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圳市四大名校10月联考作文命题者说

 采菊东篱630 2017-10-14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嘉靖三十四年,时任兵部员外郎的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被治罪处死,他书写的绝命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至今流传。1916年9月,时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的李大钊为友人书写此联将“辣”改成了“妙”而成“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传诵甚广。1967年9月6日,杨联陞向恩师钱穆“求字”,恳请钱穆先生书写“平肩担道义,庸手著文章”,以“平肩亦可分担道义,庸手犹当勉著文章”自我警勉;而钱穆先生为杨联陞书写时改为“双肩担道义,只手著文章”,两字之改,再出新意,传为佳话。

这几个不同版本的对联,你最喜欢哪一个?请写一篇文章,明确你的选择,并阐述你的理由、观点和态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葛福安命题】

 

葛福安:深圳四校联考作文题目是我出的,因为深圳最牛四大名校联考,故意出的难。下周会有20 篇高分作文点评版出来。

葛福安:就是想让学生借不同字、不同意的辨析写出“要有担当”这个核心。这个题目不让学生回答“要不要担当”,就是要“担当”,却是从语文的角度去辨析。高考的用意又是学生在概念或词语的辨析上用些功夫。

李成:该用哪些素材,怎么立意?

葛福安:没想让学生写作先用素材,先把概念区别再说别的。

鲁力:深圳四校联考作文题规范,虽有难度,但若平时备考上路子,专生应该好下手,挺好!

葛福安:广东这几年倡导分析能力,不太提倡素材主打。

葛福安:也有学生把题目中的相关人、事、词语说个遍,文章字数就够了,这类文章不看要求,在30分以下。

梁郎朗:为什么立意是在“有担当”呢?

葛福安:57分作文《铁肩辣手,文人风华》

姚尚春:是担当主题吗?

葛福安:题目没说“担当”是主题,不是话题作文,是材料作文。

鲁力:作文,首要的还是审准题:写作要求是必须满足的,关键在材料内部剖析上(包括概念、信息点)要仔细挖掘,然后据此从不同角度生发,这样,一不跑题,二内容充实(广度和深度自然也会跟上去了)至少选用什么素材,那就看考生的“信手拈来”了!

何顺勇:你最喜欢哪一个,这句话怎么落实?

葛福安:学生会落实的,首先要落实“哪一个”,然后再说个的理由。这与今年12个关键词选其二、三一样,但是,首先是“你理由的中国”,再就是要向外国青年推荐,使之读懂中国。

葛福安:用一个“任务驱动”这个热词来说,落实“喜欢哪一个”,只是初步任务,如果只是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文章只是可以得42—45,但停留于问答题的层次,不是深度的写作。一篇文章不是一个问答题,文章总要有应有的格局与美。

何顺勇:我认为要分析最喜欢的缘由。

吴炳忠:担当,从道义,文章两词中来。

葛福安:首先是喜欢哪个,然后是理由。但是,喜欢理由的背后是什么?就如同妈妈问一下学生个姑娘,学生可以说哪一个,但是,他妈要他说理由,而且要说充分,并且,聪明的妈还要从中看出孩子喜欢一个姑娘的理由的三观。

何顺勇:(铁、庸、平)肩有比较,才有最。

葛福安:说喜欢而不说出三观的文章,可能大都是止步与问答题的层次。

何顺勇:当然,要涉及核心价值观。

吴炳忠:从思想性上分析。

鲁力:要有对三者的比较、分析!

葛福安:就如同一场考试,面试官问你最喜欢哪一个。你回答了,面试官能从中判断你的回答问题以外的很多问题,你的为人,你的修养,你的价值。

黄听松:不需要比较吧,谈呢最欣赏的那一个

鲁力:驱动型!

葛福安:这篇高分作文在分析上做得也不够好,他仍然举了很多例子。其实他可以把中间两段的例子去掉,集中分析论证它喜欢铁肩和辣手的理由,分析充分,然后,再加上当下,这样的选择有着怎样的意义,尤其是当下。这篇文章才算是写的有些意义,当下的意义。这篇文章的问题在于,作者喜欢铁肩和辣手,是因为它是文人风华。这仍是阐释式的文章写作,自己想出一个结论,把它封闭地论证好,文章就结束了,真是可惜了。

吴炳忠:必须比较,首先是概念含义的比较。

葛福安:今年的“关键词”的高考作文题,不同省份的高分作文的评判标准不太一致。有些省份把三个关键词各写一段的文章一一当然这三段文笔非常好一一当做高分作文标杆,在广东评卷场上,恰恰是被打击的,因为,这样的烟霞满纸的句子是可以本出来的。

王尧:比较确实能增加思辨性,但为什么是必须比较?底层理论依据是什么?

葛福安:从阅卷的现实上考虑,只能这样说,有些省份,可以不比较,但是,在广东,不比较可能是分数比较不高。

葛福安:不知道不比较如何看得出“最”?

葛福安:当然,“就是喜欢”也算是一直写法。

葛福安:一笔带过是高明的比较

王尧:这个理由,似乎很牵强,学理上站不住脚

鲁力:这类多方观点的碰撞类作文,最是要在比较中去思辨。否认,会写成一般意义上的“材料作文。

葛福安:这个考生就用了一段一笔带过。

何顺勇:@葛福安 议部分可以比较,然后分析中切入价值观的导向

吴炳忠:让步之后转折。

鲁力:比较中才有选择,才能体会作者的观点取向。

葛福安:就如同选女朋友,“最喜欢”当然也可以不比较,但是,心里早比较过了。

王尧:"最"是作者在写作的准备环节要解决的问题,非得在行文中体现比较吗

葛福安:比较的写法与“纯理分析”,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更好写。

王尧:@葛福安 这倒是真的

鲁力:还是要“比”,然后再重点说“喜欢某个姑娘”的理由。

王尧:@深圳鲁力 理论上的依据可否说说

葛福安:山东王尧老乡,写篇纯说“最”的下水作文给大家看看?

王尧:还是要“比”,然后再重点说“喜欢某个姑娘”的理由。 这个说法似乎也不符合现实中交际状况。你负责解释就好。

葛福安:哪个反问了?老乡。

王尧:别人问你最喜欢哪个姑娘,你一定要把前几任都搬出来?你就说说,写作中必须"比较"的理论依据就行了呗。

鲁力:@山东 王尧 这类作文实际上就是近两年探究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全国很好老师对此已经研究得很通透了,理论和实践已较成熟了!

何顺勇:铁与辣,担当的坚定无畏,抨击的深刻大胆,背后是文人的家国情怀,傲岸耿介的个性

王尧:@深圳鲁力 把理论说说呗

何顺勇:要揭示内核,文章才有深度

吴炳忠:作文要体现思维流程。体式,是一种共识,规律。

鲁力:@山东 王尧 很糸统,一言难尽,请搜“任务驱动型作文”!

何顺勇:流程未必要全部齐全,有些可跳跃。但任务驱动,必须围绕任务展开

吴炳忠:"体现你的思考"嘛!

绿肥红瘦:分析透辟!

吴炳忠:比较是写法,为了增强说服力

李家良:更多的是学习写作的,我们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应该是把学生引上文学的路,

 这是歧途。

李家良:没有比较何来“最”,美囯海陆空力量在世界上最强大也是与他囯各种数据比出来的,中囯人口最多也是与别囯比较出来的,比尔最有钱也是比出来的……这些难道还有疑问?

王尧:呵呵呵呵呵,写作准备思维和行文思维能是一回事吗

我的意思是,有的老师提到行文中必须要比较,这个结论的底层理论是什么?

李家良:如果题目里有“最”,这个似乎不是问题

王尧:既然提到了"必须",何妨把道理说清楚

王尧:你最喜欢吃什么菜?尝试回答一下

李家良:心里会有比较的

王尧:心里有比较这个没有异议

李家良:行文就是把这个心里展示出来

是什么-为什么

王尧:行文中为了论证深刻、全面、充实当然也可以比较。但说到"必须"比较,我就不是很理解了

李家良:个人的理解是非如此“最”味不浓

刘岚岚:

大家的辩论,我受益匪浅

我非常喜欢这个群。

吴炳忠:比较是更好地认识事物

王净:@宁德实验李家良 再比较也凸显不了有说服力的“最”味,因为问题出在题目上。题目说的是“最喜欢哪一个”,凡说到“喜欢”这个词,说再多的道理都无济于事——谁能把自己的喜欢说清楚呢?谁又能说服别人相信自己的喜欢是“最”好的呢?

王净:有人喜欢鹿晗,他来说服你相信他,有用吗?

王净:这种题目,大致也就说说道理,了不起的当是能挖掘出别人看不到的东西的文章;至于比较,也无非是讲讲道理,只是形式,不是本质。

李家良:有人喜欢鹿晗,他来说服你相信他,有用吗?

 有人喜欢鹿晗,也有人喜欢的王大咖,谁的喜欢都有理由,不能说喜欢鹿晗错,也不能说喜欢王大咖错,关键在于这个说服力是否通透。不是说服他人相信自己选择,而是呈现三者择其一的缘由。至于周汝昌教授,起码让王大咖等一大波人知道他的想法与做法,并且取得一定成就。这就够了,他不需要你说他有用。

王尧:比较思维是写作的重要思维,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不能回避。但在阅卷过程中,把行文是否运用了比较的方法作为划档依据,就值得商榷。

王尧:上面讨论中,老师基本都认同“一笔带过”这种比较稳妥的方法。但假如有学生就没有这一笔,在评分上真的能拉开一个档次?

李家良:@山东 王尧 个人觉得王老师这个说法稍泛化。就一般而言,比较作为划档依据肯定是不可取的,但材料中如果有“最”字,有比较还是相对入眼些。

王尧:个人觉得,教师在写作教学中提供的方法可以窄一点,毕竟语文老师不能穷尽所有写作方法,但阅卷还是应该宽容一点。

何顺勇:@山东 王尧 不要太绝对,行文中有比较比没比较的更符合题目要求。

王尧:说说道理嘛,我就是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为什么更符合题目要求

何顺勇:题目规定了写作任务,审题关要落实@山东 王尧 

王尧:审题关要落实,这个没异义。我不明白的是立意关怎么处理

何顺勇:最喜欢,三选一,要说明理由及你的价值认同

王尧:不说这个了

王净:@宁德实验李家良 所以,说到“最”,无论是军力还是人口乃至经济,用来比较的是阿拉伯数字而不是道理,其实有说服力的是阿拉伯数字这个本质而不是比较这个形式。

王净:倘若没有阿拉伯数字这种有说服力的数据,单凭道理想证明其好,说服力是不够的。

王净:道理的说服力怎么都不够,这是大多数吵架的由来。哈哈哈

翟晓周:看了昨晚大家对作文的讨论,很受益。

关于深圳四大名校联考题的作文题,本人认为这样题目在行文中必须体现比较。

翟晓周:比较才能出“更”和“最”。这是常识。

不过这篇57分的作文,我给的分数是48。

翟晓周:原因就是只是完成了选择,没有讲这个选择产生的价值和意义——联系现实就事论理。

王尧:可以看出各个老师的评价标准还是有差距的

这个差距主要来自对作文教学的认识差异

每个老师都在用自己教作文的方法评价学生作文

翟晓周:至于这类作文中的选择,我以为多是“伪选择”——本不能放在同一平台上的对象必须放在同一平台上去比较。当然,生活中也有这样的选择——譬如一个男子面对三个女孩子,一个才华横溢、一个貌美倾城、一个富可敌国,要他选择一个做妻子,就客观而言这三个各有优势,无法真比较,但是男孩子一定会选出一个自己中意的。

这样的选择实际上体现的是作者的价值观

翟晓周:“伪选择”在行文中不必就比较花太多笔墨,该文一笔带过式的写法很好,做形式上的比较,得出自己的选择并呈现自己的价值观。

李家良:@成都翟晓周 文章往往只能体现出一个方面,文章也有联系现实的部分(邵)。

作者也论述到了选择后的意义——文人风骨

翟晓周:我个人觉他谈的还是自我封闭中的理由。应该够从现实(今天)的需要出发去挖掘。

比如今天的文人在这个方面 是如何体现的,之类

李家良:其实文中是有多处比较的,小作者处理得很巧妙。至于伪比较中要不要多用笔墨,这要看作者切入的方式。

翟晓周:该文比较肯定是做的很好

第一段一句话讲比较的结果,第二段专门简洁比较,三四段结尾简单比较

李家良:当然,如翟老师所讲如能涉及今天文人之体现,时代感会更强。但用了邵例,也就具有了历史的厚重。

何顺勇:最好开拓一层,联系现实来谈,但考场中学生能定出这样也不易了。

李家良:只是只是文章材料已够厚重……

就考场而言,57分不过

最好开拓一层,联系现实来谈,但考场中学生能定出这样也不易了。

最好何其难!

寒雨:联系当下社会的确是看一篇文章是真是伪的重要标准。

翟晓周:基于对这类“选择权衡+评论”的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认知,缺少了对当下现实的关注,是很大的缺陷

寒雨:有没有哪些老师对现实社会问题和人性问题资料搜集整理较多的?

翟晓周:哪怕最后只有几十到一百字的关照,文章的层次立即会上升很多

寒雨:现在的高考可能从文学性转向思辨性和现实针对性,有点像过去八股文从简单的四书五经到策论的转变。

翟晓周:不能为文而文,让文章扎根现实的土壤,是近年来高考作文的一大趋势

准备将这篇57分的作文升格一下

魔鬼训练,目标:真正掌握“交际”“表达”理念下的升级版八股作文法。

【海城整理,没有征求各位的意见,对不住啦!】

 

作文:

铁肩辣手,文人风华(57分)

深圳一考生 

嘉靖年间,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被处死,斯人已矣。然而他“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绝命之联,却流传至今。在我看来,纵多方易字几出新意,此联仍以“铁肩”凸显文人面对道义的不退让,“辣手”诉说文人讽喻时弊的勇气,为文人精神做了最好的诠释。

李大钊将辣改为“妙”,赞友人妙手著文。杨联陞以“平肩担道义,庸手著文章”自谦自警自勉,钱穆改“双肩担道义,只手著文章”状似平常却暗含期许与勉励。后人对“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几度易字,各有新意各有理趣,固然均为佳作,然而却难将文人大勇大智的精神挥洒得淋漓尽致。

“铁肩”是世对道义的绝不妥协。文人何来“铁肩”?文人苦读书斋,想来只当柔柔弱弱何来铁肩!诚然,文人不是武将,没有雄健的肉体,铁的臂膀,但是面对道义,他们却在精神上筑起铁肩,承天下道义。君不见,曾参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与重乎,死而不已,不亦远乎。”将仁义的大任扛在肩上;君不见屈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铁肩担义不畏死;君不见,殿上谏臣魏征直言不讳,陛下强项令董宣誓不低头。纵然没有真正的铁一般的双肩却为家为国为道义绝不屈服,架起精神的铁肩。与之相较,“平肩”“双肩”固为现实所存在的,却难以描绘文人柔弱双肩上铁一般的面对道义的不退不让。

“辣手”是面对时弊的辛辣讽刺,是面对强权不畏惧,讲真话的大勇。无论是“庸”还是“妙”,都是文采的高低,“只手”更是现实的描写,而辣手却已不仅是文才,更是精神的勇敢与高尚。邵飘萍便拥有这样一只辣手,作为记者的他,生活于那样一个乱世,军阀混战,政府黑暗,他毫不畏惧,揭露真相。面对军阀的威胁,他毫不退缩,坚持“辣手”,终被杀害。让邵飘萍如此被记颂的早已不是他作为记者文才多么高超,而是他“辣手”为文的勇气。比起文章的“庸”“妙”,文才的高下,“辣手”的勇气,更是文人的精气神。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大”,大志(智?)与大勇勾画了文人的风貌,不拘于肉体强弱,不囿与文才高下,这样的气节与风骨,方是文人精神最好的注解与最高的追求,后人种种改字,均难以将这种精气神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