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状元、榜眼、探花是什么关系呢?

 知足常乐YB 2017-10-12

(1)院试未考中前叫“童生”“童子”。考中后称“生员”“秀才”。

(2)乡试每三年考一次,参考者秀才,及格者员举人,第一名称解元。考期在八月,故又称“秋闱”。

(3)会试是在乡试的基础上开展的。时间是在乡试的第二年春天,地点京城礼部官衙,考中后称“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4)殿试由皇帝主持考试,考中了就叫进士。贡士才有参考资格。殿试分三甲(三等)录取。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殿试第一名叫状元,二名叫榜眼,三名探花。

“科举”为分科举人之意。我国真正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文帝杨坚,继行于隋炀帝杨广。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爱好文学,置进士科,以“试策”取士,这是后代科举考试文字的开始,又设明经科,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了。

从史书上看,杨广推广科举选仕制度,并非是政治作秀。当年确实是出于选拔优秀人才的需要。到了唐代,科举场上走出了“状元”。进士第一就是状元,用今天的话来说是考场上的冠军。这一至今仍充满魅力和活力并为众人羡慕的名词,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发明和创造。此后,“状元”就成了优秀学子的代名词。

具体说,古代“高考”成绩分三等:一二三甲。一甲只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称“三鼎甲”,都赐“进士及第”;二甲取若干名(根据官场需要),都赐“进士出身”;三甲取若干名,都赐“同进士出身”。

古代科举考试的规矩很多,而且相当复杂。完整程序有乡试、会试、廷试,即地方、中央、皇帝三级考试。大家熟知的,是考试地点设在各省的乡试。乡试也称乡闱,通过乡试即为“中举”,成为举人。从形式来说,乡试可以看成是古代中国的“全国普通高校统一考试” 。 作者:徐汇




1.秀才,知识水平可能相当于现在的985院校硕士,人数不少,许多村都能有1-2个。大约和现在的基层一线公务员相当,品级不入流,考不上举人、进士的话,可以当私塾先生混个温饱,官职没有,并且永远无法晋升。2.举人,知识水平相当于985重点院校博士,是秀才中的优异者,人数不多,一个乡一届可能有1-2个这样的幸运儿。官职大约相当于省部级机关科级干部,品级大约相当于现在的正科级(起步),举人在明清时期明显高于平民,可以说已经进入了国家中层统治阶级,正常情况下,一位举人可以在当时活的很潇洒,衣食无忧;做官的话,最高可以做到县主簿(主管教育的官员,九品)或偏远地区县令(个别情况除外),相当于现在的县委书记;但是做了官就不能再考试,也无法晋升为高级官员。3.进士,知识水平相当于现在的清华北大博士或博士后研究生毕业,举人中的优异者,一个县一届能有1-2个就很了不得,人数很少。进士分三种,赐进士及第(一等进士,三个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出身(二等进士,100-200人,每届有所不同)、赐同进士出身(三等进士,100-200人,每届有所不同)。官职大约是副县级,起步可以做县令,属于朝廷重点培养的后备官员,有能力 有运气的话可以晋升到封疆大吏、六部尚书甚至是大学士。4.状元,特指进士殿试第一名,知识水平相当于现在的年轻院士、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人数极其稀少,以至于中国许多地级市从古至今从未出过状元。官职正县(处)级,而且是中办、国办的正县(处)级,社会地位崇高,晋升空间和进士一样。特别指出,不是每个状元都能做高官,事实上,历朝状元能做到封疆大吏、六部尚书的很少、大学士基本没有(不确定,但肯定没几个),虽然在中状元的时候风光无限,但仕途往往都是平淡一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