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极致的力量!他只把网速提快了1毫秒,却年赚200亿!

 张文捷 2017-10-12

来源: SME, ID: SMELab


网络延时,是当今网络游戏玩家最为熟悉的一个词汇。

它飘忽不定,时而稳定如丝般顺滑,时而飘红让人体会幻灯片般的顿挫。

 

对于竞技玩家而言,网络延时的波动导致赛事满盘皆输的例子比比皆是。

这恐怕也是普通人能想到由延时导致最严重的后果了吧。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人类最重要的经济活动中,毫秒级的网络延时差异带来的影响远不是“分分钟几百万上下”所能形容的。


唯有“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浪费他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这样重量级的语句才能表达出精髓。



有这样一个用网络“续命”的故事。

一位普通的交易员用筹来的28亿美元,雇佣2000名工人凿穿山体铺设笔直的光纤线路。


线路总长827英里,整整比之前的线路缩短了100英里,但却只让网络延时减少了区区1毫秒多。


从芝加哥到纽约的网络线路图


用3亿美元换1毫秒的疯狂的举动不仅没有沦为笑柄,反而得到了热捧。

交易员们纷纷出资上千万来购买线路的使用权。


常人难以想象通信的时效对经济活动带来的夸张影响。



早在飞鸽传书的年代,快速的信息传输就曾创造了许多传奇。

 

1815年,伦敦的罗斯柴尔德银行利用受训的信鸽在第一时间获知了拿破仑的滑铁卢惨败。

靠着信息不对称疯狂敛财,据说罗斯柴尔德家族在那一天收获的财富超过了拿破仑战争中争夺的财富总和。



到了19世界中叶,摩尔斯在美国国会大厅演示了摩尔斯码电报。

华尔街的投资者们瞬间看透了这种高时效性通信方法背后的巨大商业价值。


不久后,用于股票和债券交易的电报就占到了所有电报的一半以上。



甚至有人认为,泰坦尼克号撞冰山的事故是因为船上的富人们占用电报发送交易信息,导致船员错失了从其它受困船只发来的警告。


快速而准确的信息对金融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而对时效性更加苛刻的期货交易市场,快就是命。



交易员斯皮维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退出股票市场投身这个“更刺激”的行当。

他在芝加哥的期权交易所里听说了太多一夜暴富的传奇故事。

 

但在每笔交易还需人手记录的年代,组成一笔完美交易的几个要素里,最重要的也许是操作员的手速。

你以为电话那头名叫“闪电”的操作员身手敏捷,无人能敌,但真相不过是他五行缺快。


90年代的交易所


但是没多久,转机便悄然到来。

2007年之后,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的每一笔交易都完全由计算机来处理。

以前交易速度受人为因素限制,但如今,唯一能全方位制约交易速度的因素只有网络。


如果只以理论数据计算,一笔交易从芝加哥交易所传输到纽约交易所需要12毫秒,一眨眼的功夫能来回传输10次之多。



然而,理论归理论,实际情况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美国几大网络运营商的网络服务根本无法达到这样的速度。

通常来说一笔交易传输的时间在17毫秒左右,运气好的时候能达到16毫秒。


这也就意味着每一笔看似血赚的交易都是“薛定谔的交易”,能不能成还得靠运气。

最可气的是这些运营商完全没有意识到低延时的网络对交易员而言又多么重要。



即便是拥有14.65毫秒延时黄金线路的Verizon也从没有想过向交易员们推销低延时的高质量服务。

也许还在努力提高网速的Verizon会莫名得到几个“业界良心”的头衔。*

 

*注:网络延时与传输速率并不相关,如果把网络比喻成高速公路,网络延时代表的是车辆从入口到出口耗费的时间,而传输速率则代表在一定时间内的通过车辆数目的多少。



可是斯皮维深知交易背后每一毫秒的价值。

但他并没有像一般人那样用上最好的网络,和其他交易员一样加入淘金者的行列。


而是玩了另一种闷声发大财的套路——给淘金者们修最好的路,收最贵的过路费。

 

斯皮维开始详细地调查各个网络公司的线路,不久便发现了问题所在。

从芝加哥到纽约的光纤线路基本上是沿着铁路和公路铺设,并非笔直连接两地。



如果能重新规划出一条较为笔直的线路,省下来的距离能大大降低网络延时。

斯皮维利用各种小路、土路、私人停车场甚至玉米地,还真的在规划上将光纤线路缩短了100英里。


斯皮维在网络上罕见的照片


但是困难也是显而易见的。


2008年正赶上美国金融危机,金融行业一片萧条,没有人会愿意投资这样一个疯狂的项目。

不过,斯皮维考虑过所有技术上的困难却唯独不担心项目无人问津。


这条稀缺的线路足以保证给华尔街带来200亿的利润。

而数百家公司将会毫不犹豫地争夺这条线路有限的使用名额,价格只会水涨船高。

就算让他们预付5年的服务费全款也不会是难事。



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线路的稀缺性,只要有任何人有同样的想法,偷偷地在做同样的事,线路就将大大贬值。


于是,斯皮维打算先施工,在线路贯通前不久再开始秘密销售。

 

为了保住秘密,斯皮维注册了多个空壳公司偷偷参与施工。

多的时候有2000名工人夜以继日地挖地铺管,但他们没有一个人知道自己究竟在干什么。



就算问起斯皮维本人,他也只会回答:“铺光缆罢了。”

他还很可能再强调一遍要保证线路笔直的施工准则。


2000名工人分成205个小组,他们每天都在绞尽脑汁地想如何打通山脉,如何穿过河流。


工程进展顺利的时候,一天可以在地下铺设两三英里的管道。



而当他们遇到阿勒格尼山脉时一种极其坚硬的石灰岩阻挡了去路。

当所有人都在想如何绕过这个大麻烦时,工程负责人却说我们必须想办法穿过这些山体。


工人们都无法理解,明明可以降低成本降低难度绕过山体,为何这般自讨苦吃。

负责人无数次面对质疑,只能用“这是老板的要求”强硬回复。



困难远不止凿穿山脉一个,施工队曾在同一个地方失败了6次,要不是侥幸发现一条废弃了一个世纪的沟渠,可能又要损失上百纳秒(千分之一毫秒)了。

 

西部的线路上宽大的萨斯奎汉纳河一度也成为工程的最大阻碍。

当时只有巴西的特种钻孔机才能让管道从河下通过,光是租金就高达200万美元。

 

幸好在走投无路时宾夕法尼亚州的桥梁管理局通过了他们在桥底铺埋光纤的申请。



在竣工前的3个月,斯皮维终于开始给这条3亿美元成本的线路拉客户了。


起初很多都不太相信这条线路的真实性,即使斯皮维向他们展示了线路的规划图和现场施工照。

但在斯皮维给他们解释线路的优势之后,巨大的诱惑足以打消所有顾虑。



约有200个高频交易员支付了未来5年1400万美元的费用,合计28亿美元。

而他们得到的仅仅是一条延时13毫秒的光纤网络,比之前降低了区区1毫秒多而已。


但在这些客户眼里,这1毫秒多的优势却能带来巨大的财富。


科技的发展给金融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高频交易的出现将网络变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利润就在这毫秒之中产生。


*注:高频交易是指从人们无法利用的极为短暂的市场变化中寻求获利的计算机化交易,比如,某种证券买入价和卖出价差价的微小变化。



2000个工人为了1毫秒凿开山脉铺设光纤管道的疯狂计划或许还会再度上演。

网络将有可能替代手速成为中国网民“抢火车票”、“抢购手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参考资料

Christopher Steiner. Wall Street's Speed War. Forbes. 

MICHAEL LEWIS. The Wolf Hunters of Wall Street. The New York Times Magezine. 

Network Map. Spread Network. 

Spread Networks. Wikipedia. 2017.9.1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