文苑 2017-10-12

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精神生活也是日趋多样,诗歌的语言也变化了很多的形态,来描述这精彩的世界,词汇也是越来越多,抒发感情,阐述斗志,埋藏心声,记取过往,让我们放弃苟且奔向远方。

很多喜欢创作诗歌的新朋友,往往会对诗歌的韵律平仄有些茫然,我对大家说说我的体会,仅供参考。如果您是写诗高手,请斧正。我一直觉得汉语是最伟大的语言,她能铿锵有力,也能!婉转缠绵,能简洁凝练,又能细腻复杂,同时她也承载了我们这个民族最伟大的特点:包容与变化!她因时而异,遇机而兴。

浅谈诗歌的平仄 韵律 读了我的文 平仄不求人

韵和律在历史的长河中是不断变化,于是产生了动人肺腑的词牌,今天的我们依旧顶礼膜拜。从早期的诗经,唐诗,宋词一直到现在的自由诗,虽然变化多端却也遵循一些固有的规律,那就是韵律和平仄!

我们先说 韵,都知道汉字的读音,是由 声和韵 组成

比如, 王 wang w是声 ang是韵 张 zhang zh是声 ang是韵

又如 , 赵 zhao zh是声 ao是韵 桥 qiao qi是声 ao是韵

这些特点就是 韵

平仄 很多崭新的诗人往往对这个问题困惑, 怎么区分平仄呢?记住全部韵表太痛苦,写完诗挨个检查太麻烦。如果能理解平仄的本质,大部分平仄区分就变得简单。平仄本质就是汉字声调的读音规律,就是读音的轻重缓急,所谓 平声 就是读音平缓,慢长和很轻的读音。比如, 香 光 东 同 童 真 因 。。。。。仄音就是曲折,短促,猛烈的读音 ,比如 爱 恨 大 竹 蝶。。。。记住这个基本规律再结合韵表就会融汇贯通,有些多音字是可平可仄,根据语境而定。汉字读音非平即仄。

汉字读音有这些特点,于是先贤大德根据这些特点把汉字分为好多韵部,就称之为 韵表。时间的迁移造成韵有好多种分法,比如隋朝陆法言的《切韵》 北宋陈彭年编纂的《大宋重修广韵》 清代康熙年间编的《平水韵》 现代的《中华新韵》。韵部的分法都是根据发音的基本规律而定,建议大家使用《中华新韵》和《平水韵》,我的观点是不必要死抠硬上,因为很多汉字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读音,读音韵母相似的大可归为一类,灵活运用,因为诗歌是艺术,艺术就需要鲜明的个性。艺术不是工业品,她需要随机的精彩!有人死守平水韵,对此我只能说恭喜,你是实木的脑袋,呵呵呵!

    再说 律,顾名思义就是 规律,也就是运用 韵 的规律,律 还包括节奏的规律。简称韵律。

    诗歌的韵律,除了押韵的特点,还有循环和节奏的特点,,这个特点我的理解,就是在一句诗中我们的词语要有高有低,有重有轻,把这个特点加以延伸和反复,就构成了诗歌的各种词牌形式,就是在自由诗中也是有这样的要素,否则就会单调无味..

    比如

    •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读一读,一缓一急,一重一轻,单句有此规律,对句也是如此,甚至情绪的表达也是有此技巧。读来畅快淋漓。

    再如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是自由诗名句! 悄悄的 是轻音,, 正如我 是重音 ,, 走了 是缓音 ,, 来 是急促音,, 读音上下呼应 节奏鲜明动人,

    我们的诗歌轻重相间,缓急互应,充分体现了我们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古老而又科学的哲学精神!

    为什么有重有轻,有缓有急的诗歌,我们读来会快乐动人呢,因为她符合人性,就像我们的爱情。有男有女,有上有下我们才会快乐,这就是节奏的秘密!哈哈哈!

    最后唠叨一句,不要死守格律,不要因文害义,文意是灵魂,韵律仅是技巧!

    浅谈诗歌的平仄 韵律 读了我的文 平仄不求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