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高僧从左往右给画题跋,莫非他们是穿越过去的?丨画事

 雲泉 2017-10-13

中国古代高僧从左往右给画题跋,莫非他们是穿越过去的?丨画事

流落日本的达摩、布袋和尚和观音菩萨

日本人好禅道,中国宋元时期的很多禅画都传入到了日本,牧溪和八大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这次关西拍卖中还出现了另一位元代高僧——中峰明本。

中峰明本曾经得到过元仁宗赐号“广慧禅师”,并和元代的大书画家赵孟頫交谊深厚。台北故宫藏了很多赵孟頫写给中峰明本的信札。

这一件《达摩像》画的是达摩祖师正在仰头观望,画上有题跋道:“面壁九年,一花五叶,直指单传,万里西来,见山浑不厌。西天目日本。”最后的落款中的西天目应该是中峰明本的代称,因为他本人就是西天目山主持。

中国古代高僧从左往右给画题跋,莫非他们是穿越过去的?丨画事

Lot 626 中峰明本(元) 达摩图

水墨纸本 立轴

款识:面壁九年,一花五叶,直指单传,万里西来,见山浑不厌。西天目日本。

注:明本襌师,元朝僧人。俗姓孙,号中峰,法号智觉,西天目山住持,钱塘(今杭州)人。不少真迹当时由日本留学僧带回,现珍藏在日本。

出版:《蜗庐宝笈—东瀛传承中国书画百选》P6,蜗庐美术馆,平成二十九年(2017年)。

39.3×39.5 cm. 约1.4平尺

JPY:800,000-1,200,000

RMB:48,900-73,300

作品中的书法风格很有元代人的味道,流畅而明快的节奏中自有得道高僧的慧心,刚劲有力的笔法中也存有宋人的遗意。

中国古代高僧从左往右给画题跋,莫非他们是穿越过去的?丨画事

《达摩图》局部

中国古代的高僧们都很有才气,因为有文化才能做高僧,而且佛法与书画都需要悟性。关西拍卖中的另一件宋代高僧作品是《布袋和尚图》。画的是布袋和尚的形象,所绘者是“柯山”,此人已不可考,但画中的题跋者却是鼎鼎有名的南宋高僧如琰。

中国古代高僧从左往右给画题跋,莫非他们是穿越过去的?丨画事

画作的外盒上有绘者柯山的题字

中国古代高僧从左往右给画题跋,莫非他们是穿越过去的?丨画事

Lot 625 浙翁如琰(南宋)布袋和尚图

水墨绢本 立轴

浙翁如琰题:补处不贪,内院不住,业识忙忙,无本可据,我且问你,肩颈陀底,是甚闲家具,嘉定庚辰解制,住径山比丘,如琰赞。

出版:《襌林墨迹拾遗中国篇》追加一六二图。襌林墨迹刊行会,1977年。

注:浙翁如琰,南宋临济宗僧。台州宁海人,俗姓周(一说姓国)。字浙翁。为育王寺拙庵德光之法嗣。嘉定十一年(1218) 敕住杭州径山寺,赐号‘佛心襌师’。

71.3×37.0 cm. 约2.4平尺

JPY: 2,000,000-3,000,000

RMB: 122,200-183,300

画面中的布袋和尚笑容可掬,须发以散锋乱笔皴擦而出,是南宋时期罗汉像的典型画法。人物造型准确生动,宽大的衣裙下露出的一只大肉脚画的也很精彩。脚和耳朵是人身上比较难画的部位,能把这两个地方画好的古代画家是不多见的。

中国古代高僧从左往右给画题跋,莫非他们是穿越过去的?丨画事

《布袋和尚图》头的局部

中国古代高僧从左往右给画题跋,莫非他们是穿越过去的?丨画事

《布袋和尚图》脚的局部

画像的上方有一段题跋,题跋者就是南宋的高僧浙翁如琰,“浙翁”是如琰的字。此位高僧于嘉定十一年(1218)奉皇上敕令居住于杭州径山寺,被赐号“佛心禅师”。有意思的是,这段题跋的顺序是从左至右,和一般的题跋书写顺序不同。方外之人向来不按常理出牌,出现这种情况也并不稀奇。

中国古代高僧从左往右给画题跋,莫非他们是穿越过去的?丨画事

《布袋和尚图》上的题跋

这段题跋实际上是一段“像赞”。“赞”是一种很古老的文体,专用来赞美或歌颂某一人物。

如琰在像赞中写道:“补处不贪,内院不住,业识忙忙,无本可据,我且问妳,肩颈陀底,是甚闲家具,嘉定庚辰解制,住径山比丘,如琰赞。”

这一段像赞解释起来也不容易,大意是说布袋和尚居无定所,神游四方,自己倘若遇見了他可能要問一句“布袋和尚你肩上所担如头陀袋一般之物,是什麼闲摆设?”

佛教神祗中,比布袋和尚受欢迎得多得多的,一定是观音菩萨莫属。此次关西拍卖中的另一件宋元绘画是传为元代画家温日观所作的《观音》。

温日观是宋末元初时期的画家,法名子温,是上海松江人。宋亡后出家为僧,后来定居于杭州玛瑙寺。

中国古代高僧从左往右给画题跋,莫非他们是穿越过去的?丨画事

Lot 629 温日观(元)(传) 观音

仲猷祖阐(明) 题诗赞

水墨绢本 立轴

祖阐题賛: 瀑布直下,垂慈净盂,杂华世界,幽岩坐拥,白衣落得,无為自在。桴菴比丘祖阐拜讚。

出版:《蜗庐宝笈—东瀛传承中国书画百选》P10,蜗庐美术馆,平成二十九年(2017年)。

注:温日观,宋末元初画家,杭州葛岭玛瑙寺僧,俗姓温,初名玉山,法名子温,字仲言,今上海市松江人,性烈嗜酒,宋亡后出家为僧,后定居杭州玛瑙寺。

祖阐,字仲猷,旧姓陈,明代著名高僧。洪武四年,朱元璋派遣祖阐、克勒等八人送日使归国,从此明朝和日本建立了外交关系。

94.2×38.3 cm. 约3.2平尺

JPY: 1,800,000-2,700,000

RMB: 110,000-165,000

画上仍有一篇像赞,是明代高僧祖阐所题:“瀑布直下,垂慈净盂,杂华世界,幽岩坐拥,白衣落得,无為自在。桴菴比丘祖阐拜讚。”明代高僧如何有缘在元代高僧的作品上题跋,这中间的历史我们今天已经无从知晓。

有趣的是,我们可以将这一篇像赞和之前的《布袋和尚图》上的像赞以及中峰明本的题跋对比一下,便可发现元代以后,用笔提按更加明显。而且所有的这些高僧题跋,书写顺序都是从左至右的,这和大多数古人题跋的习惯正好相反。

中国古代高僧从左往右给画题跋,莫非他们是穿越过去的?丨画事

祖阐所题像赞

最后还要丢一个大彩蛋,此次关西拍卖中,还出现了一位南宋时期的大画家陈居中的作品,风格,笔触都有明显的宋画风格。拍卖市场出一件宋画或者疑似宋画,都是大事,这件东西也值得方家们研究一下。

中国古代高僧从左往右给画题跋,莫非他们是穿越过去的?丨画事

Lot 642 陈居中(南宋) 倦绣图

设色绢本 立轴

题识:陈居中笔。

鑑藏印:晋国奎章、韩逢喜书画印、晋府书画之印、钤山唐书画(记)。

著录:

1.《澄怀堂书画目录卷一》p111,田中悌二郎编着,求文堂书店发售,昭和七年(1932年)

2.《日本现在中国名画目录》P49,原田谨次郎编,大冢巧艺社,昭和十三年(1938)。

出版:

1.《唐宋元明名画大观》上册,p48,大冢巧艺社发行,昭和四年(1929年)

2.《支那名画宝鉴》p163,大冢巧艺社发行。昭和十一年(1936年)。

3.《中国名画宝鉴》上卷,p163,大冢巧艺社发行。昭和三十四年(1959年)

4.《中国历代画目大典·战国至宋代卷》P717,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说明:

1.长尾雨山题盒;罗振玉题签;周天球题签。

2.曾寄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

133.1×48.0 cm. 约5.7平尺

JPY: 3,800,000-5,700,000

RMB: 232,200-348,300

陈居中是南宋的宫廷画家,擅长画人物、鞍马和走兽,人物画在当时是顶尖级别的。而这一件《倦绣图》中描绘的,正是一个正在缝补衣物的妇人。用笔劲瘦而有力,造型准确,尤其是衣褶的用笔,瘦硬有力,发丝层层渲染,显得蓬松而有立体感,表现出典型的南宋人物画风格。

中国古代高僧从左往右给画题跋,莫非他们是穿越过去的?丨画事

《倦繍图》局部

这件作品上有周天球和罗振玉的题签,罗振玉是古文字学家,但还有一层身份是跟日本人做了很多书画古董生意,日本大藏家内藤湖南有很多东西都是经他手买入,说不定这件也是经过了罗振玉的手到日本。

到日本后可谓是倍受尊重,曾经寄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且曾经过《唐宋元明名画大观》、《支那名画宝鉴》、《中国名画宝鉴》等多个重要出版物的著录,可算得上的传承有序的一件珍品。

中国古代高僧从左往右给画题跋,莫非他们是穿越过去的?丨画事

日本人如此重视,除了画面本身,我猜也因为它在中国的递藏历史——此作上还有数方重要的钤印。其中有两方“晋国奎章”、“晋府书画之印”是明太祖朱元璋四世孙朱钟铉的收藏印。

中国古代高僧从左往右给画题跋,莫非他们是穿越过去的?丨画事

左:“晋国奎章” 右:“晋府书画之印”

另有两方钤印也都赫赫有名,其中“韩逢禧书画印”是明代著名鉴藏家韩世能之子的收藏印,另一方“钤山堂书画记”则是严嵩的收藏印。严嵩是明代的权臣,他的人生经历和清代的和珅有些相似。没想到这件陈居中的作品,竟也曾是他的囊中之物。有心者不妨找到一些可靠的参考,仔细对比一下印面。

中国古代高僧从左往右给画题跋,莫非他们是穿越过去的?丨画事

左:“钤山堂书画记” 右:“韩逢禧书画印”

艺术品总有穿越千年的魅力,画中的这位缝缝补补的女子,静静地面对上千年的世事沧桑。作为观者的我们,面对这些历经千年,面目沧桑,却依旧美好的艺术品,难免感叹人生苦短,而苦短的人生中能短暂拥有它们,则何其幸运。

本文中全部拍品均来自关西美术竞卖2017秋拍《古渡遗珠—中国古代书画》专场

民国画事代拍服务

拍卖图录上看到心仪的画儿,却没时间去现场拍?

没关系!民国画事现提供代拍服务!

看中哪幅画,告诉我们,就有机会把拍卖场上的精品抱回家!

我们不仅可以帮您代拍书画拍品,还可提供鉴定和价格方面的建议(当然,这是一项收费服务)。

如有兴趣,可加客服微信咨询,微信号:minguohuashi001

民国画事,深情讲述艺术家,专业解读艺术品,直接深入艺术市场。致力于做最好的艺术自媒体,写最好看的艺术文章。——人生不长,你需要读点好东西。关注我们,持续接收好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