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书局2017年9月新书单

 lj0279 2017-10-13
中华书局 2017-10-11

大众普及类

《论语》分主题精读(诵读版)

杨玉英编著

书号:978-7-101-12684-6

定价:25.00元

本书秉持“读《论语》,识孔子”和“读《论语》,学语文”的教育理念,按人文主题建构学习单元,注重原文与助读材料的配合,以便学习者能全面领悟孔子的基本思想,并领略其中独特的语文精华。在每个学习单元后另附与本主题相关的小故事,内容活泼,语言生动,更符合小学生阅读的需要。该书既可用做小学校本教材,也可供父母作亲子教育的材料。

一本书备考高考古诗词

王大绩著

书号:978-7-101-12566-5

定价:38.00元

《一本书备考高考古诗词》是王大绩老师依据多年教学和阅卷经验,抓住高考古诗词考查的根本——景语和情语,总结出的一套备考古诗词的简便方法。书中精选了高考真题进行精讲,并配有相关练习题,是讲练结合的古诗词高效复习备考资料。适合高一到高三的学生使用。

《新编中华文化基础教材》(沪版)

《新编中华文化基础教材》(沪版)是一套面向江浙沪皖地区的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一到五年级共10册,每册10课,涵盖汉字教学、传统蒙学及古诗文选读、对联教学、文化常识教学等等。六到九年级共8册,每册五个单元,以文学史为线索,对先秦到明清的文学作品进行两轮选读。高一到高三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老子》《庄子》六部经典的研读。

新编中华文化基础教材

第一册

黄玉峰主编 丁慈矿 朱煜副主编

定价:12.00元

新编中华文化基础教材

第三册

黄玉峰主编 丁慈矿 朱煜副主编

书号:978-7-101-11758-5

定价:13.80元

新编中华文化基础教材

第五册

黄玉峰主编 丁慈矿朱煜副主编

书号:978-7-101-11760-8

定价:13.80元

新编中华文化基础教材

第七册

黄玉峰主编 丁慈矿 朱煜副主编

书号:978-7-101-11754-7

定价:13.80元

新编中华文化基础教材

第九册

黄玉峰主编 丁慈矿 朱煜副主编

书号:978-7-101-11757-8

定价:13.80元

新编中华文化基础教材

第十一册

黄玉峰主编 田澍兴副主编 卜延中编著

书号:978-7-101-11755-4

定价:18.00元

新编中华文化基础教材

第十三册

黄玉峰主编 田澍兴副主编 陈志坚编著

书号:978-7-101-11761-5

定价:22.80元

新编中华文化基础教材

第十五册

黄玉峰主编 田澍兴副主编 陆继椿编著

书号:978-7-101-11756-1

定价:22.80元

新编中华文化基础教材

第十七册

黄玉峰主编 田澍兴副主编 王白云编著

书号:978-7-101-11759-2

定价:22.80元

新编中华文化基础教材

高二年级上

黄玉峰主编 王召强副主编 王友 黄荣华编著

书号:978-7-101-11751-6

定价:28.80元

新编中华文化基础教材

高三年级上

黄玉峰主编 王召强副主编 陈赣、冯渊编著

书号:978-7-101-11752-3

定价:28.80元

中华传统文化读本(职教版)

董金裕总审定 ,陈训章总编著,中华书局编辑部修订

书号:978-7-101-10549-0

定价:28.00元

本册采用分类方式讲解《论语》。在每单元之前附有引言,最后设计“问题与讨论”和“今人今事”;各章之下列有“章旨”、“注释”、“解读”、“相关名言”;书末附录“渊源于《论语》中的成语熟语”作为补充材料。并在“教材”的基础上,针对关键的字词句添加了补注,以供教师教学使用。

本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社会伦理的意识和淑世爱人的精神。采用分类方式编辑,可使学生于学习之后得到系统的认识。它打破了通常的注释模式,将义理相近的章句重新归类,使之相互贯通,更明晰地阐发了儒家问价的精髓。对如何理解和感知儒家文化的精神,尤其是这种精神的现代价值,做出了可贵的尝试和努力。

楹联名品

楹联是中国文学艺术的一朵奇葩。有清一代,楹联尤为兴盛,几乎遍布社会各处,传入千家万户。清代中后期,以邓石如、伊秉绶、何绍基、林则徐、赵之谦等人为代表的众多书家,将精彩的文学艺术和高超的书法艺术完美融为一体,创作出大量楹联佳作。

伊秉绶楹联名品

孙宝文编

书号:978-7-101-12695-2

定价:32.00元

2016春夏之交,在上海博物馆历代书法展厅,一件伊秉绶的隶书七言联“希文天下为己任,君寔每事对人言”格外抢眼。这件楹联高近三米,字大雄强。 伊秉绶(1754—1815),字祖似,号墨卿、默庵。福建汀洲宁化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员外郎。曾任惠州知府、扬州知府等职。他为官清廉,勤政爱民。出生于书香门第的伊秉绶喜绘画,工书法。早年曾师从刘墉,后转学颜真卿,与当时著名书家翁方纲、阮元、桂馥等人交谊颇深,并多得指教。他遍临汉碑,有得力于《衡方碑》《张迁碑》等。他将汉隶艺术发扬光大,独创一家,成为一代宗师。康有为称道他是集分书之大成者,并把他和邓石如并称为碑法的“开山二祖”。有方家评说:“伊墨卿隶书端庄富丽,有庙堂之象,正气浩然之概”,“可谓隶书中之颜真卿”。此外,其行草书亦有“入鲁公之室”的评价。有方家指出,伊秉绶将隶书雄浑苍茫的气魄移入行草书中,淡化了行草书丰富的提按顿挫,信手写来,一派自然。

本书收伊秉绶隶书楹联二十三副,行书楹联六副,计二十九副。因本书规格所限,这些多姿多彩的传世瑰宝并未能充分展现其艺术魅力。但管中窥豹,亦足见书家独树一帜的艺术风采。

邓石如楹联名品

孙宝文编

书号:978-7-101-12696-9

定价:32.00元

邓石如(1743—1805),原名琰,字石如,号顽伯,完白山人,安徽休宁人。邓石如家境贫寒,在祖父和父亲的影响下,对书法、金石、诗文产生浓厚兴趣,经常模仿父亲的篆刻和书法。十七岁后,他以书刻的一技之长,走上了艰辛的艺术道路。在梁巘、梅镠、程瑶田等诸多名人支持下,他遍临名作,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在艺术道路上,一介布衣的邓石如不畏劳苦、努力登攀,终成一代书法大师。他四体皆精,尤其篆隶成就最高。赵之谦有言:“国朝人书以完白山人为第一。”

本书收其楹联三十五副,其中楷书一副,隶书十九,篆书十二,草书三。邓石如楷体联,有“典雅飘逸,静穆可观”之风。三件草书联,均系独树一帜的精品佳作。“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一联,方家论曰“意境苍茫,奇肆倜傥,直抒胸臆,淋漓精致”。在安徽省博物馆,藏有一件隶书四屏。此作貌丰骨劲,大气磅礴,编者不揣浅陋,从二十八字中集出两副五言联(见书中第十四、十五页)。书中二十一页篆书七言联,原是藏于故宫博物院的一件书轴,编者谨移动一字,改成楹联形式,供读者欣赏。

本书所收楹联,仅为书家创作楹联中的一部分。随着海内外博物馆的逐步开放,随着艺术市场的日益繁荣,相信会有更多深藏不露的佳作公之于世。

何绍基楹联名品

孙宝文编

书号:978-7-101-12699-0

定价:32.00元

晚晴重臣曾国藩格外推崇何绍基的书法艺术。他曾在给诸弟一封家书中写道:“盖子贞之学,长于五事:一曰礼仪精,二曰汉书熟,三曰说文精,四曰各体诗好,五曰字好。此五事者,渠意皆欲有所传于后。以余观之,此三者余不甚精,不知深浅究竟何如,若字,则必传千古无疑也。诗亦远出时手之上,而能卓然成家。”

何绍基(1799—1872),字子贞,号东洲,晚号蝯叟,湖南道州人。他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何凌汉为一代名臣。何绍基八岁入京,自幼受到良好教育。道光十六年中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提调、福建和贵州等地乡试考官等。咸丰五年,五十七岁的何绍基在四川学政任上,因“肆意妄言”罪被免去官职。此后,他主讲济南濼源书院、长沙城南书院,在扬州书局等处任职,全身心投入文化教育和书法艺术创作中。 与何绍基多有交往的杨翰评说:“何贞老书,专从颜清臣问津,数十年功力,溯源篆隶,入神化境。”与何绍基有师生之宜的林昌彝评:“(子贞)书法具体平原,上溯周、秦、两汉古篆籀,下至六朝南北碑版,搜辑至千余种,借心摹手追,卓然自成一子。草书尤为一代之冠。” 何绍基学识渊博,勤奋临场,晚年将楷、草、隶、篆等冶于一炉,已至炉火纯青之境地。他还创作出数以千计的楹联,至今尚有相当数量的珍迹留存于世。这些楹联,真草隶篆俱备,不仅书艺精湛,而且语句精妙,耐人回味。

本书谨选其楷书楹联三副,行草书二十一副,隶书五副,计三十五副。

吴昌硕楹联名品

孙宝文编

书号:978-7-101-12700-3

定价:32.00元

1913年秋,西泠印社举行建社十周年纪念大会,艺术大师吴昌硕被公推为首任社长。这位书法、绘画、篆刻、释文皆精的领军人物,不仅名满神州,也誉扬海外。齐白石有诗云:“青藤雪个远凡胎,缶老衰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吴昌硕逝世时,于右任曾书挽联:“诗书画而外复作印人,绝艺飞行全世界;元明清以来及于民国,风流占断百家名。”其阅历及艺术成就方家多有述备,编者不再赘述。 在书法领域,吴昌硕还曾写下相当数量的楹联珍迹,并留存于世。

本书收录吴昌硕行书联十二副,隶书联三副,篆书楹联十六副,计三十一副,编辑成册。这些楹联珍迹,大都是其古稀之年后“人书俱老”的精品力作。

赵之谦楹联名品

孙宝文编

书号:978-7-101-12705-8

定价:32.00元

清代艺坛,有一位在书法、绘画、篆刻领域均能开宗立派的通人,他便是被人们誉为一代艺术大师的赵之谦。 赵之谦(1829—1884),初字益甫,后改字撝叔,号悲盦、梅盦、无闷等,会稽人。咸丰举人,曾历任江西鄱阳知县、奉新知县。他屡试不第,但在书法、绘画、篆刻艺术领域,却是颇具天赋,才换横溢。书法上他将魏碑书风融入楷、行、隶篆诸体中,成就一己书风。绘画上他将其精湛的书法艺术融入绘画中,并创立了海派基调,有“前海派”之称。在篆刻领域,他学浙、皖两派,并上溯秦汉诸朝金石,广泛取法。他深悟:“古印有笔,尤有墨。”在边款上,开启以北魏书体刻朱文款识和以汉画像入款之新风。 赵之谦从事书法、绘画和篆刻艺术的生涯虽然不长,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墨迹留存于世。其中有珍贵的楹联佳作。

本书谨选其楷书联六副,行书联十四副,隶书联两副,篆书联两副,计二十四副。这二十四副楹联,虽然数量不多,但楷行隶篆俱全,诚可见其书法功力。

中国古代书法名家名碑名本丛书

本丛书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家新任总顾问,编委会则由来自高校、出版机构、学术刊物的专家学者组成。

丛书特色:

优选版本 精准还原

汇聚最具代表性的名家名碑。优选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故宫博物院等机构馆藏珍品。首辑收入宋拓12种。原色、原大、原貌呈现。完整保留序、跋、题签。

欣赏 指导 精编 精校

组织高校书法专家进行书法欣赏与临习指导。标点释文,精审精校,帮助读者结合文本品味书法。

赵孟頫楷书道德经

中国古代书法名家名碑名本丛书

中华书局编辑部编

书号:978-7-101-12303-6

定价:48.00元

《道德经》因篇幅适当,故也颇受历代书法家喜爱,传说赵孟頫每两日写一遍《道德经》。

本次出版选用的国家图书馆藏赵孟頫正书《道德经》,是元顾信摹勒、吴世昌镌刻的元代拓本。为碑帖收藏名家章钰旧藏,系赵氏晚年小楷代表作,传世拓本极其稀少。

赵孟頫小楷《道德经》存世尚有墨迹本,但皆不及此部《道德经》字字点画精到,笔笔舒展自然,无一懈笔之处。充分展示了赵氏小楷劲媚有灵、清丽神逸的独特风格。明王世贞评其书法“上下五千年,横贯一万里,举之无敌”。鲜于枢更准确地提出“子昂篆、隶、正、行、颠草,俱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

苏轼醉翁亭记残字 蔡襄茶录

中国古代书法名家名碑名本丛书

中华书局编辑部编

书号:978-7-101-12304-3

定价:60.00元

此册有张延礼(丹斧)、龚心铭、方若(药雨)、郑孝胥(苏龛)等一众名家题签或题跋。册中还钤有东坡“雪浪斋”玉印一方,此印旧经高凤翰(南阜)、陈介祺(簠斋)递藏,民国二十二年(1933)归龚心钊。龚氏喜收古印,上海图书馆藏明初拓本《颜家庙碑》中,亦钤有龚氏收藏“真卿”二字铜印。册后有龚心钊二十一岁、二十七岁小照各一张,照片下方均有龚心钊民国二十四年(1935)题记。

本次出版选用上海图书馆龚心钊旧藏“宋拓原石二十四字残本”,即“颜、发、于、君、非、少、也、行、觥、后、在、醉、酣、辄、闲、望、苍、封、林、野、幽、鸟、名、泉”(共六开,每开四字)。民国十六年(1927)除夕龚心铭(景张)在济南以三十番银饼购得此册,民国二十年(1931)转赠其弟龚心钊。此册四周及前后副页装背均用乾隆御制仿南唐澄心堂纸,册中还附有旧经纸数幅。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一级文物。《茶录》宋蔡襄撰并小楷书,原文作于宋皇佑年间,是宋代十分重要的茶学专著,旧有樊纪刻本,多舛误,久佚。宋治平元年(1064)依樊纪刻本厘定重刊,亦佚,拓本罕见。此册下篇《茶罗》后有残缺,嘉庆十八年(1813)正月十九日,翁方纲临补完善。楠木面板有沈树镛为题签“蔡忠惠公茶录 筠清馆藏本”。册后有嘉庆十八年正月二十二日蔡之定题跋云:“此册与古香斋所刻字形全别,黄华山人《跋端明春草轩杂说墨迹》云‘余尝见其所书《茶录》作小楷,间以行草,字形大小不一,乃其杰作云云’,则又与此本不同,岂所书有数本欤?” 道光二年(1822)十一月林则徐跋云:“古香斋帖今莆田公祠所藏,甚不足观,拟借此本属妙手摹泐嵌公祠壁,以还吾闽旧观也。”另有:张子唯、李鸿裔(光绪九年〔1883〕九月)、吴湖帆(民国十四年〔1925〕八月)观款。

本次出版选用上海图书馆藏宋拓“治平元年刻本”,为传世孤本。旧经湛福(介庵)、吴荣光(石云)、潘祖荫(滂喜斋)递藏。后归潘景郑,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潘氏将此册捐赠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一级文物。

欧阳询楷书九成宫醴泉铭

中国古代书法名家名碑名本丛书

中华书局编辑部编

书号:978-7-101-12306-7

定价:56.00元

《九成宫醴泉铭》,魏徵撰文,欧阳询书,立碑于贞观六年(632)。碑石在陕西省麟游县,共二十四行,满行五十字。九成宫本为隋代的仁寿宫,唐贞观五年(631),李世民将其加以修缮,并更名为“九成宫”。“九成”意即九重,极言其高峻。宫内本来没有水源,贞观六年夏天,李世民来九成宫避暑,发现了泉水。此泉甘甜如美酒,故称为“醴泉”。碑文意在歌颂李世民的武功文德,亦表达了希望李世民以隋为戒、居高思危的谏诤之意。

碑中字形挺拔方峻,左敛右放,端严中寓险絶。欧阳询于76岁时奉敕书丹,正值人书俱老之时,且用笔一丝不苟,故成就此件旷世杰作。

传世拓本众多,宋拓本便有十余种。在诸多拓本之中,现藏故宫博物院的明代驸马都尉李祺旧藏北宋拓本极为古老,字形残泐极少。此本的点画比其他拓本更粗重,平添一种雄厚之气。本次出版即选用故宫博物院藏北宋拓本(李祺本),帖后附张玮(1882—1968,字效彬,号敔园)跋文。

柳公权楷书玄秘塔碑

中国古代书法名家名碑名本丛书

中华书局编辑部编

书号:978-7-101-12307-4

定价:81.00元

《玄秘塔碑》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唐裴休撰文,柳公权正书并篆额,镌玉册官邵建和、邵建初兄弟所镌。刻于唐会昌元年(841)十二月,二十八行,行五十四字,现藏陕西西安碑林。

柳公权是楷书四大家之一,其书端庄劲健,矫健挺拔,《玄秘塔碑》系柳公权64岁时所书,人书俱老,是柳书极经典的代表作,明王世贞评价此碑为“柳书中之最露筋骨者,遒媚劲健,固自不乏,要之晋法亦大变耳”,清王澍说此碑是“诚悬极矜练之作”。

本次出版选用国家图书馆藏明代拓本,无额,一册。二行“团连观察处置”之“观”字撇笔未损,三行“兼判院事上柱国”之“上”字及十二行“超迈”之“超”字完好。钤“灵石杨氏墨林家藏”“槐荫斋鉴赏章”“会稽王季恺章”“杨墨林鉴藏金石印”等印。

褚遂良楷书雁塔圣教序

中国古代书法名家名碑名本丛书

中华书局编辑部编

书号:978-7-101-12309-8

定价:66.00元

《雁塔圣教序》又称《慈恩寺圣教序》,正书。由《大唐三藏圣教序》《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记》两石组成,立于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之下。其中《大唐三藏圣教序》唐太宗李世民撰文,二十一行,行四十二字,额隶书题“大唐三藏圣教之序”,立于唐永徽四年(653)十月十五日;《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记》唐高宗李治撰文,二十行,行四十字,额篆书题“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立于唐永徽四年十二月十日。此二石均由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书丹。《雁塔圣教序》为褚遂良五十八岁时所书,字体清丽刚劲,笔法娴熟老成,是极能代表褚遂良楷书风格的作品。

本次出版选用国家图书馆藏《雁塔圣教序》明代拓本。经由近代大家梁启超等人收藏,有梁启超批注,钤“任公”等印。

褚遂良楷书伊阙佛龛碑

中国古代书法名家名碑名本丛书

中华书局编辑部编

书号:978-7-101-12310-4

定价:84.00元

《伊阙佛龛碑》亦称《三龛记》《龙门三龛碑》,额篆书题“伊阙佛龛之碑”。唐贞观十五年(641)十一月,刻于河南省洛阳龙门石窟壁宾阳洞内。为节省费用,磨去北魏所雕的宾阳中洞的造窟碑重新雕刻而成。现存三十二行,行五十一字,计一千六百余字。唐太宗时宫中掌管诏令的中书侍郎岑文本撰写碑文。岑文本(595—645),字景仁,邓州棘阳(今河南新野)人,以文墨官至宰相。碑文用骈文,对仗工整,全篇一气呵成,文采斐然,堪称岑文本的代表作。褚遂良(596—659),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人称褚河南。他博涉文史,工隶楷,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为“初唐四大家”之一。此碑为摩崖刻石,字体清秀端庄,宽博古质,笔力挺劲,气韵广博,是早期褚书代表作,也是现存褚书字体优选的碑刻。碑文文学艺术价值突出,记述了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为其母长孙皇后死后做功德等事迹。全文不仅造句工整,辞风华丽,而且书法潇洒,被称为文辞家和书法家的“天合之作”。

传世很好拓本为国家图书馆藏明代何良俊清森阁旧藏宋拓本,亦为本次出版所据。拓工精致、字口如新,比《金石萃编》所载犹多五十余字。尾有何元朗、毕泷、张效彬、沈志达、赵烈文等题跋,钤“静逸庵书画印”“蓉初珍藏”“清森阁书画记”“元和顾子山秘籍之印”等近三十方印。历经清代毕泷、沈志达、费念慈等递藏。

李邕行书李思训碑

中国古代书法名家名碑名本丛书

中华书局编辑部编

书号:978-7-101-12311-1

定价:81.00元

《李思训碑》全称《唐故云麾将军秦州都督彭国公谥曰昭公李府君神道碑并序》,亦称《云麾将军碑》,李邕撰文并行书。唐开元八年(720)立,碑高265厘米,宽115厘米。碑文记述李思训的生平事迹,以书法笔力沉着雄厚,气势流动纵横称美于世。《李思训碑》宋拓本流传很少,本次出版选用国家图书馆藏本北宋精拓本,笔势锋颖尚凌厉可见。前有王时敏题端、桂馥题签、张埙题记,内钤“张埙审定”“敬叔珍藏”“梁章钜印”“桑陵萧氏珍藏”“藤花馆”“文渊阁检阅”等五十余方印章。尾有文嘉、周天球、张凤翼、翁方纲、方燮、何绍基等诸家题跋、观款23则。

虞世南楷书孔子庙堂碑

中国古代书法名家名碑名本丛书

中华书局编辑部编

书号:978-7-101-12312-8

定价:60.00元

《孔子庙堂碑》又名《夫子庙堂碑》,唐贞观四年(630)刻立于长安孔庙,虞世南撰文并楷书。三十五行,行六十四字。有额篆书二行六字。碑文记叙武德九年(626),唐高祖下诏以隋朝故“绍圣侯”孔嗣哲之子孔德伦为“褒圣公”,及修缮孔庙之事。贞观原石不久即毁佚,唐长安三年(703)武则天曾命相王李旦重刻一石,此石在唐末亦遭毁佚。

今传世重刻碑还有二种:一在陕西西安(俗称“西庙堂碑”);一在山东城武(俗称“东庙堂碑”)。西庙堂碑,北宋建隆、干德年间(960-968)王彦超重摹于陕西西安,三十四行本,字口较肥。碑阴刻宋《勃兴颂》。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地震,石断为三,缺一百七十余字。此石原在文庙,后移至西安碑林。

本次出版选用上海图书馆藏西庙堂碑,系明代断后初拓本。缺首开,碑字从“观预闻”起。经邹方锷、达受、姚觐元、庞泽銮递藏。册后有嘉靖四十一年(1562)岳西道人华复初、乾隆三十四年(1769)西神道人邹方锷、宣统二年(1910)庞泽銮等人题跋。邹方锷、庞泽銮均审定为“宋拓本”。此本与西安碑林博物馆藏翁方纲跋本同属明代断后初拓本,未见此刻有更早拓本,故弥足珍贵。

王羲之行书集字圣教序

中国古代书法名家名碑名本丛书

中华书局编辑部编

书号:978-7-101-12314-2

定价:36.00元

《大唐三藏圣教序》又名《圣教序》,是唐太宗为表彰玄奘法师赴西域各国求取佛经,回国后翻译三藏要籍而写的。很早由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称为《雁塔圣教序》,后由沙门怀仁从王羲之书法中集字,刻制成碑文,称《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因碑首横刻有七尊佛像,又名《七佛圣教序》。此碑由诸葛神力勒石,朱静藏镌字。碑石高九点四尺,宽四点二尺,共三十行,行八十余字不等。现存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

《圣教序》碑文包括唐太宗的序文、太子李治的一篇附记和玄奘写的谢表和心经三个部分,碑中集字皆选自王羲之真迹。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琊临沂人,后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会稽内史,右军将军,故人称“王右军”。王羲之正书学钟繇,草书学张芝,又博学多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笔法精絶,书风潇洒飘逸而不失古拙沉着,有“书圣”之称。其行书尤为精到,儒雅藴藉,具有一种中和之美。

《圣教序》集字者怀仁,为唐弘福寺沙门。怀仁为编此碑,集内府所藏王羲之真迹,历二十四年方摹集完成。由于怀仁对于书学的深厚造诣和严谨态度,使此碑在集字与布局方面章法合理,纤微克肖,充分地体现了王书的特点与韵味。此碑广采王书之众长,注重变化和衔接,摹刻亦颇为精到,虽因集字缘故,部分笔势缺乏一气呵成之感,但其字数多,字体变化丰富,为其它法帖所不及。《集王圣教序》问世后,宋、明、清以来的历代书家对这一作品评价甚高,称之为“百代模楷”,“模仿羲之书,必自怀仁始”。明代项穆《书法雅言》中说:“若逸少《圣教序记》,非有二十年精进之功,不能知其妙,亦不能下一笔,宜乎学者寥寥也。此可与知者道之。”的确,时至今日,此碑仍为不可多得的研习欣赏王书的典范。

《圣教序》碑石于宋以后中断,传世以未断宋拓本为佳。本次出版选用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北宋未断本,张应召旧藏。张应召与温如玉于明万历间为肃府摹刻《淳化阁帖》《集王圣教序》等帖。乾隆间归张照,册页后有王际华跋,简述此拓本流传经过。内钤有张应召本人的“张应召印”、“字用之”、“南唐张应召藏图书印”、“爱听吴言”、“榖”等印,均为阳文篆书。该拓本共十五开半,每开十二行,行十至十一字不等。白麻纸,拓墨较重,字似略小,瘦硬而神足。与一般北宋拓本不同的是,其第六行的“纷”字右中笔可见。在北宋诸拓本中,此为靠前。

颜真卿楷书颜氏家庙碑

中国古代书法名家名碑名本丛书

中华书局编辑部编

书号:978-7-101-12316-6

定价:118.00元

《颜氏家庙碑》,唐建中元年(780)七月刻立。颜真卿撰文并楷书,李阳冰篆额。四面刻,楷书,前后各二十四行,行四十七字,两侧各六行,行五十二字。篆额三行,共六字。额阴刻《宅堂记》,楷书,十行,行九字。

碑石原在长安敦化坊颜氏家庙中,宋太平兴国七年(982)李准移置府城,重立于文宣王庙中,今在西安碑林博物馆。此碑是颜真卿为其父颜惟贞所立之家庙碑,记叙了颜氏家族的发源、迁徙和传承等情况。此册有钱崇威标题:“宋拓库装。”龚心钊自题:“宋拓本颜家庙碑。”然所见宋拓唯有张效彬旧藏南宋拓本,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此拓分装四册,共一函。函套上有民国三十年(1941)冬钱崇威题签。每册内有民国三十三年(1944)四月谭泽闿题内签:“颜氏家庙碑瞻麓斋藏原装未凿本。”册中碑文第二开「颜真卿撰并书”下龚心钊钤“真卿”印章,龚氏有边题注解:“真卿朱文二字铜印必公自篆,所铸不止一钮,昔人谱録已见之,余得此印于道州何东洲家,上钮失去,后人配以旧双螭铜钮,亦足珍也。”

本次出版选用上海图书馆明初拓本,系明大库原装本。经王懿荣、殷铁庵、张彦生、龚心钊递藏。龚心钊于民国三十年(1941)七月从庆云堂张彦生手中购得。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二级文物。

颜真卿楷书多宝塔碑

中国古代书法名家名碑名本丛书

中华书局编辑部编

书号:978-7-101-12317-3

定价:42.00元

《多宝塔碑》又名为《千福寺多宝塔碑》,刻于唐天宝十一年(752)四月二十二日。岑勋撰,颜真卿正书,徐浩隶书题额,史华刻。石现存西安碑林。碑34行,行66字。碑阴刻《楚金禅师碑》,侧刻金莲峰真逸题名及金明昌五年(1194)刘仲游诗。碑文记述了西京龙兴寺和尚楚金禅师修建千福寺多宝塔的前后经过。此碑乃颜真卿四十四岁时所书,为颜真卿成名之作,反映了他早期的书法风貌,是后人初学楷书很通行的范本。其字体平稳劲健,结体紧密,极为世人所重,学颜书未有不习此碑者。

此碑初拓有横竖栏线,年久磨灭无迹。后又为工匠重开,名为洗碑。其直刀平底,镌刻很深,故历久不失其面目。又因石质坚润,故剥落甚少。本次出版选用国家图书馆藏藏明末清初拓整幅本,为端方旧藏。此本对研究《多宝塔碑》拓本时代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装裱为一轴,轴有囊,囊上有一签,上题“明拓多宝塔碑 陶斋藏本 乙巳三月李葆恂题”。拓本旁有晚清书坛巨匠杨守敬题记及郑孝胥观款,并钤“杨守敬印”“星吾审定”及“海藏楼”印。

《诗词中国》第三期

诗词中国丛刊

诗词中国丛刊编辑部著

书号:978-7-101-12727-0

定价:36.00元

《诗词中国》由中华书局、中华诗词研究院共同主办。旨在“搜集当代动人的诗句,分享有趣的诗话”。内容方面以探讨写作技巧、交流写作经验,图文诗词赏析为主,力争成为高手交流的心灵家园。

本书收录国内诗词大家、知名学者的文章,包括叶嘉莹、林岫、陶文鹏、钱志熙、钟振振、周啸天、李树喜、赵京战、林峰等;并刊载来自高校、网络、民间的四十余首诗词作品。

古籍学术类

中华国学文库

诗经注析(精)

中华国学文库

程俊英,蒋见元著

书号:978-7-101-12691-4

定价:58.00元

《诗经》作为我国一部诗歌总集,历代注家很多,但大都以儒家经典来研究它。本书作者从恢复其本来面目出发,把《诗经》作为文学艺术作品加以赏析,在各篇的“题解”中写有艺术分析,在各章的注释之后都加有“韵读”一项,以帮助读者正确读音。对于《诗经》研究,既成一家言,又集历代诸家之大成,是一部非常扎实的《诗经》新注本。

此次整理收入《中华国学文库》,简体横排,对部分可能引起歧义的简体,保留其繁体字形,文字准确,殊便阅读。

古诗源(精)

中华国学文库

[清]沈德潜选 闻旭初标点

书号:978-7-101-12653-2

定价:28.00元

《古诗源》十四卷,是清代格调诗派领袖沈德潜所编的一部唐以前的诗歌选集,收录了先秦至隋各个时代的诗歌,共七百余首,以上探唐诗之所以辉煌的发源。本书收录作品广泛,唐以前的一些著名诗篇(除《诗经》《楚辞》外),大多数都已选录在内,而且还从一些古书中辑录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民歌谣谚,内容十分丰富。

书中所选古诗,绝大多数有编选者沈德潜扼要的点评,片言只语,便能将古诗的精髓点出,对提高诗歌的鉴赏力,裨益甚大。

本书是近代以来非常流行的古诗选本,可作为阅读研究古代诗歌的重要参考。其中很多诗歌朗朗上口,亦可以作为当代朗读本使用。

四书讲义(全二册)(精)

中华国学文库

[清]吕留良撰 [清]陈鏦编 俞国林点校

书号:978-7-101-12654-9

定价:79.00元

吕留良(1629~1683)是清初著名的理学家、出版家、诗人。一生从事朱子理学的研究与传播,对清初朱子理学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理学思想与学术观点,大都保存在其文集(书信、序跋等)与时文评点中。其时文评语,后经其弟子陈鏦汇辑为《四书讲义》刊行。此次吕留良《四书讲义》的整理,以康熙二十五年吕氏天盖楼刻本为底本进行点校,并将讲义内容与朱子《四书章句集注》逐条对应,不仅有助于阅读,而且也便于对比考察吕留良朱学诠释的成就。

陶庵梦忆 西湖梦寻(精)

中华国学文库

[明]张岱撰 马兴荣点校

书号:978-7-101-12598-6

定价:28.00元

《陶庵梦忆》《西湖梦寻》是晚明散文家张岱的代表作之一。张岱出身仕宦家庭,早年生活优渥,明亡以后避居山中,这两部笔记正是用“梦忆”、“梦寻”来回忆往昔、追念故国,字里行间充满了深挚的情感。《陶庵梦忆》一书集中对昔日生活中的琐事展开回忆,内容涉及当时市井生活、风俗人情的诸多方面,很多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文笔清新,描写传神,极富情韵;《西湖梦寻》则集中谈论西湖掌故,列举众多景点、古迹,不仅概括讲述其起源和发展,还引录大量诗文,足资参考。

日本《史记》研究论稿

杨海峥著

书号:978-7-101-12667-9

定价:88.00元

《日本研究论稿》主要按照年代顺序梳理日本各个时期的《史记》研究成果,在对资料全面掌握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时期的研究状况及特点,对日本《史记》学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细致深入地研究。

《日本研究论稿》的研究是以往靠前《史记》研究者尚未涉足的领域。通过关注和全面了解《史记》在日本的传播和接受的过程,我们可以理清日本《史记》学形成和发展的脉络,比较中日《史记》研究的异同,并推动《史记》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两汉之际文化精神的演变

曲利丽著

书号:978-7-101-12016-5

定价:68.00元

在综合观照政治、经学、思想、文学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本书认为两汉之际的文化精神发生了从“圣王”向“王圣”的转变。所谓“圣王”,指的是只有圣人才配称王,王权的合法性来自于为万民造福利的圣德,其核心是保民而王、天下为公。“王圣”则是东汉权力阶层重塑的一个政治观念:帝王即为圣人,帝王不仅拥有上天赐予的最高权力,还拥有神圣的人格魅力,集政统与道统为一身。从“圣王”转向“王圣”,是思想史上的一大变局:“圣王”的文化精神承续先秦而来,在芜杂诞幻中涌动着以思想改造现实的冲动,其终结意味着上古文化精神的终结;东汉的“王圣”精神则开启了中古思想,思想家不再试图改造现实,而是努力地适应现实。

在前三章,本书历时梳理了两汉文化精神由“圣王”向“王圣”的转变过程,认为转变的契机在于王莽禅汉。王莽禅汉并非简单的外戚篡位,而是西汉元成以来儒学发展的产物。儒生在元成之际走上权力舞台,但由于道德理想主义的局限,无法实现其礼乐改制的王道理想。改制失败后,儒生鼓吹宿命化的禅让,呼唤出了符合“圣王”理想的王莽,但最终造成了惨重的社会灾难。绝望的儒生在新朝大乱、人心思汉的时代情绪中提出了“王命论”,热情阐释三个命题:“孔为赤制”、“上天垂戒”、“火德承尧,虽昧必亮”,分别从圣、天、血统等方面阐述刘氏王命的正当性。东汉帝王则敏感适时地利用了“王命论”思潮,逐步将其纳入政治神话体系中,最终构建了以《白虎通义》为代表的“王圣”意识形态。

在后三章,本书从经学、思想、文学等几个侧面分析了“王圣”意识形态对东汉文化的深刻影响。在经学领域,无论是今文经还是古文经,都在论争过程中积极向王权靠拢,最终失去了经世大法的超越性品格,而变成了“王圣”意识形态的附庸。思想发展在“王圣”观念的制控下,呈现出平庸的格局。即使东汉末的批判思潮,也不再有西汉公天下思想的阔大气象。士人在“王圣”观念下处世趋于谨固内敛、苛求名节和明哲保身。文学在帝国强盛时颂王宣汉,后来在世道崩坏之际,逐渐开始表达个体生命体验。

曲利丽,北京语言大学副教授。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上古知识、观念与文献体系的生成与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

韩偓论稿

吴在庆著

书号:978-7-101-12739-3

定价:68.00元

吴在庆,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被聘为台湾大学、台湾逢甲大学、安徽师大兼职研究员、客座教授。著有《杜牧论稿》《杜牧集系年校注》《韩偓集系年校注》等。

本书汇集了作者历年来研究韩偓的文章,作者通过《韩偓集系年校注》的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地探索揣摩作家的生平和诗文内涵底蕴的研究过程,本书涵盖了韩偓集的整理、韩偓生平的梳理、韩偓诗歌的解读等方面,文献扎实,观点新颖,学术性强。

《四书》诠释与儒学演进

岳麓书院国学文库

肖永明,陈峰著

书号:978-7-101-12647-1

定价:56.00元

从汉至唐,众多学者对《论语》《孟子》进行了各种训释与阐发,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了哪些特点?与宋代《四书》学、理学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宋代《四书》学是如何形成的,有什么特点?程颐、程颢的《四书》学思想,朱熹《四书》学的治学特点,《四书》学的发展对儒学的历史演进的重要推动作用,等等,都会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作者肖永明长期从事中国思想史的教育及研究工作,尤其是《四书》学的研究,著有《中国四书学史》《北宋新学与理学》等多部相关著作。

宋辽金史论集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丛刊

刘浦江著

书号:978-7-101-12578-8

定价:85.00元

本书是刘浦江教授关于辽金史以及宋代历史研究的论文集,本书大量运用辽金石刻材料及契丹、女真语文资料,将历史学与考古学、语言学、文化人类学紧密结合,解决了诸多悬而未决的重大难题。全书具有全局性的问题意识,跨学科的研究视野与深刻的学术关怀,具备代表了宋辽金史研究的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本书所收论文大多散见于各种学术刊物,未曾结集,不便于读者集中阅读。本次精选刘浦江教授宋辽金史论文,并按照主题加以排列,可以见其学术格局。

论中国诗(精)

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

[日]小川环树著 谭汝谦译

书号:978-7-101-12279-4

定价:40.00元

《论中国诗》选译小川环树先生论述中国古典诗歌的长短论文十六篇,合成十二章。前三章通论,作者通过对“风与云”“风景”“风流”的考察,综论《诗经》《楚辞》至清代二千多年中国诗人的自然、人生观、审美观、社会观的变化历程。其他诸篇就特定的题材,尤其是宋代诗人的艺术成就,作出深入的论考。

论衡校释(附刘盼遂集解)(全三册)(精)

新编诸子集成

黄晖撰

书号:978-7-101-12559-7

定价:218.00元

《论衡》是汉代哲学家王充的代表性著作,全书共有85篇组成,内容宏富,是研究秦汉哲学思想的重要典籍。黄晖先生积数年之力,撰作《论衡校释》,全面吸收了前人成果,对全书做了系统注释和校勘,深入掘发了其中的哲学奥义,非常方便读者研读使用。除了对《论衡》原文详加整理外,作者还于正文之后,附有《论衡佚文》《王充年谱》《论衡旧评》《王充的论衡》《论衡版本卷帙考》《论衡旧序》刘盼遂《论衡集解》等资料,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此次推出的精装本,是对《新编诸子集成》平装本的升级改型,版式清朗,读之赏心悦目。

两汉纪(上下册)

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

[东汉]荀悦, [东晋]袁宏撰 张烈点校

书号:978-7-101-12652-5

定价:128.00元

《两汉纪》,系《汉纪》与《后汉纪》的合称。 因《汉书》文繁难省,东汉人荀悦依编年体《左传》体例历三年撰写《汉纪》,是中国第一部编年断代体史书。《汉书》是一部当时权威的纪传体西汉史,荀悦运用较高的史学识见和编撰技术,对《汉书》加以剪裁,将《汉书》的精华加以吸收,并以年系事条理清晰,头尾连贯,重点突出,不失为一部前汉简明大事记,可作研究前汉史的入门书来读。 《后汉纪》,东晋人袁宏受了荀悦《汉纪》编写成功的影响,也采取编年体裁记录东汉史事撰,历经十年。此书以时间为经,理出了东汉一代历史的发展线索;以人物、事件为纬,展示了同时期各事件间的联系,及各人、各事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容易使人们建立起对东汉史的整体印象。前八卷以光武帝事业的发展为基本线索,综述吕母,赤眉、新市、平林诸起义军的始末,以及王莽的覆灭、群雄的兴败,又叙述了东汉开国功臣们的生平及战绩,头绪繁多而有条不紊,人物众多而各有特色,关系错综而无纷乱之感,清楚地交待了东汉兴国这一历史事件。后六卷写黄巾起义以来,董卓当权、群雄混战、曹操得势、赤壁之战,以致曹魏代汉,也是铨综得当,脉络清楚,堪称全书最详细、精彩的部分。

南齐书(全三册)(精)

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萧子显著 景蜀慧整理

书号:978-7-101-12715-7

定价:200.00元

《南齐书》是记载南朝齐王朝二十四年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作者是入梁的南齐皇族萧子显。该书初名《齐书》,北宋曾巩等校定诸史,为区别于李百药所撰《北齐书》,始以《南齐书》之名通行后世。原书六十卷,今存五十九卷。是流传至今的唯一一部南北朝时期所撰南齐史书。

中华书局点校本《南齐书》,由王仲荦先生点校,宋云彬先生编辑整理,1966年前基本完成点校和编辑工作,1972年出版。点校本以商务印书馆百衲本影印宋大字本为底本,参校了南监本、北监本、汲古阁本、武英殿本和金陵书局本等版本,同时亦参校《宋书》各志、《南史》《通典》《册府元龟》《太平御览》《资治通鉴》和《通鉴考异》等典籍,对前人的校勘成果,则主要采用了周星诒、张元济和张森楷的三种《南齐书校勘记》稿本,以及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等书。点校本比较广泛地参校了各种版本,综合前人著述,对清代以来学者的校勘成果汲取尤多,在标点、分段、校勘订误等方面都有不少创见,出版后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好评,为目前最为通行的整理本。

此次修订以原点校本为基础,遵循《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作总则》和工作程序,纠正原点校本中的错讹遗漏,统一体例,弥补不足,对原点校本作适当修订和完善。在充分尊重原点校本成果的前提下,清理复核了原点校本的全部校勘记。原校勘记无误者,保留沿用;可补充新的文献证据者,适当补充改写;有误者加以订正并另拟校勘记;确实无必要者则予以删除。原点校本对底本有重要改动而未出校记以及少数失校之处,酌情补加校勘记。

《南齐书》点校本原有校勘记1756条。修订本删去旧校勘记340条,新增校勘记近1000条,修订本校记增加到了2400余条。此外,改写旧校660余条,沿用旧校(含依体例改动)660余条。同时遵照《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标点分段办法》,修改完善标点,对个别分段进行了适当调整。

此次修订以《中华再造善本》影印国家图书馆藏宋刻宋、元、明初递修本为底本,此本系百衲本《南齐书》的底本。选择此本为底本,既弥补了百衲本因修润描改有失古本原貌的不足,又较好地保持了与点校本的一致性。通校本则另选与底本系统不同,且版本较早、卷目较完整的明南监本、北监本、汲古阁本、清武英殿本、金陵书局本。以台北“国家图书馆”藏南宋初刊宋、元、明嘉靖递修本(即“三朝本”)、百衲本为参校本。充分利用版本和相关文献资源,以版本对校为基础,充分运用本校、他校,审慎使用理校。凡底本有误者,据校本改正,并出校记说明;义可两通者,保留底本文字,异文写入校勘记;校本误字,一般不予列出;底本及各通校本、参校本皆误者,保留底本原貌,于校勘记中说明。

此次修订高度重视古今学者的学术成果,对清代以降尤其是点校本南齐书出版以来学术界的校勘与研究成果,广泛收集并充分参考和采纳吸收。

近思录集解

理学丛书

[南宋]叶采集解 程水龙点校

书号:978-7-101-12681-5

定价:49.00元

《近思录》由南宋朱熹和吕祖谦选取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四人语录共622条,分类编辑而成。南宋叶采为《近思录》各卷创建纲目和提要,成《近思录集解》,使得原书体例更形明晰完备,理学思想的表达更趋明朗,是《近思录》系列文献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种。

叶采《近思录集解》国内现存版本多达三十余种。本次点校,以台北故宫藏元刊本为底本,以《续修四库全书》收录的元刻明修本和清康熙年间邵仁泓重订本为主要对校本,同时参校明代前期刻本叶采《集解》(简称“明刊本”)、南宋刻本杨伯嵒《泳斋近思录衍注》(简称“杨本”)、清嘉庆年间江永《近思录集注》(简称“江本”),且对叶采集解本中的疑难字句,引历代《近思录》注本中的相关文字注释于当叶之左。

叶采《集解》校点本后,另附明嘉靖年间贾世祥刻本《近思录》(白文)、历代刊钞叶采《近思录集解》之序跋,以便读者全面认知《近思录》及叶氏注本。

陈洪绶集(精)

陈洪绶撰 陈传席点校

书号:978-7-101-12185-8

定价:78.00元

《陈洪绶集》是陈洪绶诗文集,系在点校陈氏《宝纶堂集》基础上,补辑材料,重纂而成。本次整理,以南开大学藏康熙本《宝纶堂集》为底本,哈佛大学藏康熙本为主要校本;又补辑陈氏诗、词数十首;另以陈集序跋、陈氏传记、《陈洪绶年谱》等内容作为附录。

针灸大成

[明]杨继洲撰 李勤璞,俞晓旸点校

书号:978-7-101-12783-6

定价:128.00元

《针灸大成》十卷,明人杨继洲撰。卷一先列举并解说《大成》所征引的各书,以“针道源流”为题目;其下开始摘録《素问》《难经》等书关于针灸的纲领性理论,并加批注以疏通整理,明确周身经络、穴位和中医的诊断方法。卷二、卷三大体完备地集録历代名家各据心得编成的针灸歌赋,著者对其中部分歌赋详加批注,阐明医理名物。其后各卷,分论各种疾病的针灸疗法,征引名家和著者自己的医案,作为治疗事例以为验证。

此次整理,以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所藏的万历二十九年(1601)木刻本和天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等处所藏的补刻本为底本点校而成。

(统筹:启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