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学习中的三大部分

 杨弘朔周易预测 2017-10-14


《汉书·艺文志》记载:“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所说的《易经》,实际上是由中华民族历史上三位伟大圣人,在三个不同的时代共同完成的一部历史巨著,由“易”、“经”、“传”三大部分组成。从时间跨度来看,“易”产生于上古时代,即伏羲、神农氏炎帝、轩辕氏黄帝所处的新石器时代;“经”发展于中古时代,即五帝及夏、商、周时代;“传”撰写于近古时代,即孔子所处的春秋战国时代。《易经》创立、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先后历经了五千多年,这还不包括在孔子之后的两千多年间许多易学研究者新的成果。任何一部经书,都不可能是某一个人的专著,而是一个时代、一群人共同创做的产物,但都有其代表人物,《易经》也是如此。上古圣人伏羲创立了“易”即太极图、阴阳观和“八卦”。中古圣人周文王推演成为“经”即《周易》。近古圣人孔子进一步创作出了“传”即《易传》。

 

 

历经上古、中古和近古,由三位伟大圣人创立的《易》《经》《传》,就是今天学习的《易经》。《易经》不仅为中国的文明和发展,而且为世界的文明与发展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一、关于伏羲创立的“易”
古代,人们对宇宙的认识首先就是日月,人们的宇宙观就是日月观。《说文》“《秘书》说,‘日月为易,象阴阳也’。”也有人说,“日月为易,刚柔相推”。从象形字的角度讲,易的上面是日,代表太阳,下面是月代表月亮,日为阳,月为阴,易就是阴和阳组成的统一体,易就是阴阳观。 “易”的最大特点就是变化。如同日月一样,白天是太阳,晚上变成月亮,阳变成阴,阴变成阳。
在《易经》中,“易”是由太极图,阳爻“—”、阴爻“--”,八卦和进一步排列组合后产生的六十四卦。
“太极图”也就是“无极图”。“无极”就是阴抱阳,阳抱阴,阴阳尚未分离,天地尚未形成时期。伏羲认为,在天地没有分离之前,宇宙是阴阳混沌于一体的“无极图”,在混沌状态下,是没有极可分的。
“太极图”俗称为“阴阳鱼”。描绘的是开天劈地之前乾坤的浑浊状态,其中蕴含了对称哲理、阴阳平衡哲理等深奥的无字语言。这种混浊状态大致分为“未见气”、“气之初”、“形之始”、“质之成”四个阶段。一旦由气而形,由形而质,就会由量变发生质变,轻清之气上浮成为大气层,也就是天,重浊之物下沉凝聚成为地。中华传统文化中“自从盘古开天地”,描写盘古手持一柄板斧,挥手一砍,将混沌一劈两半,一半为天,一半为地,是对宇宙形成和人类形成的美好传说。
太极图中两个阴阳鱼,也是人们早期对人的认识。也就是说,在开天劈地之前,阴阳就已经在孕育了,产生人类生命的物质就孕育了。开天劈地产生了生命,并且是分出了阴阳、雌雄的生命,这种具有阴阳之分、雌雄之分的鱼类就是人类生命的前身。
《易经》是讲形象的,我用一个更为直观的形象比喻,通过人类生命产生过程的四个阶段,使大家隐约感受到宇宙形成的四个阶段。
一是“未见气”阶段。在成熟女性的卵巢内,经过长时间的化合,最终形成了阴气高度聚集的阴卵子,成熟的阴卵子开始寻求阳精子,最终进入了子宫。在成熟男性的睾丸内,经过长时间的化合,最终形成了阳气高度聚集的阳精子,成熟的阳精子通过男女之间的性爱活动,也最终到达了女性的子宫。若把子宫比喻为太极图,那么这个阴卵子和阳精子就好像是太极图内的两条阴阳鱼,鱼眼则是精子和卵子的核心部分。如果这个女性生理上没有问题,男性的阳精子也是健康的,阴卵子和阳精子最终会相互吸引到一起。从阴卵子和阳精子的逐步成熟和最终吸引碰撞到一起,这个阶段就是“未见气”阶段,感觉不出来。
二是“气之初”阶段。阴卵子一旦和阳精子发生碰撞,就相互结合在一起,象太极图内的两条阴阳鱼一样,开始发生新的化合。这种化合又象两个人在缠绕着打太极拳一样,你来我往。这种新的阴阳二气化合性质不一样了,是将要产生生命的化合,这种化合在子宫内是剧烈的,吸收着母体内最精华的营养,对母体带来很大的冲击,最终形成了人类生命的雏形。这就是女性的“妊娠反应”期,这就是阴阳化合的“气之初”阶段。
三是“形之始”阶段。小生命一旦形成,就在子宫内通过母体的阴阳化合和自身的阴阳化合,不断吸收营养,慢慢成长为“婴儿”。但严格地讲,这时的“婴儿”还不能叫婴儿,只能叫有生命的阴阳化合物,而且在子宫内高兴时或不高兴时就动一动,为母体带来一些不安。这就是“形之始”阶段。
四是“质之成”阶段。这个阶段既是慢慢形成的,又是突然爆发的。“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就是这个意思。新生命一落地,“哇”地哭了一声,好,一个新的婴儿诞生了。这就是“质之成”阶段。
人们对太极图的认识是无穷尽的,为了帮助大家对太极图的认识,这里介绍一下太极图的画法原理。其实,画好一个太极图,只要有一把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就行了。首先用直尺画一条直线,根据需要的太极图大小,确定适当的直径。然后以直径的一半为半径画圆,这就是太极图的周边。严格意义上的太极图是没有周边的,因为宇宙是没有周边的,是向往扩散的,所以这个周边只能化成虚线。现实中人们为了直观,也有的太极图画出了周边。直观和美观就在这一个圆上,有圆是直观,无圆是美观。再以半径的一半为新的半径,在通过圆心的直径上面,从圆心到圆周的一半为新的圆心,以新的半径为半径,画半圆。太极图圆心的左边画下半圆,右边画上半圆。两个半圆形成一条弯曲的S”形曲线。两个新的圆心经过适当扩大,就是阴阳鱼的眼珠,再涂上黑白两色,就画成了一幅美丽的太极图。
《易经.系辞》说:“古者包犠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也就是说伏羲在长期对天、地、人的观察研究中,“悟”出了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道理。现在人们无论学易也好,学经也好,学道也好,重点在“悟”。星云大师说,“悟”是一种内在本质,是既无法形容,也无法传给传达,更是急不得的。大家学习《易经》,学不会不要紧,不要急,慢慢来,慢慢“悟”。

易经学习中的三大部分知识根据张成老师喜马拉雅FM易经应用智慧内容整理而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