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贵州省地下党第一个党支部:毕节支部

 zhuanglultbeik 2017-10-14
  1934年1月,共产党员林青、缪正元经过考察和培养,发展县立中学教师秦天真加入中国共产党。根据党章和党的组织原则,林青、缪正元、秦天真在五龙桥头东北侧建立了中共贵州省地下党第一个党支部——毕节支部,由林青任书记,缪正元、秦天真为委员。支部成立之后,制定了行动纲领:一是发动武装斗争,创造条件建立苏维埃政权;二是加强草原艺术社的政治和组织领导,进一步发动群众性的抗日反蒋运动;三是加强党的建设,发展党的组织;四是继续设法与党的上级机关取得联系,以便接受党的上级的领导和指导。从此,贵州省有了共产党的组织,开创了毕节地下党斗争历史的新纪元。

  此后,党支部以草原艺术研究社成员为骨干,毕节中学为阵地,进步教师、学生为成员,把毕节的爱国人士最广泛地团结起来,开始了抗日反蒋的革命活动。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相继建立了“反帝大同盟”、“社会科学研究会”、“读书会”等群众团体组织,为毕节的抗日救国运动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在党支部的影响下,熊蕴竹、糜克义、邱在模等20多位青年冲破了封建主义势力的枷锁,参加了支部领导的革命活动并成为毕节抗日救亡宣传活动的中坚力量。

  为使抗日救亡宣传发挥更大的作用,党支部明确:支部活动“要走出象牙之塔,要面向劳苦大众,要以宣传和教育广大群众为目的”、“深入宣传抗日救国、十月革命和马列主义”。这样,党支部坚持依靠草原艺术社骨干力量,团结一切可团结的人,给成员讲解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知识;抄写剧本、书写标语、阅读进步书刊等。在很短的时间里,党支部领导大家唱会几十首革命歌曲,排练出话剧几十个;书写了很多具有较强革命性的标语张贴在毕节的大街小巷。在他们的努力下,毕节城乡抗日反蒋的呼声越来越高,整个山城燃起了熊熊的革命烈火。

  1934年6月中旬,为了保存革命力量,避开国民党当局和地方反动军阀对中共组织和进步力量的镇压,毕节支部率领草原艺术研究社几名骨干成员秘密向安顺、贵阳方向转移,继续从事革命活动。是年底,支部共发展了党员40多名,建立了“九人工作委员会”,为次年中共贵州省工作委员会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同时,毕节支部成员均成为省工委的主要领导人和贵州省党的领导骨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