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让失信“老赖”寸步难行

 惜不弃 2017-10-15

  近日,一则《父亲上了“失信”黑名单,儿子报考公务员受阻》的新闻在朋友圈疯传,该名浙江湖州“老赖”在“消失”八年之后竟然主动联系法院,要求归还欠款,好让他儿子顺利考取公务员。这则消息让那些备受煎熬的债权人心中大快,更让无数“老赖”诚惶诚恐。无独有偶,近期,福建省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意味着福建省联合惩戒失信体系不断完善,失信成本将越来越高,“老赖”们将寸步难行。

  当下,欠钱不还的“老赖”让很多人头疼不已,欠钱的成了“大爷”,借钱的变成了“孙子”,不管你如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老赖”们总是无动于衷,他们轻则回避、躲避、逃避,更多的是连躲的意思都没有,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不管你说什么,他的回答都是“没有钱”。于是,歪风大涨,失信成群。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年底,福建已有超过65万人被依法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数量之多让人咋舌。

  “老赖”问题为什么长期难以根治?一言以蔽之,在于赖账成本低,欠钱不还并未给他们的生活造成太大影响。有人说,债主可以到法院告他。没错,你可以起诉他们,而且赢下官司的几率还很大,但法院判决的执行却困难重重,往往几经折腾,最后收效甚微,长此以往,“老赖”们更有恃无恐,并且竞相效仿。

  笔者认为,要想让“老赖”不敢赖、不能赖,还得从建立和完善失信惩戒机制入手。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部门联动和信息共享为手段,编织一张联合惩戒失信的“大网”,让失信者寸步难行,从而达到“不敢赖”的震慑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讲,福建省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恰是时候。

  对“老赖”重拳出击,符合民意期待;建立协同监管、联防联控、联合惩戒的工作机制和失信“黑名单”制度更是建设诚信社会的必然举措。你可以“欠钱不还”,你可以失信,但一处失信将处处受限,你可能出不了国境、上不了飞机、坐不了软卧、贷不了款,甚至你的亲属考试、升迁等都会受到“连累”。失信惩戒“大网”撒开,“老赖”们的生活将会处处碰壁,有效活动空间日渐收缩,直至“寸步难行”。

  守信激励当然不能缺失,失信惩戒更不能缺位。只有对失信的“老赖”动真格、算真账,让“老赖”为失信行为付出代价,整个社会才会吹倒“欠钱就是大爷”的歪风。只有念好“多部门联动执行”的紧箍咒,形成合力围剿“老赖”的态势,才能让“老赖”们举步维艰,无处遁逃,进而倒逼其履行相关义务,重回诚信和法治的轨道。

福建上杭县局(分公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