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觉周强篆书写得很到位,很有味,不知大家如何看

 秦岭之尖 2017-10-15

周强,1954 年生,当代著名书法家,篆书大家。周强的书法造诣,可谓是涉猎广泛,诸体皆美。在研习书法艺术的道路上,周强尽得汉隶之遒、唐楷之正、行草之逸的精髓,又基于对书法审美的准确理解和对书法历史的深刻把握,周强发现书法之美,皆有源头,而源头之美,既是篆书笔法。

感觉周强篆书写得很到位,很有味,不知大家如何看

无疑,周强对书法艺术美的发掘与理解是完全对路的。中国书法,由甲骨而渡于大篆,到秦归总于小篆,这个历史演变过程,奠定了篆书为书法艺术源头之始的坚实基础,书者不深习篆书,不精悟篆论,则是基础不稳,底蕴不实的缺憾。事实上,许多书法家,都是忽视了对篆书的精研细临,至使功基欠源,从而让作品出现了底气不足的弊端。

很明显,因为对篆书有着一份执着的偏爱,加之对篆书有深厚的习练基础,最终而得篆书崇高造诣的周强,是没有“底气不足”的书法缺憾的。周强凭借强大的篆书书法艺术水平,成为少有的“根正源清”的书法大家,他的书法作品古风凛然,似乎是穿越了历史的时空,将秦篆古风呈现于观众眼前,让人面对他的篆书作品,最得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

先看周强的大幅秦篆作品《观沧海》一幅。首先从点画上来看,周强将篆书点画行笔的圆润流畅之态,发挥到前有古人,今又追古的高度。一笔一画,完全是秦风主流韵味,点画单纯,宫阁之气,相当明显,粗细均匀,大家风范,一点不差。行笔走势,以柔为表,笔笔却是筋骨挺俊,柔中生刚,把篆书笔道外柔内刚,刚柔相济的笔势发挥得淋漓尽至。

大幅篆书作品,不仅仅只讲求点画之妙,更要突显出章法之美。观周强的《观沧海》行列整齐,如陈兵列甲,威然之气,尽生其间。长短相对,虚实相顾,直曲相间,因对比生气象,因章法显大灵,所以观周强的这幅篆书作品,可尽得灵秀之美,对身心有激励或是安抚的通神功效,这就是章法美而生意境深的高端水准。

感觉周强篆书写得很到位,很有味,不知大家如何看

看周强的篆书作品,不仅仅是看字,更是看历史,悟春秋,形意之佳,无与伦比,所以像《观沧海》这种精品奇作,应该是书法艺术品提投资或是收藏的稀缺资源,少见精贵,不可多得!

周强的小篆作品写得规矩和谐结体匀称,成就非凡。而他的大篆也是形意不俗,创意多多。在书法历史上,大篆早于小篆,今人书大篆的难度在于书法工具的差别。古人书大篆,多依刀刻,是以刀为笔的年代。后人书大篆,则需要有化软毫为锐刀的功力,因为这种化笔为刀的转变在书写体验上有一种很难把握的困境,所以许多书法家是力避书大篆的,是因功力不到的原因。

周强是不惧书大篆的,因为他对金石钟鼎有着广泛的观阅基础,对古人刀刻之功有深刻的把握力度,加上以笔拟刀的辛苦修行,所以周强书大篆,完全是笔行宣面如刀行金石的志趣,一笔下去,如刀凿坚岩,虽不见火光崩闪,却能见刀迹锐利,刀痕尽显纸面。比如其作大篆作品《录论语句》两幅,虽是软毫而书,却是刀刻之迹,挺硬艰绝,力道千钧,让人看过之后,思绪随刀刻之迹,归刀耕火种源,不得不佩服周强这种以今日之软毫,力造先人之意境的篆书功力。

感觉周强篆书写得很到位,很有味,不知大家如何看

因为篆书功底深厚,所以创作书法作品就可依篆书之能,将篆书之美轻附其他诸书各体。比如周强书《道州濂溪书院》一幅,是隶书,却赋以篆书的灵逸笔法,轻巧地将隶书的苍雄与篆书的灵逸融为一体,作品看起来即有厚重感又生动无限,可谓是在题名作品中脱颖不俗的奇趣之作。

所以说,深通篆意,尽得篆能,就可以从书法的源头之美上获得书法创新的巨大力量。凭借强劲的篆书功力,也成就了周强在其他书法诸体上的创新之功,周强其他的书体创作也尽显书法的源生之美,这与他坚实的篆书功基是分不开的。

大篆在历史上曾经书于金石、钟鼎而流传于后世。如今,周强巧将绝美脱俗的小篆书于白瓷器皿,烧制成精美的艺术瓷器,白瓷衬墨宝,已经成为周强独得的艺术形式,得周强白瓷篆书,置于正堂,满屋生辉,让人尽得艺术融心之妙。

独得一技成功勋,慧心书篆是大家。周强的作品先后在《书法导报》、《中国世纪经典纪录艺术卷》入编发表。被中华人民美术网评为“最具市场升值潜力艺术家”,作品被红楼梦博物馆、江南博物馆、杂交水稻展览馆珍藏,并为慈善公益活动捐献作品数百幅。周强为篆书艺术的发扬光大倾尽全力,周强也凭篆书艺术独上高楼的成就而得大家之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