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战国——一段霸气的历史 第279节;迅读网手机版

 乐水无涯 2017-10-13

  战国




  赵国卷(9)


  少年英主

  虽然有栾书带领众多卿大夫的迎候,但晋周还是不放心就这么走进绛城,他要求卿大夫与自己举办一场会盟,签订盟约,昭告天地,以示不敢冒犯国君。

  会盟订盟约这种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虽然在那个时代,背信弃义的人太多太多,但晋周迫使卿大夫们在白纸黑字上签名不背叛,还是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他们。他们一旦对自己不敬,就是要遭到天谴的。

  遇到这样一个少年老成的新国君,栾书也感到了一丝恐惧,他会盟结束之后就私下里和人说:“新君非旧比,当以小心事之。”

  晋周进入了绛城在晋国太庙继任国君之后,立刻便着手整顿国政。过去由于晋寿曼生活奢侈,暴敛无度,让晋国百姓的税赋非常沉重,造成民怨沸腾,社会矛盾剧烈。晋周就降低了赋税,废除了许多百姓有意见的苛政,尽量在农闲的时候征发民夫。晋周自己还以身作则,节俭生活,避免公室的奢侈浪费。

  当时的晋国,社会的贫富悬殊加剧,卿大夫家里囤积着大量的粮食没有食用,经常是烂在仓库里或者被老鼠啃了。而平民百姓却时常食不果腹,饥一顿饱一顿。晋周针对这个情况,也为了压制卿大夫的实力,就强令国君以下的每个卿大夫家族必须将当年多余的粮食卖掉,做到“国无滞积,变无困人”。同时,晋周还放宽了百姓在国有湖泊山林渔猎的禁令,认为“公无禁利,亦无贪民”,晋周一系列的措施使整个晋国的人民都能共享到国家的资源,保证了国家社会的稳定。

  在设法稳定社会,发展国家经济的同时,晋周也在小心处理他与卿大夫之间的关系。栾书,这个弑君的阴险分子,便成为了晋周第一个要考虑的清理对象。

  但晋周知道自己如果动手太急,必然会打草惊蛇,逼得栾书做出不寻常的动作出来。所以,他先是不动声色,依旧做出尊重栾书的样子。然后他是声东击西,大张旗鼓地把晋寿曼在位时宠幸的一些小臣或者杀或者流放,让栾书以为他针对的目标是晋寿曼身边的人而已。栾书也就慢慢放松了警惕。

  为了压缩栾书的权力,晋周大量提拔非栾氏一党的人,授予他们重要职位。很长时间默默无闻的赵氏家族和魏氏家族因而获得了崛起的机会。

  以前我们说过,晋国的权力中枢就是三军的将佐,称作“六卿”。由于晋国缺乏公族,公族力量薄弱,国君的权力日渐式微之后,六卿之首的中军将几乎就是晋国的主宰。六卿的排位和现在的官场相同,顺序和自己的资历、能力是成正比的。能力越大,威望越高,资历越老,排名就越靠前。所以,能当上六卿的晋国大夫们个个是老油条,老狐狸,没有几十年的修炼是不行的。年轻人要想进六卿,就必须熬上几十年,把自己也熬成老狐狸,熬到前辈们隐退或者死了,然后靠着某位贵人的提携,才有机会入六卿。这种论资排辈的习惯成为了六卿政治的潜规则,就算你当了六卿,想把自己的儿子硬塞进来,也得问问其他五卿同不同意。

  此时的晋国因为扩军,新增了新军这一支部队,原来的六卿膨胀成为了八卿。赵武这个时候年仅18岁,资历浅薄,加上没有父祖的荫庇和提携,他要想立马成为处在晋国权力中心的八卿,可以说是难上加难。但是晋周看重赵家曾经的影响力,认为有功的臣僚后代应受先人之功德的庇护,便破格重用了赵武。但考虑到赵武的年轻,晋周便让他担任了八卿最末尾的新君佐。

  魏氏家族,祖先就是跟随重耳流亡的魏犨。这个莽夫因为在晋军攻打曹国的时候无视重耳的禁令,放火烧死了僖负羁而被重耳厌恶,结果,魏家就在晋国很长时间里得不到重用,过去一直进不了六卿的行列。但晋周为了扶持新家族,打击老贵族,觉得魏家过去多次立有军功,便让当时的魏氏宗主魏颉担任了新军将。魏氏家族就此开始了发迹。

  晋周接下来就一步步地把打击的目标转向了栾书,他忽然下令追究晋寿曼被杀的罪责,将亲手杀害国君的程滑抓起来车裂。要知道,这个程滑是栾书手下的人,是栾书派他杀死晋寿曼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