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真的认识甜瓜霜霉病吗?【蔬菜卫士报 804】

 我心……飞翔 2017-10-14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甜瓜以其种植效益较高、销售市场看好等优势,栽培面积迅速扩大,从春季到冬季均有种植,有露地栽培、大棚栽培、温室栽培等多种方式。

霜霉病作为瓜类上危害严重的一种病害,在许多甜瓜种植区都频繁发生,但仍有许多地区对发病症状识别不明,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一、症状识别

我们通常的认知的典型瓜类霜霉病的症状为:正面产生颜色褪绿的不规则病斑,受叶脉限制,湿度大时,背面产生灰黑色霉层(图1)。但是由于不同瓜类作物不同品种对病原菌的耐病性不同,所以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如甜瓜叶片边缘产生大面积黄色褪绿斑,逐渐扩展变为黑褐色,边缘不明显,湿度大时,背面产生灰褐色霉层(图2、图3),还有的症状为,叶片上产生受叶脉限制的黑褐色的多角形病斑(图4)。

所以,我们在生产中要综合田间症状,进行判断,必要时采用显微镜检来帮助我们识别。

图1

2

3

图4 

二、病原菌及发病规律

瓜类霜霉病的病原菌为古巴假霜霉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i),病原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种子不带菌。病原菌以菌丝体、孢子囊通过气流、灌溉水、食叶害虫传播,自寄主植株气孔、人工作业伤口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

霜霉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温湿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特别是湿度,湿度越高,孢子囊形成越快,数量越多,孢子囊萌发必须在叶面有水滴或水膜存在的情况下发生,而在干燥条件下,孢子囊2~3天后即可失去萌芽力,因此,大水漫灌后,遇有阴雨天,尤其是连续天,病组织出现水渍状,并迅速扩展,易造成病害发生和流行,一般连作地、地势低洼、浇水过多、种植过密、透光不好,露多,昼夜温差大,湿度高有利于发病。

三、综合防治

霜霉病通过气流传播,发展迅速,易于流行,所以要做到防与治结合起来。

1
消灭菌源

可以在休棚期,采用高温闷棚处理,如有需要可以使用石灰氮、威百亩等土壤消毒剂,能够消灭棚室内的多种病原菌。

2
加强栽培管理

我们在生产中发现,开花结果期,霜霉病,棒孢叶斑病等病害的发生概率比较大,所以要合理留瓜,同时加强水肥管理,保证植株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采用高垄地膜覆盖,膜下滴灌或暗灌,降低棚内空气湿度。霜霉病一般从中下部叶片开始发病,所以要结瓜后及时打去底部老弱病残叶,增加田间通风透光性。有条件的地方,与非瓜类作物进行轮作,可以取得较好的预防效果。

3
药剂防治

除了要加强管理外,还要提前施药预防,在发病初期,每667平方米用45%烟剂200~250g分放在棚内4~5处,发烟时闭棚,熏一夜,次日早晨通风。发现中心病株可用10%氰霜唑悬浮剂20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剂600倍液,或50%霜脲氰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40%烯酰·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或25%氟吗·唑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