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程凯博士讲药穴同源

 ningzia 2017-10-13

程凯博士讲药穴同源

 (2011-06-07 21:13:26)[编辑][删除]
标签: 

杂谈

   脾胃虚寒,胃中隐痛,消化不良,用香砂和胃丸——温灸或摩热中脘(六腑之会);饮食积滞胃痛用加味保和丸——点中脘下脘和滑肉门,特别是左侧滑肉门用力点可使胃底发热,促进排空;返酸、呕吐等肝气不舒胃气上逆的胃痛用柴胡疏肝散——点中脘上脘,并在左滑肉门和大横找痛点或结节点揉通滞。

 

   六味地黄丸三补(熟地/山萸肉/山药补肾肝脾)三泻(泽泻/丹皮/茯苓使补而不腻),药性推穴性,对应足三阴经原穴太溪/太冲/太白补,及三荥穴然谷/行间/大都泻,谓身体自备六味地黄丸。但穴位为良性双向调节无滋腻之碍,仅太溪/太冲/太白三穴亦可。肾为五脏之根,故仅太溪可代六穴称六味地黄丸

 

    知柏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增加知母/黄柏以滋阴清热,适用于肝肾阴虚、阴虚火旺加骨蒸潮热,虚烦盗汗之证,就是在六味地黄肾阴不足的主证基础上,增加虚火之证。穴性通药性,以肾经照海(功擅清虚热)加身体上的六味地黄丸太溪(肾经原穴,滋一身之阴,实五脏之根),合称知柏地黄丸。

 

    杞菊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枸杞/菊花,以滋肾养肝,治疗肝肾阴虚引起的两眼昏花、视物不明或眼睛干涩,迎风流泪。身体上肾经原穴太溪为六味地黄丸,点揉时加上外踝尖上3寸(四指并拢横宽为3寸)腓骨前缘的绝骨(胆经穴,髓会),拇指在内侧太溪食中指在外侧绝骨,同按功似杞菊地黄丸.

 

    牛黄上清丸在牛黄解毒片的药味上加了很多能向上走散的药,像菊花、荆芥穗、薄荷、连翘、白芷、川芎,既能直接清降上焦和头面的火热,又能引着其他清热药上行治疗头痛、耳鸣、眼红肿、口疮等效果比较明显,但必竟还是苦寒,以穴代药,可在手少阳三焦经井穴关冲刺血,无名指近小指的指甲根角。

 

    牛黄解毒片由牛黄、生石膏、黄芩、大黄、雄黄、冰片、甘草七种中药组成,整个方子苦寒辛凉,功效是清热解毒,主要用于风火牙痛、大便秘结、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等“上火”的症状,但注意泻的实火且多为胃肠之火,寒凉之药久服伤胃肠,不如以穴代药,在大肠经井穴商阳刺血,泻火解毒

 

    牛黄清心丸除牛黄等苦寒之药外,又加了豁痰清心、镇惊祛风的羚羊角、水牛角、朱砂等,用于神志混乱、言语不清、痰涎壅盛、头晕目眩、癫痫惊风、痰迷心窍等疾病。心为君主之官,心窍瘀阻、心火旺盛,人就会变得昏昏沉沉、头晕目眩,甚至胡言乱语,以穴代药,可刺血心经心包经井穴少冲和中冲。

 

    板蓝根冲剂、银翘解毒片:现代人多内有痰热,风寒感冒后两三天就入里化热,出现咽喉疼痛,高热流黄鼻涕等,属风热感冒,应清热解毒,但药多寒凉伤胃,使夏天食欲不振。此时可用大椎、肺俞刺血拔罐或刮痧,风热感冒是因阳热之邪瘀滞、肺热所导致,大椎肺俞刺血可以泻热,谓身上自备之板蓝根!

 

    适用于风寒感冒及各类感冒的初起阶段,怕冷为主、伴头痛咽痒、周身酸痛、白痰鼻塞或流清涕、无汗,初期一两天多后脑袋疼,连脖子发僵,应发汗解表,葱白加须60克淡豆豉60克香菜30克共煮饮汤为葱豉汤,而大椎为阳经之会,擦热大椎可振奋阳气祛寒解表,发现感冒症状马上喝自备的葱豉汤 
 

    藿香正气:夏天出了一身汗后大吹空调,使打开的毛孔闭塞,出现头疼昏重,恶心呕吐,甚至还有高热、腹泻等,是暑湿感冒了,应解暑祛湿和胃降逆。可掐大椎以泻热醒神,同时点内关外关,内关心包经穴通于胃心胸,外关三焦经穴行气利水,两穴同点内外交通,开郁行气,加上大椎,可谓自备藿香正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