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倒杖十二法名家释义

 循天园 2017-10-14
0.什么是倒杖
指立穴放棺,即葬法。杖,为确定穴位的标竿。缪希雍《葬经翼》:  “倒杖者,葬家立穴放棺消息准的之要法也。大较各因其入首星辰脉络自然之势,顺适其情,不违其理,的知生气所钟,因放棺以乘之。”倒杖放棺,是风水术中乘生气的最后关键一环,纵然形好势佳,葬法一误,则前功尽弃。郭璞《葬经》所云“穴吉葬凶,与弃尸同”即指此。是以立穴放棺,’切忌伤脉离脉,深浅于湿不辨,高低深浅不可有分寸之否则不惟无吉,亦且有凶。
谢和卿《至宝经》:  “阴阳倒杖若能明,开井放棺立葬绳。要识标竿深与浅,休抛后接与前迎。”其后注说:“倒杖之法,人手处先立一标竿,复于明堂合水处立一标竿,将绳牵定,然后将杖头指定,对其标准以立向首,以分浅深,并察脉路来情之顺逆,以定后接前迎之趋舍。”
具体说来,倒杖法的基本方法步骤是:持杖指定来脉入路,以定其“内气”;再转身看杖所指,以察其外气。然后将杖后对峦头的圆顶,前对朝案砂的交会点,倒放在地上,沿其走向标出一条纵线;接着根据左右护砂山的形势,再标出垂直于纵线的横线。纵横线组成的十字形,即为“天心十道”。将杖竖在天心十道上,察其来脉以定穴。
1.什么是顺杖
顺杖,穴法,指顺承来龙正脉而结穴。杨筠松《十二杖法》云:“顺者,顺乘本山之来脉而受穴者也。”这种穴位一般位地主山峻拔端正,落脉逶迤而下的山麓之地。那里脉气不强不弱,不软不硬。要求来山力量厚重,其势稍缓,迤逦行来而略带屈曲。定穴须。定穴须正对气脉。其穴极贵,主后代出王侯状元。
《葬经翼》云,“凡顺杖之法,遇龙势懒缓,脉微屈曲,方可用顺杖。正对入脉而下,插中顺来势以放棺,直施斗接之功,不借饶减人之法,葬后发福绵长。”
2.什么是逆杖
逆杖,指侧受穴山来脉而放棺。杨筠松《十二杖法》云:“逆者,逆接乎本山之来脉而倒受穴者也。”这种杖法适合于那些祖山耸拔清秀,而主山却细嫩无脊、平淡无奇的穴位。要求祖山高耸,微微一脉,转折起伏,直到眼前。祖山和主山之间必须开阔无障,保持相当距离。定穴即以祖山为朝山。
《葬经翼》中说:  “凡逆杖之法,龙势雄长,气脉急硬。宜饶归一边逆倒杖。放棺而侧受,挫急势而归缓地,葬后发福甚骤。”
3.什么是缩杖
缩杖,指来脉短缓,凿开穴庭之顶放棺以就气脉。杨筠松《十二杖法》云:“缩者,气聚于山之顶中而缩受穴也。”指来长而结势短,气聚于顶,于山脊缩受穴。这种杖法多用于四周山势过于挺拔,而来脉又不很强硬的情况。要求山顶脉尽处有微突,即生气聚处,于此下穴,大致相当于人体头顶之百会穴。因穴位较高,最怕风吹,必须四势高应,明堂远聚。缩杖之穴宜高不宜低,穴低则遭四山凌压,鲜有不绝者。
《葬经翼》云:  “凡缩杖之法,来脉缓而短,其脉冲奔在顶。百会之间,必发小突如鸡心状,以其融结上聚,宜缩入脑头正倒杖。凿开天庭放棺。故曰。盖穴名缩杖,下后人财大旺,发福悠久。”
4.什么是缀杖
缀杖,指紧贴来脉而立穴放棺。杨筠松《十二杖法》云:*缀者,如线缀衣,缝缀联其穴于脉也。”山势雄力劲,直来而l急落,应脱脉而受穴。这种杖法多用在龙势雄急、落脉强健、山形陡峭之地。脉与穴若即若离,有如以线缀衣,故名。缀杖要求穴位距气脉一二尺或三四尺,不高不低。穴如距脉过近,冲杀未脱;距脉太远,生气不接。
《葬经翼》中说:“凡缀杖之法,以其来脉劲直,以杀气既脱之前,取生气已阑之后,脱脉二三尺,正倒仙杖。大堆客土,长接高塍以续脉,此谓缀杖。葬后朝贫暮富。”
5.什么是开杖
开杖,指穴场龙脉气硬,来龙直硬压头,冲杀难当,所以宜偏离脉气而在其左右定穴。杨筠松《十二杖法》:“开者,龙势直冲当头,有杀对顶,中分其脉,两边受穴,分开一脉而作两穴,脱中杀而傍脉倚穴者也。”山脊往往风大,所以,闪开山脊线(即所谓的脉气),在其两侧点穴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葬经翼》中说:“凡开杖之法,脉势雄硬,上之则冲杀难当,下之则气散不结。别寻生气趋向何边,看左右相顾之水,收前后朝应之山,稍离来脉,此谓开杖。经云:直杀冲中,夺葬其旁。然止离二三尺,不可太脱脉也。倚左长先发,倚右小先发,侧受倚穴用开杖。”
6.什么是穿杖
穿杖,指斜就来脉旁人之势而立穴放棺,犹如以线穿针,以柯斗斧,气从腰人,故谓穿杖。多见于龙脉直来横接或斜来正接。杨筠松《十二杖法》云:“穿者,脉自旁来而正面结局,如线穿针眼,如柯斗斧眼,气从腰入而成
穴也。”穿杖要求来龙长远直到,不枝不蔓,回应俱佳。其环境要求不外乎前有朝案,后有峦头,龙虎弯抱,堂中水聚。《葬经翼》中说:  “凡穿杖之法,以其来势上直,下无堂气。稍停缓处,必开腌脐窝。其法取中停,或十字,或剪刀倒杖放棺,横枕乐以靠棺首,截直脉而注棺腰。如斗斧眼、如撞钟槌者,穿杖也。葬后发福久远。”
7.什么是离杖
离杖,指来山气势雄壮,忽然急转直下,跌落平地,宜离开穴庭另于平坡之处堆培客土浅葬以利受脉。杨筠松《十 二杖法》说:  “离者,脱离本山之来脉而受穴者也。”龙脉前行,大起大伏,至结穴处平坦宽阔,犹如蛇蝉脱壳,生气不止,前行距脉二三尺处必有突窝,即生气止聚处,于此定穴,离脉得气。这种杖法常用于龙脉顿跌,而龙虎二砂又远离主山的情况下。可使主山不致压抑居者,又可平衡其与周边的关系,使穴位不致过分臣服于后山而相对疏远了龙虎、朝案诸砂,这符合人际交往之道。
8.什么是没杖
没杖,指在阳窝(平位)立穴放棺。杨筠松《十二杖法》云:“没者,本山阴来阳结,急落开窝,窝中立穴者,人首潜伏其气,沉于窝底,杖亦没于窝底,深乘乎本山之来脉而受穴也。”来山盘旋急落而尽头凹陷,生气尽在窝:所以于窝中立穴,没人气脉。这种杖法要求来龙形势高大,至穴前左右盘旋回转,结成山凹,四周高昂,墓穴深藏。也就是将墓穴选在盆地的最低处。
《葬经翼》中说:  “凡没杖之法,因乳头肥大圆满,必大开明堂,阔作茔基。凿金井以茔基之中心,放棺以葬,与脉一线泯没。故曰没杖。葬后人丁官爵悠长。乳大脉突用没杖。”
9.什么是对杖
对杖,指来山直大高昂,于人首处忽然低下,一片平地,无窝无钳,宜于其地中心立穴。或于其高低分界处对脉立穴:杨筠松《十二杖法》:“对者,杖头紧指有情有处,取其四势登对而中心受穴者也。”在龙真穴正,四势和平,但落脉处却殳有明显穴形可选择的山间小盆地,可用对杖法。但因对杖脉高且急,冲杀不尽,,故吉凶参半,成败难知。
《葬经翼》中说:“凡对杖之法,以脉直昂,忽然低下,居高则急,居卑则弱。上无停,下无平,两旁不结,只于高低相接之处,倒杖放棺,是为对杖。但高脉直张,急杀未尽,虽龙真发福,不免成败有焉。”
10.什么是截杖
截杖,指避开穴前余气而在气脉缓急刚柔适中之处立穴放棺。也就是在来山气脉不雄的情况下,于其未尽处,截收气脉而立穴。杨筠松《十二杖法》:“截者,截去其穴前吐出有余之气,左右不包之砂头也。”要求来龙山脚较长,于其气脉不尽截气定穴,穴高则遭风吹,穴低则受凌压。必须截断气脉,使生气一毫不漏,为截杖之关键。这种穴形的特征是:来脉夹水出,一水横拦,呈长岗之形,左右虽为龙虎夹拱,却难包其长吐之舌,所以要先截去多余的气。
《葬经翼》中说:  “凡截杖之法,来脉直泻而下,上既不住,下又凌压于稍弱处。气行血通之所,对中阑截,取正放棺如骑马,名截杖。真停正止,截得气住,富贵双全久远。然水本两分,初年未免小败,旋复兴隆也。”
11.什么是犯杖
犯杖,指来山短小平缓,凿平穴后长嘴(山势尖突部分)伤犯本山脉气而立穴放棺。杨筠松《十二杖法》:“犯者,伤犯本\u之之脉而凿开使合杖法也。”若于其脉尽处立穴,则生气太弱,作用不大,故犯脉而坐穴,以受旺气,在四周众山高大,其中一龙低小的情况下选择穴位,其中的落脉不仅低小,而且落势峻急,所以要在高处点穴,,就必须大挖土石,难免伤犯脉气,这就是犯杖之“犯”字的由来。
风水中认为这是一种凶法,忌用。《葬经翼》有云:“凡犯杖者,其脉死硬。元武嘴长带杀,误扦嘴穴,此为犯杖。龙雄元武嘴尖长,嘴上安坟杀气昂。此是乱埋为犯杖,翻棺倒骨见刑伤。”
12.什么是顿杖
顿杖,指来山高大雄伟,四应低矮,当于其脉落处用土堆起而定穴。杨筠松《十二杖法》说: “顿者,堆顿高垒,积客l真土以受生气,培假阜以配真局也。”这是因为来龙生气过旺,骤遭水止,其气向上卷浮,顿土而葬,恰受其气而无冲。如不积土成堆,则墓穴遭到气脉直撞急射,下葬人财衰耗。明十三陵中的泰陵,虽脉络清晰,四周众山也不低小,但由于背后笔架山来势雄急,所以为了避开其杀气,使用的正是顿杖法,在穴后山前堆起一个小圆丘。
《葬经翼》中说:“凡顿杖者,来势本刚,落脉又险,明师未明,勉强斗杀、直撞,以遭急射之凶,葬后人财衰耗,不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