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 我们一边向往着生活之美 一边又困扰在纷繁的日常 我们正在丧失一种能力 一种把柴米油盐 过成诗酒花茶的能力 或许我们缺一种文化的仪式感 一本把生活过的有滋有味的日历 一本能唤醒我们文化认知的日历 一本能把日子过成诗一般的日历 从前的日子慢 从前的日子慢,每个人家里,都挂一本日历。爷爷带着老花镜,盘算着黄道吉日;奶奶一字一句,念叨着每日禁忌……,我们跟着日历过日子,时间缓慢,记忆清楚……。 现在的日子忙 现在是星期几?今天是多少号?现在我们手机和电脑上都有日期,但我们常常忘记今夕是何年,今夕是几月几日……。 恐怕,再没有哪个年代,比如今更令人深感传统文化凋零的式微。也再没有哪个年代,比如今更需要一场充满温情的“文化复兴”,来修复我们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壹 晴耕雨读、游园寻梦、渔舟唱晚、隔火熏香……许多曾被时代抛弃的笃定神态,如今正在成为我们求而不得的生活姿态。 那么“能否用当代人的方式重建人们对传统生活方式的认知呢?”当你还沉浸在2017的时候,有一群人,已经开始为你2018年的生活筹划。 50多人的团队,300多个日夜,5000张创意构图,2000张创意手绘,过万数的创意元素,这些画稿可以整整铺满2个篮球场,15个羽毛球场。 无数次的讨论,最终打磨出377张珍藏级插画。 看得见的是来自国际知名插画师之手的377张精妙画卷,看不见的是他们每天收工时天空中的那一道鱼肚白,以及务必繁复的后期处理制作。 于是,每一张绘稿都成为了值得欣赏和描摹的范本,百看不厌大抵就是这样的喜爱吧。 贰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好的载体,有资格去记录流淌千年的文化脉络。 正经的人大多无趣,正经的事大多无聊。 于是他们把千年文化做成了日历,又把日历做成了厚厚的一叠情书,只为了调生活的情,讲传统的趣,撩美好的你。 相知方能相看两不厌,为讨你的“不厌”,他们把所有的决定权交到了众人手中。 从主题内容,到样式承载,一一网络票选,只为做到将美好定制成大多数人喜爱的样式。 终于 所有美好准备就绪 叁 初春的彩蝶,仲夏的流萤,秋风里的茱萸,冬夜里的暖茶,每个季节都有更好玩的打开方式。时令流转,生生不息。 无论我们来自哪里,无论我们现在在哪里,家乡的那片土地、那些言语和那方院落,永远都是心中最温暖、最柔软而又最坚强的堡垒和归宿。 这就是家的意义,也是一本日历所能扮演的最理想的“角色”:一份关于家的念想、情怀和象征。帮你找到属于家的那份温暖和感动。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高山到平原、从湖泊到河流,广袤大地上,有官府、也有民宅;有繁华街道、也有邻里街巷;有车马舟楫、也有小桥流水;有贩夫走卒、也有才子佳人;有柴米油盐,也有琴棋书画。 ![]() 肆 家是所有美好的开端。 中国人最得意的传统,莫过于在菜米油盐中,品出诗酒花茶的美好。 喜庆的红色配着烫金的图腾,踏着祥云的狮子、月兔、凤凰,摆尾的金鱼、穿过牡丹丛的梅花鹿……一片祥瑞,让你满心欢喜。 有礼有节品牌全新2018《传家日历》,以“家”为脉,寻找、记录、书写、传承那些遗失的美好。并细数时令节气、节日文化、诗词歌赋和生活智慧,传递出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借助《传家日历》向天地四时寻一种治愈的温情,用节气梳理自己的生活,自在而活。 好生活,不过是好好过日子。
2018全新版式 手撕款,翻页款 总有一款适合你 ![]() 体贴细节,为你考虑到使用的每一步需求。 【撕页版】 --- 撕页版将外封套设计为收纳盒,可以将撕下来的日历可完好的保存起来。支撑日历站立的强化磁铁极其稳定,每一页都采用易撕压线,往下轻轻一扯就平平整整。 【翻页版】 --- 翻页版具有月历、日历、日记功能,可以做月份计划,可以写日历,还可以当正常的日历使用,用完一年过后合起来,立马变成一个收藏时光的珍藏本。 每款提供两种颜色选择 中国红,女神粉 霸气、傲娇 总合心意 配合手机控的需求,日历还提供APP应用使用随时可以呈现出有趣的AR效果,将传统和现代科技整合在一起,让文化随时伴你身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