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曝、星空、夜景、极光,风光大师必会的摄影技巧

 欣然书斋 2017-10-13

一张优秀的风光照片,是无数偶然和必然的联系,是摄影师夜里抵御住的寒冷,是日出前征服起床的困顿,是大雨时蜷缩在车里赌定晴天的坚持,是行走在森林里仰望千年古树时对自然的敬畏,耐心 运气 技巧=令自己兴奋的照片,接下来,我就与大家分享一下风光摄影中的长时间曝光、星空拍摄以及夜景拍摄的几个小技巧,希望从拍摄经验和技巧给大家一个启发。

一:如何拍摄魅力十足长时间曝光照片?

长曝是很有魔力的存在,最有趣的部分就在于你永远无法预知拍出来的照片,譬如云和海会以怎样的形态出现在照片里。

相机:EOS 5DmarkⅣ 镜头:EF16-35mm f2.8Ⅱ

焦距:16mm 光圈:f/5.6 快门速度:238s ISO100

使用ND1000长时间曝光的照片

上面这张照片拍摄于新西兰南岛的Nugget point lighthouse,当时光线其实已经很亮了,不再适合裸镜小光圈长曝的方式。因为即便用最小光圈也无法获得足够长的曝光时间,且天空与海面的明暗对比已经很大了,所以我接上ND1000和反向渐变镜,ND1000用来降低曝光量增加曝光时间,反向渐变镜则用来平衡天空与海面的光比。

下面这张照片是没有使用ND滤镜,使用小光圈拍摄的照片,曝光时间是0.3秒,是当下能获得的最长的曝光时间,和长曝的照片感觉上会有明显差异。

相机:EOS 5DmarkⅣ 镜头:EF16-35mm f2.8Ⅱ

焦距:16mm 光圈:f/11 快门速度:0.3s ISO100

这里分享两个小技巧:

1、第一就是在确定好构图之后,一定要先固定渐变镜的位置,再上ND滤镜,否则你的取景器里一团黑什么都看不见。
2、第二ND滤镜一定要插放在最靠近镜头的滤镜架槽里,这样可以减少杂光进入镜头产生奇怪的鬼影。

ND镜并非数值越高越好,当时拍摄时ND128的减光效果应该更合理,但我只带了ND1000,因此不得已而为之。随之而来的问题是ND1000下曝光时间太长,因此需要使用比较大的光圈来控制曝光时间。两个比较合理的曝光组合分别是F5.6、4分钟和F8、8分钟,权衡之下我选择了F5.6、曝光时间4分钟。

之所以没有选择F8、8分钟这个组合是因为:第一,4分钟的曝光时长已经足够。第二,当时云彩和光线变化瞬息万变,多一倍的曝光时间会带来更多不可控的结果。

连续长曝完两三张照片后应把滤镜架取下来,针对当前的曝光重新计算曝光时间,因为日出日落时分的光线变化惊人。而且,由于日出时光线越来越亮,日落时光线越来越暗,所以曝光时要打出变量,以ND1000也就是10档减光镜为例,我的经验是日出的时候曝光参数以8倍减光量计算,日落的时候以12倍减光量去计算。

❖TIPS:

拍摄时我是带了一条快门线的,到了山上才发现里面没装电池,但突然想到EOS 5D Mark IV相机内部自带计时器功能,完美解决了拍摄延时素材的问题。

二:拍摄星空中镜头与相机如何设置?

说到拍摄银河的基本曝光参数,由于地球自转,所以银河相对与相机是运动的:

如果用16mm左右的超广角进行拍摄,并且不想拍摄到星轨,那么曝光时间最好不要超过30秒,光圈可以放到最大,然后选择合适的ISO即可。

如果使用的是50mm甚至85mm的镜头,又刚好没有赤道仪抵消地球自转的情况下,那曝光时间就必须提高到6-10秒才能保证星星看起来没有拖尾。

相机:EOS 5DmarkⅣ 镜头:EF16-35mm f2.8Ⅱ

焦距:16mm 光圈:f/2.8 快门速度:30s ISO4000

超广角镜头拍摄时曝光时间控制在30秒以内为宜

相机:EOS 5DmarkⅣ 镜头:EF50mm f1.4

焦距:50mm 光圈:f/1.4 快门速度:10s ISO2500

非超广角镜头拍摄时曝光时间控制在10秒以内为宜

在星空摄影中你可以在后期用堆栈的方式有效控制噪点,但对于新手而言这需要耗费比较多的时间来拍摄素材以及后期合成。

因此拍摄星空时,最好还是选择一台高感表现出色的机身,适合狂飙感光度。这次的照片基本上感光度都飙到ISO5000左右,在显示器上以100%放大翻看照片后发现照片上的噪点真的是很少,完全可以令人接受。

相机:EOS 5DmarkⅣ 镜头:EF16-35mm f2.8Ⅱ

焦距:16mm 光圈:f/2.8 快门速度:30s ISO5000

在这里我分享一个小技巧,像上图中这种有前景的银河照片,往往很多时候前景的部分都是很暗的,我会习惯带一只暖光的低亮度小手电来对前景进行补光,效果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TIPS:

拍摄星空最难解决的其实不是参数而是对焦。对焦越强大,拍摄越容易。

三、怎样记录下旅行中的最美夜景?

每到一个地方,都应该拍摄一张夜景。而想要拍摄出好看的城市夜景,选择拍摄时间点很重要。我推荐在太阳落下地平线以后20分钟左右拍摄为宜,纬度不同黄昏时间也会有明显差别,高纬度地区晨昏时间更长,相反靠近赤道的晨昏时间较短。

相机:EOS 5DmarkⅣ 镜头:适马20mm f1.4

焦距:20mm 光圈:f/11 快门速度:20s ISO100

在黄昏前后色温的变化是剧烈的,日落前推荐使用手动白平衡,将色温设定在6000K左右会来带很好的黄昏温暖氛围感。
而当日落20分钟后,利用白炽灯模式则可以拍摄出深邃幽静的蓝调效果。在这里我不建议使用自动白平衡,那样会让照片看上去平淡无奇,更多尝试不同K值的白平衡能让照片的氛围感大大增强。

相机:EOS 5DmarkⅣ 镜头:EF50mm f1.4

焦距:50mm 光圈:f/1.4 快门速度:4s ISO2000

下图的极光是我临走的最后一天晚上新西兰送我的礼物,毫无预测的极光指数突然爆发到了7的数值。

由于新西兰的维度不算高,南纬40°左右,看到极光的概率本身是很低的。但正是我坚持不错过任何一个地方的夜景,所以当晚到湖边拍夜景时正好是极光爆发的峰值。

拍摄极光的技巧和拍摄银河的差别很大。极光因其变化速度极快,所以无论是长焦广角都不适合长时间曝光,我习惯将曝光时间控制在3秒内完成曝光,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极光形态的样子,至于光圈,一般为了获得更好的高感画质,使用最大光圈即可,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感光度,如果相机高光度性能出众,也可以适当收缩1/3档-2/3档拍摄。

由于极光是没有实体形态的,对焦时不必对其对焦,我一般会先构图,然后将焦点手动合焦在前景上,譬如上图中的山脉上。这样会让照片的视觉效果是实的。

我所认为的风光摄影,是去体验自然的过程,是刚好积攒了经验和技术,是因为爬上了一座高山攀上了冰川而感到兴奋,而不是完美的复刻了别人成功的照片,我所爱的风光摄影是在那短短四分钟的曝光时间里,我可以有闲暇躺在山顶的草原上看流云驶过头顶被映红,看银河掠过灯塔落入大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