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脱坯

 金兑个人图书馆 2017-10-13
 

  前不久,我回老家时到街坊串门,无意间看见他家厢房柁下挂着一个40年多前脱坯用的坯模子,不由得令我心生感慨,想起20多岁时在老家与伙伴们光着膀子、卷着裤腿儿争先恐后脱土坯的情景。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华北地区农村的住宅大多是土坯房。这种土坯房从外表看像是砖房,其实,表面砌的是砖,内芯砌的却是土坯。这种房子,外观虽矮小,但墙体厚实,冬暖夏凉。

  当时,家乡流传着“四大累”的歌谣:打墙、脱坯、拉大锯、抱着孩子看大戏。脱坯,通常要在春天或秋后,躲过雨季。一般的农户盖五间房,事先要准备好25003000块的土坯,需要找十几个壮劳力干一天呢!为了省工出活,脱坯户的主人要事先看好路边水沟的水源,整理好脱坯的场地,还要把泥塘中的黏土用铁锨翻暄腾,灌水滋润好。

  脱坯的当天,被主人找来的十几个壮劳力,除去几个和泥的,还有12个人,每组4人,包括1个抹模子的师傅和3个跑叉的──用四齿大叉锄泥供模的。

  脱坯要经过三道工序:和泥、锄泥装模、抹模脱坯。

  首先说和泥。几个和泥的大力士并成一排,光脚站在撒上一层麦秸的泥塘里,每人手握一把大镐,一镐挨一镐地刨下去,一口气就把整塘的泥刨完。然后,再返过身来,一镐挨一镐地刨回去。泥总算和完了,可他们的上衣、裤子、脸上甚至头发上,都溅满了泥点子,然而,流着汗水的泥脸上却露出白牙,笑了。笑得那么坦然,那么开心。

  两遍泥和好之后,就要锄泥装模了。五大三粗、膀大腰圆的9个跑叉的,脱鞋光脚,卷起裤腿,甩掉上衣,光着膀子,抄起大叉,陆续跳进泥塘。他们各自锄泥,端着泥奔到自己的师傅跟前,一叉又一叉地把泥戳进坯模子里,循环往复。每叉泥戳进坯模子,抹模师傅们就麻利地从脸盆里捧出一捧水,均匀地洒到泥上,迅速用拳头撑向坯模子四角,把坯模子用泥抹平,再往上一拔坯模,一块坯即成。紧接着抹第二块、第三块……这就完成了第三道工序──抹模脱坯。

  为了提高工效,三个小组都安排在一个场地。当第一组抹模子的师傅脱出七八块坯之后,第二组的师傅赶紧跟上,脱了七八块坯后,第三组的师傅再紧紧跟上。这样,三个小组雁排翅似地排开,拉开比赛的架势。你看那9个跑叉的,一去跑,回来颠,浑身是汗,相互穿插,紧张而有序,织就了一幅脱坯的潇洒画面!夕阳西下,一望无际的土坯,整齐有序地沐浴在落日的余晖中,3000块坯,如数完成。这十几个壮劳力哼着小曲儿漫步回到脱坯户,共进晚餐。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砖瓦房顶替了土坯房,就再也没有人挨累脱坯了。如今,科学技术更加发达,红砖、灰砂砖、空心砖、轻质砌块等新型墙体材料已取代了几千年的土坯。作为农耕文化一部分的土坯及土坯房,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走进历史,成为文化符号,也成为人们的一种遥远的记忆和一丝丝萦绕在心灵而挥之不去的乡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