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杂谈】当我们谈论赏石艺术的时候,不要淡化奇石的意境美!

 玉见集宝街 2021-02-21

集宝街(黄蜡石)公众号

赏石文化在中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尤其是改革开放的这三十年里,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提高以后,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奇石收藏中,追求精神文化上的享受。2014年11月11日,“赏石艺术”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使得赏石人群迅速扩大,许多曾经被忽略的石种相继面世,并迅速走红,奇石成为众人追捧的不可再生的天然艺术品,赏石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

今天,当我们坐下来谈论赏石艺术的时候,谈论最多的话题是什么呢?

奇石的市场价格,成为投资者热议的话题!

当奇石的投资者们坐在一起,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市场价格,今年被炒作得最火的石种是什么,今年拍卖成交价最高的奇石产自哪里,未来奇石市场有哪些潜力股?

奇石收藏成为投资者们渴望快速致富的捷径,于是有人在大量囤石,有人在对天喊价,有人只拍不买,许多背离赏石初心的行为在愈演愈烈,似乎只要藏石多,坐在家中点石成金是指日可待的事。

甚至有人对外声称,自己家中随便拿出一方奇石价格都是十几万,这些年来他连捡带买的石头,早就让他成为千万富翁了。听到这些话,除了他自己之外,可能别人都笑掉了大牙。

奇石的形色质纹,成为玩赏者关注的目标!

作为以玩为主的石友们,大多数人都是靠捡石为乐,也有花些不多的钱买石头扩充品种的,大家也都知道奇石的衡量标准是形、色、质、纹、韵。

但是“形奇”被许多人理解为“形像”,一块石头拿到手,一定要像某物,越像价格越高,收藏价值越大,而许多获奖的奇石、拍卖出高价的精品也都是因为出奇的“像”而夺魁。

“色美”被许多人理解成“色艳”,色彩艳丽固然是美,无可非议,但是白得纯洁、黑得凝重、淡得雅致有何尝不是一种美呢?

“石纹”是奇石上自然形成的纹理,受到色彩的影响,许多人都羡慕绮丽的纹理。其实,也有石纹并不华丽,它只是凹凸在奇石表面如沟壑一般,但是那是亿万年岁月冲刷留下的年轮,它如胎记般留在石头表面,每一条都值得我们研究。

“质佳”,就是质地坚硬,光洁细腻,玉化度好,光洁感强,这一点是许多人都能达成共识的,但是质佳是否因为排在赏石标准的第一位,一直都有争议,笔者认为石质粗糙的石头,无论其他几项多么优秀,都不足为奇。

当我们谈论赏石文化时,不要淡化奇石的意境美!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在赏石中,我们所提到的“韵”,就是指奇石带给我们的意境美,有人说“意境美”只存在于画面石中,其实这种理解是片面的,画面石是以画面为主的,它很直观地向我们展示出唯美的近景、中景和远景,让我们很快能进入了梦幻般的世界中。

其实在玩石时,我们也可以创造意境美的,比如小品组合,这些石头单个看并没有可玩之处,但是组合在一起产生出神奇的立体画面效果,像3D电影一样把我们带入到立体画面中,让人觉得回味无穷。

而有造型奇特的形石配上与主题相符的底座,依旧是一幅有意境的立体画,让人百看不厌。

赏石,主要是通过对奇石的欣赏达到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效果,如果我们抛开意境之美,奇石的艺术价值如何体现?如果我们淡化意境美,只追求经济价值和收藏价值,那么赏石文化如何像高雅方向发展,这是值得所有玩石人深思的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