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园的传说——太仓日报

 老年人CWK 2017-10-14

  □孙仲秋

  南园是明代万历年间内阁首辅王锡爵的种梅种菊处,在太仓城南,原占地18亩。清初,王锡爵之孙画家王时敏邀当时叠山大师张南垣增拓南园,将“弇山园”的二峰“簪云”、“待儿”移入,南园有30余亩,有“绣雪堂”、“潭影轩”、“香涛阁”诸胜。清乾隆时南园荒芜,后来清代湖南巡抚、一品官钱宝琛买下南园,嘉庆、道光年间重修,同治时又修。后渐破旧,至清末园废,民国初设蚕桑馆于此。1937年日军侵华时,园内建筑及碑石被炸毁。1998年,太仓市政府决定修复有400余年历史的南园。根据收集的老南园照片和图纸资料,经过一年多的叠山理水,架桥构廊,移建古建筑14幢,移栽古树百余棵,修复了门楼、绣雪堂、香涛阁、鹤梅仙馆、寒碧舫、潭影轩等景点。

  ●“绣雪堂”里首演《牡丹亭》

  汤显祖在明代万历26年(1598年)创作《牡丹亭》剧本。当时汤显祖寓居徐应聘家中。汤与徐是同榜进士,相交甚笃。王锡爵向来看重才气四溢的门生汤显祖。汤显祖虽住在昆山,但经常到太仓拜望王锡爵。汤显祖闭门创作《牡丹亭》剧本时,王锡爵出于先睹为快的心理,买通了汤显祖的下人,嘱其把汤显祖所写剧本,每天一抄,遣人送至太仓王相国府内。明代,写了剧本若不能演出,那就是无效功,而一出新戏的演出,没有相当财力是难以办到的,好在王锡爵家中有家乐班。王锡爵命家乐班排练了《牡丹亭》剧本,在南园“绣雪堂”里首演《牡丹亭》,这对《牡丹亭》剧本的传播,对汤显祖的成名起了很大的作用。

  ●“绣雪堂”曾是“心斋”诗社活动室

  清代钱宝琛巡抚告老还乡后60岁时(1844年),和同城好友陆竹江、金菉薌、刘薝林、陆子铁、杨子泉、汪竺君6位先生在南园“绣雪堂”成立“心斋”诗社。后来诗社吸收了陆子愉、王研云、张芸渠、徐秋士4位诗友,后来又吸收了季菘耕、王之春、陆子范、李少峰等多位诗友。诗社由王研云管理日常工作,宝琛和徐秋士负责编辑修改,每月有“心斋”诗集一卷合刻出版。“心斋”诗社人员保持20位。“心斋”诗社从1844年到1859年共办了15年。宝琛每月一次在南园“绣雪堂”和诗友们诗词切磋、诗词互唱。诗社活动和诗集出版的费用由宝琛出钱。诗社里有老、中、青三代诗友,虽有年龄差距,但亲如一家。宝琛将南园香涛阁修葺一新,完工之日,“心斋”诗社的诗友们纷纷以诗词来记录此事。

  ●“鹤梅仙馆”的传说

  “鹤梅仙馆”有两种传说:一.南园是王锡爵种梅赏梅处,其中有一棵老梅是王锡爵手植,扎成鹤形,名为“一只瘦鹤舞”,历数百年,至清同治年间被大风吹断。当时南园主人钱宝琛为此作了《鹤梅仙影记》一文记录此事,请名画家钱傅为古梅写照,请名师雕刻成碑,(现安置于大还阁碑廊),在断梅边造了“鹤梅仙馆”。二.明末南园中养了一只仙鹤,通人性,清兵入城时,仙鹤竟奋力破棚飞去,飞到园北鲇鱼墩时,才力竭而亡。邑人为纪念鹤之忠烈,在园内建忆鹤堂,四周遍植老梅。

  ●“赵宦光”的传说

  “鹤梅仙馆”匾额是明代隐士赵宦光手迹。赵宦光(1559~1625年),太仓璜泾人。北宋末年,赵家王朝南渡,赵子安一脉驻留太仓璜泾,繁衍生息。明万历20年(1592年),赵宦光葬父于寒山之南,偕妻陆卿子、两个儿子、两位媳妇隐居寒山。赵宦光一家人过着诗词互唱的超然生活。寒山也成了士人的精神家园。

  ●“大还阁”与徐上瀛

  为纪念明代太仓著名琴家徐上瀛,于1999年在南园新建了“大还阁”琴馆。徐上瀛,早年习武,曾两次参加武举考试,均落榜,遂弃武学琴。徐上瀛得名师指点,琴艺大进,著有《大还阁谱》、《溪山琴况》、《万峰阁指法秘笈》等传世之作。他与严澂是古琴史上两位巨匠。徐上瀛的24字指法要诀,对后来的琴学理论发展有相当影响,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当代古琴大师龚一誉称南园的“大还阁”琴馆是“天下第一琴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