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病142方(二)

 河南豫东中医馆 2017-10-13



21翘荷汤(《温病条辨》)


处方:薄荷6g 连翘6g 生甘草3g 山栀子6g 桔梗9g 绿豆皮6g

处   方


病机:上焦气分燥热扰及清窍。
脉症:耳鸣,目赤,龈肿,咽痛,苔薄黄而干,脉数。
治法:清宣上焦气分燥热。

应用:用于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牙周围炎,流行性急性结膜炎等。

21普济消毒饮(《东垣试效方》)


处方:黄芩15g 黄连15g 橘红6g 玄参6g 炙甘草6g 连翘6g 牛蒡子6g 板蓝根9g 马勃6g 僵蚕3g 升麻3g 柴胡6g 桔梗6g

处   方


病机:风热疫毒,壅于上焦。
脉症:壮热烦躁,腮部肿痛,头痛,口渴欲饮,咽红肿痛,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应用:用于流行性腮腺炎,急性扁桃体炎等。


23代赈普济散(《重订广温热论》)


处方:桔梗、升麻、浮萍、金银花、连翘、玄参各9g 牛蒡子、芥穗各8g 蝉蜕、黄芩、大青叶、白僵蚕各6g 薄荷、人中黄、马勃、射干、大黄各4g

处   方


病机:风热时毒,充斥肺胃,攻窜头面。
脉症:憎寒发热,头面红肿,咽喉疼痛,舌红苔黄,脉数实。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应用:用于大头瘟,急性扁桃体炎,麻疹疹出不畅等。


24通圣解毒散(《证治准绳》)


处方:防风12g 川芎12g 白芷12g 金银花12g 连翘12g 牛蒡子12g 山栀子12g 滑石12g 芒硝6g 大黄6g 桔梗6g 甘草6g 犀角3g(水牛角24g代) 大青叶3g 薄荷3g 淡豆豉6g 鲜葱白三根

处   方


病机:风热时毒壅盛于肺胃及肠腑。
脉症:高热,烦躁,口渴咽痛,目赤,头面及两耳上下前后红赤肿痛,便秘,溲热赤短少,舌赤苔黄,脉数。
治法:清透热毒,攻下泄热。

应用:用于流行性腮腺炎,急性扁桃体炎,颜面丹毒等。


25腮腺宁冲剂(《传染病实用方》)


处方:葛根6g 赤芍药9g 连翘9g 大青叶9g 栝蒌9g 天花粉9g 金银花9g

处   方


病机:风热疫毒,侵入营血。
脉症:腮腺肿大连及颌部,壮热,烦渴,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应用:用于流行性腮腺炎。


26六神丸(《喉科心法》)


处方:牛黄5g 蟾酥0.5g 朱砂5g 珍珠0.5g 既可外用吹喉,亦可内服。

处   方


病机:热毒上攻咽喉。
脉症:咽喉溃烂,疼痛,口舌生疮,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利咽止痛。

应用:用于猩红热,白喉,扁桃体炎,口疮等。


27永安止痒汤(《古今名方》)


处方:麻黄6g 僵蚕6g 防风6g 荆芥6g 薄荷6g 炙甘草6g 苍术9g 桃仁9g 红花9g 当归9g 赤芍药9g

处   方


病机:外感风湿,蕴于卫分。
脉症:疹色淡红稀疏,皮肤瘙痒,发热恶风,精神倦怠,胃纳欠佳,舌红苔薄白,脉数。
治法:祛风活血,利湿止痒。

应用:用于风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等。


28宣毒发表汤(《痘疹活幼至宝》)


处方:升麻3g 葛根3g 前胡3g 桔梗3g 枳壳3g 荆芥1.5g 防风1.5g 薄荷3g 炙甘草6g 木通3g 连翘3g 牛蒡子3g 杏仁3g 淡竹叶3g

处   方


病机:麻疹郁肺。
脉症:恶寒轻,发热重,咳嗽,鼻塞流涕,眼泪汪汪,痘疹隐现不出,口腔颊黏膜出现麻疹黏膜斑,烦躁口渴,小便赤。
治法:辛凉透疹。

应用:用于麻疹疹前期及其他痘疹,疹出不透者。


29发疹紫草汤(《医方类聚》)


处方:紫草9g 炙甘草6g 糯米9g 黄芪9g

处   方


病机:正气不足,疹毒内陷。
脉症:痘疹疹出即没,神疲乏力,伴低热。
治法:扶正祛邪,凉血透疹。

应用:用于麻疹。

30化毒清表汤(《麻科活人全书》)


处方:前胡3g 葛根3g 知母3g 连翘3g 桔梗3g 牛蒡子3g 木通1.5g 玄参3g 黄连1.5g 天花粉3g 地骨皮3g 淡竹叶3g 生甘草1g 灯心草1.5g

处   方


病机:疹毒内侵,犯于脾肺。
脉症:麻疹发疹期壮热,咳嗽,涕浊痰稠,目赤羞明,疹点外透。
治法:解毒透疹。

应用:用于麻疹出疹期。

31清解汤(《北京中医》)


处方:金银花9g 连翘9g 芦根15g 茅根15g 紫草9g 生地黄9g 牡丹皮6g 赤芍药5g 淡竹叶6g

处   方


病机:疹毒闭肺。
脉症:疹出色紫,仍高热不退,咳剧,口渴烦躁,舌红苔黄, 脉沉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清营。

应用:用于麻疹之疹毒闭肺证。


32竹叶牛蒡汤(《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处方:西河柳15g 荆芥3g 蝉蜕3g 薄荷3g 炙甘草3g 知母3g 牛蒡子6g 葛根6g 玄参6g 麦门冬9g 淡竹叶30g

处   方


病机:风热闭肺,麻疹透发不畅。
脉症:麻疹透发不出,咳嗽喘急,烦闷躁乱,咽喉肿痛。
治法:透疹解毒,清宣肺胃。

应用:用于麻疹,咽炎,风疹等。


33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


处方:金银花15g 菊花12g 蒲公英12g 紫花地丁9g 紫背天葵9g

处   方


病机:痈疮疔毒,火毒结聚。
脉症:痈疮疔毒,红肿热痛,高热烦渴,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消散疔疮。

应用:用于痈疮疖肿,热毒炽盛者。


34麻杏石甘汤(《伤寒论》)


处方:麻黄9g 杏仁9g 炙甘草6g 生石膏12g

处   方


病机:邪热壅肺,肺失宣降。
脉症:身热,汗出,烦渴,咳喘,胸闷胸痛,痰白而黏或黄, 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宣肺,降气平喘。

应用:用于感冒及流行性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支气管哮喘,百日咳,白喉,鼻窦炎及副鼻窦炎,麻疹及麻疹合并肺炎,急性荨麻疹,烂喉痧,角膜溃疡,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斑疹伤寒等。


35桔梗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处方:薄荷3g 黄芩3g 炙甘草3g 山栀子3g 桔梗9g 连翘6g

处   方


病机:外感风热,郁于肺经。

脉症:发热无汗,咳嗽,口渴,苔薄白或微黄,脉浮大而数。
治法:清热宣肺。

应用:用于流行性感冒。

36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


处方:石膏9g 桑叶9g 甘草3g 人参3g 胡麻仁3g 阿胶3g 麦门冬4g 杏仁3g 枇杷叶3g

处   方


病机:燥热伤肺、气逆津伤
脉症:发热,口渴,心烦,干咳气喘,胸满胁痛,咽干鼻燥,舌边尖红赤,苔薄白燥或薄黄燥,脉数。
治法:清泄肺热,养阴润燥。

应用:用于秋季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


37黄芩汤加豆豉、玄参方(《温热逢源》)


处方:黄芩9g 白芍药9g 炙甘草3g 大枣三枚 豆豉12g 玄参9g

处   方


病机:热郁胆腑,胆热犯胃。
脉症:发热,口苦而渴,干呕心烦,胸胁不舒,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苦寒清热,宣郁透邪。

应用:用于重型流感。


38黄连黄芩汤(《温病条辨》)


处方:黄连6g 黄芩6g 郁金6g 淡豆豉6g

处   方


病机:胆经郁热,不得发越。
脉症:身热心烦,干呕,口苦而渴,尿少,舌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宣郁热。

应用:用于急性胆囊炎,胆道感染,胃肠炎等。

39凉膈散(《和剂局方》)


处方:大黄9g 芒硝9g(冲服) 栀子12g 薄荷12g 黄芩6g 炙甘草6g 连翘6g

处   方


病机:热灼胸膈,微兼腑实。
脉症:身热不已,烦躁不安,胸膈灼热如焚,唇焦咽燥,口 渴,口舌生疮,面红目赤,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苔黄燥, 脉滑数。
治法:清泄膈热,泻火通便。

应用:用于支气管扩张,急性扁桃体炎,百日咳,大叶性肺炎,乙型脑炎,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胆道感染,妇女经前期综合征,急性阑尾炎等。


40余氏清心凉膈散(《温热经纬》)


处方:连翘9g 黄芩9g 山栀子9g 薄荷3g 生石膏18g 桔梗3g 炙甘草3g 淡竹叶9g

处   方


病机:温热时毒,壅结气分。
脉症:壮热口渴,烦躁,咽喉红肿糜烂,肌肤丹痧显露,舌红 赤有珠,苔黄燥,脉洪数。
治法:清气清毒,透泄郁热。

应用:用于猩红热。


41清心凉膈散(《温热经纬》)


处方:连翘12g 大黄(酒浸)6g 芒硝6g 炙甘草6g 黄芩(酒炒)3g 薄荷3g 山栀子3g 桔梗6g 淡竹叶7片 生白蜜30ml

处   方


病机:温毒侵袭,气营两燔。
脉症:壮热,口渴,烦躁,咽喉红肿腐烂,皮肤丹痧显露,舌 红赤,苔黄燥,脉洪数。
治法:清气解毒,凉膈泄热。


42小陷胸加枳实汤(《温病条辨》)


处方:黄连6g 栝蒌9g 枳实6g 半夏9g

处   方


病机:痰热结胸,气失通降。
脉症:身热面赤,渴喜凉饮,饮不解渴,得水则呕,按之胸下 痛,便秘,舌苔黄滑或腻,脉洪滑。
治法:清热化痰散结。

应用:用于急慢性胆囊炎,传染性肝炎,渗出性胸膜炎,支气 管炎,胃炎等。


43白虎汤(《伤寒论》)


处方:生石膏24g 知母12g 生甘草3g 粳米9g

处   方


病机:阳明气分热盛,邪盛正旺,正邪剧争,里热蒸腾。
脉症:壮热,大汗出,口烦渴,喜冷饮,面赤心烦,或喘息气急,舌苔黄燥,脉洪大而数。
治法:清热除烦,生津止呕。

应用:用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风湿性心肌炎,大叶性肺炎,流行性出血热,疟疾,麻疹,钩端螺旋体病,伤寒、副伤寒,中暑,糖尿病,急性口腔炎,牙龈炎,全身性瘙痒症,恶性肿瘤高热等。


44白虎加人参汤(《温病条辨》)


处方:生石膏24g 知母12g 生甘草3g 粳米9g 人参9g

处   方


病机:阳明热炽,邪热蒸腾,迫津外泄,气随津伤。
脉症:壮热汗多,面赤心烦,口渴齿燥,背微恶寒,尿黄神倦,舌苔黄燥,脉洪大而芤。
治法:清热益气。

应用:用于流行性乙型肝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风湿性心肌炎,流行性出血热,疟疾,麻疹,钩端螺旋体病,伤寒、副伤寒,中暑,糖尿病等。


45白虎加加苍术汤(《温病条辨》)


处方:生石膏24g 知母12g 甘草3g 粳米9g 苍术9g

处   方


病机:阳明热盛,兼太阴湿阻。
脉症:壮热面赤,烦渴,汗多尿少,脘痞身重,苔黄微腻,脉 洪大。
治法:清热化湿。

应用:用于伤寒、副伤寒,脊髓灰质炎,风湿热等。


46苍术白虎汤加减方(《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苍术9g 生石膏18g 白豆蔻12g 滑石12g 知母9g 草果仁9g 荷叶9g 竹叶12g

处   方


病机:暑湿中阻,暑热偏盛。
脉症:高热,汗出,面赤恶热,气粗息促,肢体酸楚,心烦口 渴,小便不利,脘痞呕恶,舌红赤,苔黄腻,脉洪大。
治法:清暑化湿。

应用:用于夏季上呼吸道感染,夏季热,钩端螺旋体病,乙型 脑炎。


47王氏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


处方:西洋参6g 石斛15g 麦门冬9g 黄连3g 淡竹叶6g 荷梗15g 知母6g 甘草3g 粳米15g 西瓜翠衣若干

处   方


病机:暑热未退,津气两伤。
脉症:身热息高,口渴多汗,心烦尿赤,肢倦神疲,脉虚无力。
治法:清热涤暑,益气生津。

应用:用于中暑,乙型脑炎等。


48东垣清暑益气汤(《脾胃论》)


处方:黄芪3g 苍术3g 升麻3g 人参1.5g 泽泻1.5g 神曲1.5g 橘皮1.5g 白术1.5g 麦门冬1g 当归1g 炙甘草1g 青皮1g 黄柏1g 五味子1g

处   方


病机:暑湿内郁,气阴两伤。
脉症:发热自汗,心烦口渴,胸闷气短,肢倦神疲,溲赤便 溏,苔腻,脉大无力或濡滑带数。
治法:清暑化湿,培元和中。

应用:用于夏季急性胃肠炎,夏季热,钩端螺旋体病,乙型脑炎等。


49宣白承气汤(《温病条辨》)


处方:生石膏15g 大黄9g 杏仁6g 栝蒌皮6g

处   方


病机:痰热阻肺,大肠热结。
脉症:潮热便秘,痰涎壅滞,喘促不宁,舌苔黄腻或黄滑,脉右寸实大。
治法:宣肺化痰,泄热攻下。

应用:用于肺炎,斑疹伤寒等。


50陷胸承气汤(《温病条辨》)


处方:大黄15g 厚朴6g 枳实6g 半夏9g 栝蒌9g 黄连6g

处   方


病机:上焦邪热未清,已入中焦阳明。
脉症:大热大渴,痰涎壅盛,舌燥,苔色金黄,脉不浮而躁。
治法:化痰开结,通腑泻热。

应用:用于中毒性痢疾,肠麻痹,急性胆囊炎,胆道蛔虫症,渗出性胸膜炎等。

⊙版权声明:本文原创,版权归【小猫医话】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尊重个人劳动成果,侵权自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