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银杏的栽培及养护技术
2017-10-13 | 阅:  转:  |  分享 
  
银杏的栽植及养护一、习性银杏为深根性树种,喜光,耐干旱,不耐水涝。其适应范围广,在年平均气温10℃至18℃,冬季绝对气温最低在-25℃以上,
喜深厚肥沃湿润的酸性或中性黄壤。二、种植1、带土球栽植,由于银杏是肉质根,不宜裸根种植。1.1、在植树前将穴挖好,穴的规格,大于土
球规格30-60cm。1.2、在栽植前适当修剪,去除杂乱无序枝叶,以利于成活。1.3、栽植时,先埋1/5深(20厘米)表土,然后将
苗放入,再埋土至土球2/3深,踩紧实,最后埋土至地面,再次踩紧实。1.4、栽植后,土球应与地面持平或落地用于地面5cm,不得高于地
面。1.5、栽植后,做围堰,一定在穴沿外侧,高20-30cm,底宽不少于30cm,并踩实。1.6、栽植后应立即搭支撑,一般立三角点
支杆,或四角点支杆。树干与支杆接触处应包裹防护。支撑的架木要牢固,否则易倒伏,严重影响成活率。,支撑一般一年后去除。1.7、在栽植
支撑好后浇灌一次透水,7日再浇灌一次透水,以后表土不干不浇,浇则浇透最佳。2、反季节栽植2.1、土球要稍大于正常季节栽植要求。,2
.2、胸径超过20cm树,要裹干,用草绳或薄膜缠树干保湿,直到树木成活,这样做一可以避免强光直射和干热风吹袭减少水分蒸发,二可以在
新根长出前保护树体内水分。2.3、树冠修剪,疏剪部分枝叶,以保证水分代谢的平衡。2.4、喷洒抑制剂-蒸腾剂,抑制水分流失。2.5、
浇灌生根剂,促进快速生根。2.6、吊注树木营养剂。2.7、确保水量供给适宜,浇水量不可太多,更不可长时间积水,根部稍微干燥更好。否
则根部易腐烂,导致树木死亡。三、日常养护1、土壤管理:1.1、对新植的树浇水后,应立即封根培土。不宜太厚,原则上不露根,不超过5c
m。1.2、在入冬前根部培土,主要起保湿、保温、防冻作用,保证其安全越冬。1.3、培土清除,进入3月份,在春季浇水前,及时清除根部
封土。长期堆置,必然会抑制植物根系的呼吸,造成根茎部的腐烂,影响生长发育。1.4、封土要求,疏松的壤土。块状的土由于空隙大,起不到
防护作用。2、中耕除草2.1、时间:①4-5月份;②苗木生长期;③秋后野草结子前。2.2、次数:每年至少进行3到4次。2.3、方式
:①人工;②机械旋耕;③药剂,注意在无风的晴天进行。2.4、注意事项:①雨后或浇水后2~3天进行;②雨前不宜进行,否则翻松的土壤被
雨淋后会重新形成致密结构,同时易使杂草恢复生机;③土壤湿度大不宜进行,野草不宜死去。3、水分管理3.1、栽植1~5年树必须浇的“
返青水”—春,“防冻水”—冬。3.2、生长季节浇水,必须本着“以需供水,浇则浇透”原则。3.3、巡查,早上看叶上翘或下垂,中午看叶
萎蔫,晚看叶恢复程度。才可实施浇水。3.4、树落青叶,水分过少;树落黄叶,水分过多。或长期慢性干旱。3.5、伏天或高温天气,中午1
2—15点,最好不要浇水,否则会导致树生理性缺水,引发病害。3.6、汛期做好排水工作,积水最好不超过24小时。3.7、秋季控水,保
证新植银杏安全过冬。4、施肥4.1、春季移植后2月之内勿根部施肥,秋季移植者需要至翌年夏季再施肥。4.2、银杏喜肥,每年施肥2~4
次,本着“薄施勤施”的原则。4.3、施肥时间控制在春夏两季,秋后不要施肥,以免苗木冬季遭受冻害。4.4、根据规格大小,每次施肥量1
00~300g/棵。4.5、春季施速效肥(尿素),夏季施缓效肥(复合肥)。复合肥选择N:P:K=17:17:17。4.6、施肥方式
:①环沟状施肥或点穴状施肥;②条沟状施肥;③放射沟状施肥;4.7、根外施肥,沟深度20cm左右,不宜太浅或太深,浅肥料易流失,深易
伤根。4.8、施肥前应查看土壤的干湿度,土壤湿度低的施肥后必须浇水。5、修剪5.1、银杏一般不过多的修剪,生长季节,主要去除树干上
的萌蘖枝芽。5.2、银杏是轮生枝,休眠期整形修剪,剪除树身的萌蘖枝、并生枝、下垂枝、病虫枝、交叉枝、扭伤枝、枯枝、烂头等,整形后,
5.3、修剪不得擅自改变原植株的造型,不得擅自截剪直径5cm以上的枝条。5.4、剪下的枝叶应及时清除运走。5.5、修剪整形应达到
枝条层次分明。均衡树势、完整枝冠和促进生长的要求。5.6、修剪后树冠完整美观,主侧枝分布均匀、数量适宜,内膜不乱,通风透光较好,没
有2cm以上的枯枝、折断枝、修剪后的废留枝。5.7、修剪截口与枝位齐全,直径5cm以上的截口要封蜡或涂抹油漆,防止伤口腐。6、病虫
害防治银杏一般病虫害较少,?主要有:6.1、叶枯病病原菌主要在落叶上越冬,翌年3月间形成孢子,侵染新叶。苗木6月初发病,8-9
月为发病盛期。一般苗木发病率比大树高。?加强管理,清除落叶,适当施肥。幼树和大树在7月上旬发病初期用40%多菌灵500倍液进行防治
,苗木防治时间大约在6月上旬到8月下旬,同时加入0.5%磷酸二氢钾、0.2%尿素液进行喷施,增强其抗性。6.2、干枯病病菌自伤口侵
入主干或枝条,在光滑树皮上形成不规则病斑。以风、雨、昆虫与鸟类传播,5月后树干出现新病斑,7-9月份为发病盛期。保护树体,防止创伤
,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清除重病植株和有病枝干并及时烧毁,枝干或枝条上病斑,刮除后用10%碱水涂抹,效果很好。6.3、银杏大蚕
蛾:为大型蛾类,1年发生1代。以幼虫取食叶片。初孵幼虫有群居习性。1-2龄幼虫能从叶缘取食,但食量很小,4龄后分散危害,食量渐增,
5龄后进入暴食期,可将叶片全部吃光,8-9月在低龄幼虫期喷洒2%溴氰菊酯2500倍液或90%敌百虫1500-2000倍液。?6
.4、茶黄蓟马:成虫、若虫均危害苗木和成年大树叶片,在叶背面吸食汁液,吸食后叶片很快失绿,严重时叶片白枯,导致早期落叶,干旱条件适
宜于蓟马发生,随着温度升高,从幼苗转到大苗和大树危害。蓟马抗药性差,及时喷药易收到效果,在6-8月高发期用80%敌敌畏1000
倍液防治,连喷2次,有良好效果。?6.5、、银杏超小卷叶蛾:以幼虫钻入枝条危害当年新梢,造成枯枝、落叶、落果。该虫具有喜光特性
,林缘周围比林内发生重。发生程度与温度密切,随着海拔与纬度升高,年平均温度降低,虫口密度随之减少。成虫羽化盛期前用2.5%溴氰
菊酯2500倍液进行防治。幼虫孵化初期用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喷洒被害枝。四、重点注意事项:1、浇水,银杏属于肉质根树种,忌湿
、忌涝。浇水本着“见干见湿,浇则浇透”的原则。汛期注意排水,避免长时间积水。2、银杏树干较高,易招风摇动,影响成活。所以要最好支撑
防护工作。五、银杏树叶发黄的原因及处理措施1、害虫造成银杏黄叶的害虫主要是茶黄蓟马。属缨翅目蓟马科,4——9月均可为害,7月中下旬
达高峰。。锉吸式口器,主要为害苗木、成龄树的新梢、叶片,常聚集在叶片背面吸食汁液,吸食后叶片出现银白色小斑点,逐渐连片成黄褐色病斑
,叶片变厚,褶缩不平或叶片向正面轻微卷缩,严重时,叶片干枯破碎,导致早期落叶。?防治:在6月上中旬、7月中下旬、8月中旬喷药。药
剂以40%氧化乐果为好,也可喷80%敌敌畏等。2、病原真菌6月是发病初期,7-9月是发病高峰期。症状为初期叶缘变黄,后变为红褐色
叶缘病斑,病斑呈波状,整个叶片变为褐色、灰褐色,枯焦脱落。此菌还能为害杨树、柏树等树种。预防措施:a、清洁田园,减少菌源秋季要清
扫银杏园内残枝落叶,降低病菌基数;建园不要与松柏树、水杉间作;减轻交叉侵染,降低叶枯病发病指数。防治:喷施杀菌剂银杏树发芽时喷施1
遍多菌灵,保护树体。在叶枯病发病初期,用25%或50%多菌灵500——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600
倍液,6月上旬起隔15——20天喷1次,约2——3次。?3、伤黄?田间管理不当造成。如起苗时伤根,栽植时窝根,动物咬伤树枝或人为
伤皮造成黄叶。?防治:提高苗木栽植质量,达到少伤根、窝根,缩短缓苗期,增强苗木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和抗逆性。?4、密黄指银杏采叶圃
栽植过密,通风透光差,株间相互争肥、争水、遮荫,影响光合作用,呼吸消耗大,造成叶片黄化。?防治: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银杏采叶园要
确定合理的留苗量。要求能通风透光,又能使叶片高产、优质。要根据各地环境和立地条件留苗,同时要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栽培技术。如适时修剪,保持适当的根冠比;合理肥水促控;中耕时,防止人为伤皮和动物咬伤;?5、水黄--?包括旱黄和涝黄。??旱黄:土壤水分供应不足,不能满足银杏树体生长发育需要,导致叶片淡薄或萎蔫、黄边,造成早期落叶。涝黄:在雨季,要及时排水,雨后要中耕松土,铲除杂草,改善银杏园的立地条件。利于银杏树体生长发育,增强抗逆能力。??6、肥黄由缺肥或施肥不合理造成叶片黄化焦枯。
献花(0)
+1
(本文系指尖收藏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