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帝国的情报网络——帝国保安部

 一林冷月图书馆 2017-10-14
第三帝国的情报网络——帝国保安部  

2011-10-11 14:31:22|  分类: 二战德意志 |举报|字号 订阅  
 本帖内容来自鲜血╬荣耀 -网易博客
  
 帝国保安部的德文缩写“SD”徽志

       帝国保安部 (德语:Sicherheitsdienst 缩写:SD)是党卫队(德语:Schutzstaffelwas 缩写:SS)属下一个情报机关。是纳粹党第一个成立的情报机关,与盖世太保关系密切。1933年至1939年间,帝国保安部隶属安全警察(德语:Sicherheitspolizei),后来转隶帝国中央安全局(德语:Reichsicherheitshauptamt 缩写:RSHA)。
  
 莱因哈德·海德里希,帝国保安部的主要负责人,直到1942年被暗杀为止,注意他袖口的“SD”徽志
 
历史
  帝国保安部于1932年由莱因哈德·海德里希(Reinhard Heydrich)成立,在纳粹党上台后日益壮大,与冲锋队(德语:Sturmabteilung 缩写:SA)互相竞争。1934年6月9日,成为纳粹党的情报机关。1938年成为党国情报机关,支援盖世太保工作。
   帝国保安部主要工作是找出并清除对纳粹党执政不利的敌人。为此,帝国保安部创立了一个特工组织并在全国设立了情报网络,其后扩展到占领区。该组织有数百名全职特工和数千名“线人”。政治警察系统内,帝国保安部负责搜集情报而盖世太保和刑事警察(Kriminalpolizei)则负责执行工作。盖世太保和帝国保安部都完全在警察总长海因里希·希姆莱(Heinrich Himmler)掌控之下。
   1936年警察系统被分成普通警察(Ordnungspolizei 缩写:ORPO)和安全警察(Sicherheitspolizei 缩写:Sipo)。普通警察包括保安警察(Schutzpolizei)、农村警察(Gendarmerie)和地方警察(Gemeindepolizei)。安全警察则包括刑事警察和盖世太保。海德里希成为安全警察和帝国保安部的总长。
   帝国中央安全局以安全警察为中心。奥托.奥伦道夫(Otto Ohlendorf)领导的帝国保安部(国内)被划为第3局(Amt III);瓦尔特·施伦堡(Walter Schellenberg)的帝国保安部(国外)为第6局(Amt VI);海德里希·穆勒(Heinrich Müller)的盖世太保为第4局(Amt IV);阿图尔·奈比(Artur Nebe)的刑事警察为第5局(Amt V),到了1944年军事情报局阿勃维尔并入第6局。
   直到1942年被暗杀为止,海德里希一直担任安全警察和帝国保安部(帝国中央安全局)总长,后于1943年1月30日由斯特·卡尔登布隆纳(Ernst Kaltenbrunner)接任直到战争结束。战后帝国保安部被列为犯罪组织,所以人员都被列为战犯在纽伦堡接受审判。
  
 海因里希·鲁伊特伯德·希姆,历任纳粹党卫队队长、党卫队帝国长官、纳粹德国秘密警察(音译为盖世太保)首脑、警察总监、内政部长等要职,二战结束前夕畏罪自杀。

组织
  帝国保安部于1931年以Ic-Dienst名义成立,当时直接向海因里希和希姆莱负责,到1933年被称为SD局(SD-Amt)。1939年帝国保安部被分成帝国保安部(国内)和帝国保安部(国外),隶属帝国中央安全局。
   1941年时,帝国保安部的组织如下:
 
        帝国保安部(国内) 
   帝国保安部(国内)是负责德国内部情报和保安工作,并细分成以下部门:
    部门 A (法例及法律结构)
    部门 B (种族事务) 
     部门 C (文化及宗教事务)
    部门 D (工商业) 
     部门 E (上流社会)
   
        帝国保安部(国外)
   帝国保安部(国外)是第三帝国一个民间情报组织。1944年,接手军事情报局阿勃维尔的工作,并细分成以下部门:
   部门 A (组织及管理)
   部门 B (西方的间谍活动) 
   部门 C (苏联及日本的间谍活动) 
   部门 D (美国地区的间谍活动) 
   部门 E (东欧的间谍活动) 
   部门 F (技术事务)
 
 
SD的军衔
 
 SD的军服式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