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黎屋顶上的大提琴

 云海小千 2017-10-13


自十五世纪以来,巴黎的城市建筑一直为法国本土艺术家们提供着用之不竭的灵感,无论绘画、文学还是音乐,都少不了巴黎的蓝天和碎石子路。其实,巴黎还有一种不可忽视的独特风光,就是“屋顶”。当地人骄傲地认为这种风景“唯巴黎可见”,并称其为“法国建筑的第五个立面”。



▼ 漫画中的巴黎屋顶


今天,友友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一位在巴黎屋顶上演奏音乐的法国大提琴家。




卡梅莱·托马斯(Camille Thomas)是位法国大提琴家,她四岁习琴,获得奖项、荣誉数不胜数 —— 无论是拥有法国乐坛最高荣誉之称的“音乐胜利奖”还是欧盟广播音乐电视大奖都有她的名字;无论是柏林音乐厅、巴黎香榭丽舍剧院、巴黎夏沃音乐厅还是日内瓦维多利亚音乐厅,都有她的身影。







上周,卡梅莱发行了一张与法国指挥家亚历山大·布洛赫(Alexandre Bloch)和里尔国家交响乐团合作的“法式”专辑,收录了法国作曲家圣-桑与法籍作曲家奥芬巴赫的作品。咱们边听边聊。





?圣-桑《第一大提琴协奏曲》



对于协奏曲来说,时长 20 分钟的作品并不算大,但对于大提琴演奏者来说,连续拉奏 20 分钟可不是一个小工程。圣-桑在创作这首协奏曲时,将自己对大提琴的理解全部写入了这 20 分钟,可以说,演奏者从第一个音符到最后一个音符都在不停歇地拉奏。



据说,这首协奏曲在出版时圣-桑拒绝标记“第一号”字样,他说:“反正不会再有第二号了,我绝对不会再写任何一首大提琴协奏曲﹗” —— 他累坏了,也想象不出任何没被写进去的大提琴题材。不过在30 年后,圣-桑又写了一首大提琴协奏曲,但影响力却不及第一首。




? 圣-桑《大提琴与乐队组曲》


圣-桑的《大提琴与乐队组曲》是一套法国气息浓郁的大提琴作品。



圣-桑在 27 岁时写出了《大提琴与钢琴组曲》,几年后他对组曲进行改编,于是便有了这部《大提琴与乐队组曲》。组曲整套共五个乐章,每个乐章都像一首法国诗,它被认为是圣-桑职业生涯开端的象征。




? 圣-桑《参孙与达丽拉》


这首乐曲改编自圣-桑歌剧《参孙与达丽拉》中的咏叹调“你的声音敲开我的心扉”。《参孙与达丽拉》的故事被乐友们戏称为西方的“吕布和貂蝉”—— 蛇蝎美女达丽拉设法用媚态征服参孙,探明了他强大力量的秘密,成功俘虏了参孙。



 “你的声音敲开我的心扉”就是达丽拉诱惑参孙后探知他力量来源时所唱的情歌。根据这首咏叹调改编的乐曲情深意浓,令人心动,而大提琴更是妖娆、风情万种。




? 奥芬巴赫《引子、祈祷与波莱罗》


今天的我们认识奥芬巴赫,大都是因为他创作的歌剧作品。其实,他除了是位作曲家,还是位技法高超的大提琴演奏家。



《引子、祈祷与波莱罗》是奥芬巴赫的早期作品,与其相关的文献资料并不丰富,不过这妨碍不了我们分析它、欣赏它、爱上它。



这部作品足以证明奥芬巴赫在年龄很小时就拥有超人的演奏技巧和作曲才华。




? 奥芬巴赫《巴黎人的生活》


本专辑的最后一首歌改编自奥芬巴赫歌剧《巴黎人的生活》中的“我是巴西人”,由男高音歌唱家维拉宗加盟演唱。



奥芬巴赫的《快乐的巴黎人》全剧气氛愉悦澎湃,曲中的巴黎就像不眠的梦幻游乐场一般。这首“我是巴西人”气势澎湃沸腾,短促的三分钟内,男高音、大提琴与乐队此起彼伏,一气呵成,每个音符都闪耀着夺目的光泽。



这张专辑中收录的两部分音乐,首先是原生的大提琴作品,接着是咏叹调改编作品。如此选曲是因为大提琴是与人声最接近的乐器,它最适合叙述、讲故事的乐器,所以,大提琴在演奏歌曲的时候能够充分展示“歌手”的气质,在讲故事时也会更加自然、生动和热情。







大家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我的@乐器

音乐收藏助手|陪你读书学习的音乐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