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究竟该怎样读大学?

 抱朴守拙169 2017-10-13

——《让毕业后的你,感谢现在的自己》推荐序


 

 

这是个伟大的季节,因为全国的新生陆续入学。

然而,大家的心情并不一样。有的很欣喜,有的很期待,有的很焦虑,有的很忐忑,有的很沮丧,不一而足,各个不同。

有的人第一次走进一个陌生的城市,在车站的人潮中有短暂的茫然失措和方向迷失,就像接下来的一段旅途,充满未知;有的人迫不及待向往新的探索,那些令人期待的舍友,那些充满想象的生活,那些在别人嘴里拥有各种形状的校园体验,都等待新主人提供新的注解……

其实,不一样的心情并不影响同样的伟大,更加不影响在几年以后,我们会带着共同的留恋和不舍,回望此时青春的面庞和青葱的年华。

站在大学的门槛,和大学新生们一起聊聊天。

 

 

先送上迟到的祝贺,一扇大门訇然中开,独立之路从今启程。

难忘那些年的寒窗苦读和砥砺求索,难忘那些年的荆棘满怀和风霜雪雨。

不管一路走来是跌跌撞撞、惊心动魄还是水到渠成、波澜不惊,都值得祝贺。

想问:快乐吗?幸福吗?

当然快乐,当然幸福。

然而这快乐不够彻底,这幸福不够纯粹。

今天的快乐只是因为取得了世俗所称道的成就,只是用一个大众的标准证明了自己;今天的幸福只是因为取得了“千军万马独木桥”之后的暂时胜利;今天的幸福只是因为父母脸上有光,只是因为亲朋口中有赞,只是因为同学心里有羡……

今天的幸福,只是因为你终于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成为了街坊邻居嘴里的榜样。

问题在于,这一切都是别人的,虚荣的满足肯定是快乐的,但通常也是短暂的,持续的快乐应该是实现了内心的渴望。

那么,这一切都是你自己想要的吗?大学究竟意味着什么?

上大学是奋斗的开始还是终结?你为何要上大学?你想在大学里得到什么?你又如何得到这些?

你,准备好了么?

 

 

所以,要衷心祝贺你。

因为从今天开始的这个四年,你终于可以心无旁骛地成长,你终于可以专心致志追求想要的生活,你终于可以把自己酿成一杯香醇的美酒,开始散发属于你的魅力和光彩,终于可以独立而自由地生长。

我们先说独立。

大学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成人。

成人似乎是一个虚假命题,但是在我们完成法律和生理上的成人礼以后,还必须检视自己在心理上以及思想上和成人世界的距离。

成人意味着成熟,意味着责任、奉献和担当。

现实并不乐观。

你们中间一定有人会把脏衣服寒暑假带回家让父母给洗,你们中间也一定会有人因为在车站和父母走散而彷徨四顾,手足无措,你们中间也一定会有人不断去找辅导员因为找不到银行、找不到教室甚至找不到食堂,所有的精英和天之骄子,都必须经历看起来微不足道却随时随处的挫折和阵痛,才能成为未来的脊梁。

 

 

再说自由。

自由的定义之一,就是成为你可以并且想成为的人。

其实每个人都是镶嵌着美玉的石头,这块美玉就是你的天分,我们在这个世界行走,终极目标就是找到这块美玉并且把它发扬光大。

问题来了,什么是天分?

天分就是你的潜质,天分就是你生命更多美好的可能性,天分就是你不必费太多力气就能找到的存在感以及核心竞争力。

天分并不意味着你是举世无双,却可以让你行走的更快乐、更从容,可以让你发挥更大的光和热,有更大的作为。

有的人特别幸运,在很小的时候,他们的天分就被家长发现了,于是出现了丁俊晖或者朗朗;有的人也很幸运,天分后来被老师发现了,于是出现了各种竞赛冠军和特长生。

但是,更多的人并不会如此幸运,天分和特长需要靠我们自己去摸索和寻找,去尝试和犯错,这个过程也许并不顺利,却充满惊喜,令人期待。

这是大学的任务,也是生命的价值。

 

 

再说说大学。

大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和发现人才,只不过人才衡量的标准不再唯一。

大学的目标一定不是批量生产,制造几千个一模一样的技术工人,那是工业,不是农业;那是制造,不是教育;那是产业,不是事业。

所以,我们应该活成自己的模样,活成自己最美好的姿态,活成自己最光彩的定格。

我们不应该像一棵竹子直线生长,而应该像一棵树,除了明晰的主干,还有横生的枝桠,郁郁葱葱全面发展。

所以,每一个大学生都是人才,都可以成为人才,关键是要找到支点,找到天分。

有创新能力是人才,有科研能力是人才,有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文体特长统统都是人才。

总之,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还是忍不住说三点提醒。

一是千万不要认为进入大学就轻松了。

这是很多中学老师都会使用的一个固定句型。

事实上我一直迷惑不解,因为这些中学老师应该也上过大学,而且应该受过良好的大学教育,而且大部分当年在大学里都是上进用功的好学生。

他们当年绝对不是轻轻松松过了四年甚至混了四年,然后就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中学教师。

所以我不太理解他们是如何克服内心的羞愧,然后理直气壮地撒谎,把一句充满了欺骗和不负责任的谎言当做“强心剂”和“速效救心丸”。

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大学之后连接的是职场,是工作,是事业。

你告诉我,哪一个肩负国家民族育人使命的大学能够轻轻松松混四年?哪个国家能靠混了四年、享受了四年的青年铸就光辉的复兴之路,支撑民族的万里长空?

你信么?

但是,就算是谎言,说的人多了,很多人就信了。

所以很多人放松了,很多人自由了,很多人甚至开始报复性补救,拼命找回当年失去的欢乐时光。

于是,很多人挂科了,很多人留级了,很多人退学了。

总之,你一定要清醒。

 

 

二是大学要学会荣誉归零和从新开始。

过去你们承受了很多褒奖,有人说你们是天之骄子,有人说你们是学生中的精英。其实也是,经过“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拼搏考入大学的学生肯定都是英雄、精英和骄子。

不过,当很多精英聚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大家又都成了普通人。

所以,请忘记过去多么的辉煌,也千万不要在暂时遇到挫折的时候自怨自艾,或者顾影垂怜地怀念过去所谓的众星捧月。

时过境迁,真正的强者,不是曾经拥有辉煌,而是能够不断创造和延续辉煌,这就是所谓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三是寻找天分不意味着放弃专业。

我们可能都会遇到不开心的时候,专业选择也是。

如果你进入了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学校,读了一个并不喜欢的专业,千万不要沮丧,更不要因为不喜欢而给自己找很多逃避的理由。

无论是选择了哪个专业,无论你是否真心喜欢,你都应该明白大学只是给你一个平台,培养一种思维,接受一种训练,建立一个原点;你都应该明白,无论你喜欢不喜欢,你都不可能轻轻松松地厮混四年,因为我们无法想象连毕业证都拿不到的学生如何证明自己最基本的学习能力。

要相信,真正的强者,即使遇到不适合自己的土壤,也可以开出倔强而灿烂的花朵。

有人说大学是象牙塔,有人说大学是天堂,有人说大学很开心,有人说大学很郁闷。大学在别人的谈论中和文字里有着千姿百态的绚丽和令人莫衷一是的答案。

其实,真实的大学只有一种,就是你选择以及你定义的那一种。

 

 

九九归一,不再多说了。

凯撒有言:我来了,我看见,我征服(Veni!Vidi!Vici!)。

其实,大学不过是人生里一段普通的旅程,之所以更值得用心,之所以能赢得关注,不过是因为这里的风景更多,这里的风景更好。

一个独立而自由的灵魂,注定会拥有更多的光彩。

大学欢迎你,精彩属于你!

 

最后再说说这本书《让毕业后的你,感谢现在的自己》,作者鲍金勇老师和我是同行,天天都在和大学生朋友交流。讲台上我们为学生授课,坐下来我们和学生谈心谈话,网络上我们写网文、与学生互动。我们最大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一直在做“答学生问”,十多年来,鲍老师通过网络和新媒体一直为学生答疑解惑,已经撰写了网文400多篇,累计超80万字,深受学生欢迎,还曾获得全国优秀辅导员十佳博客奖。

这本书是鲍老师十多年工作实践和探索的结晶,书中很多的观点紧紧围绕“我们究竟该怎样读大学”,既有思想,又接地气,很好地为大学生朋友指明了方向。

当你还在纠结大学如何读时,不妨看看这本书。

  

(作者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党委副书记。系全国高校共青团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网络正能量榜样,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


我们究竟该怎样读大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