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语口语和写作的“输出错误”靠什么纠正?

 sinohero 2017-10-14

在国内的语言环境中,说英语、写英语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只是跟国内同胞交流,容易出现“闭门造车”的状况,表达出错的时候缺乏纠正的机制——如果有机会跟说英语的“歪果仁”交流,对方可能指出我们的“输出错误”,这种反馈有利于减少错误。例如,很多年前美国性学大师Krista Bloom博士来华讲学,问我所知道最脏的英语脏话是什么,我一向低调本不愿说,但架不住她好奇追问,就随口说了一句:

You fuckedup cunt.”(出自Steven King的小说Hearts in Atlantis

Krista哈哈哈之后指出fucked的发音[‘fʌkit]有误,正确的应该是[fʌkt]。自此以后,我就很注意这类动词过去式的发音了,受益匪浅——说脏话的发音一定要标准呀!

Krista Bloom博士(左)


在微博上,曾经有网友指出我写的英语take off his pant应为pants,还有眼镜是glasses而不是glass。我发现在真实使用英语的时候纠正错误,比起当年在学校学英语交作业后由老师纠正,更容易吸取教训。

如果没有及时的feedback,英语输出就容易反复犯同样的错误,自己浑然不觉。2006年在奥地利进修心理学的时候,一位旅居当地多年的中国老师英语说得飞快,但是时态什么的全然不管。估计她和当地的人讲德语为主,没人向她反馈英语的问题。

如果有人能及时纠正你的输出错误,又容易出现不耐烦的问题。一是对方不耐烦,例如跟老外交流的时候,你的输出错误多如牛毛,几乎每句都有语法错误、发音错误、逻辑错误等,对方逐一纠正会把自己烦死,除非他是你高薪聘请的私家外教。二是你自己也不耐烦,一开口一打字就被人抓住,满满的挫败感,很多人因为怕被指出错误而宁愿不用英语了。大学时代我发给女友发英文短信,还很耐心地纠正她回复中的各种错误,结果她不耐烦了。

对于“输出错误”的处理,可以参考透析法输入的原则——查生词不能每个词都查把自己累死烦死,也不能一个词都不查而导致没有积累,而是按照一定的规则“透过析出”,首先保证能把英语用起来,然后再在用的过程中实现英语知识的积累。输出也是如此,不必每错必纠,先把口语和写作用起来,再按一定的频率纠正错误,久而久之正确率也会慢慢提升。当然,输出错误的纠正很难像“隔一个生词查一个”“每2页查一个生词”那么明确。

例如,伍教练每天回复各位网友#占领雅虎#assignments,终于明白了英语老师们的呕心沥血,但是我不会把自己放在改作业老师的位置,而是进行平等的对话,用英语讨论雅虎新闻的内容,以及交流彼此的看法感想,末了再指出对方写作或口语中一两处表达不当之处。有的网友输出错误确实比较多,我全部指出肯定也呕心沥血,我通常只说说我有印象的一两个地方,例如很常见的逗号连独立句子的问题。即使我每错必纠,对方亦未必就全部掌握了,而且会让对话的体验糟糕。日复一日的交流对话,其实纠正的各种错误积累起来也是相当可观,不知不觉中也会不断进步。

更多的时候,是没有人给我们纠正输出错误。这个问题也不难办,保持英语的大量输入就好了。词汇基础弱一点的朋友可以大量读原著实现输入,词汇量上来后逐渐听懂了输入的效率更高。大量输入的“真英语”自然都是正确、地道的表达,我们保持大量的输入和输出,就能逐渐用正确的表达换掉错误或者不太地道的表达。例如一位同学看完巴萨对大巴黎的欧冠足球比赛后说结果说4 versus 0(说不上错误),但如果经常听英文电台看电视台的比赛播报的话,就会说”four nil”此外还可使用Word和在线的拼写和语法检查器,对不熟悉的单词和词组多查词典,参考例句,都能够逐步减少错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