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踝关节前侧入路 两踝中点上下延,切口内侧是胫前; 剪开伸肌支持带,进入伸趾伸踇间。 神经血管要明辨,连同伸踇向内牵; 纵行切开关节囊,胫距关节大部现。 2、踝关节内侧入路 内踝尖端为中心,弧形切开十公分; 胫骨下端内侧起,第一楔骨中点停。 切开屈肌支持带,胫后肌腱最显明; 凿下内踝向下翻,关节内部看得清。 3、踝关节后内侧入路 内踝后方纵切口,局部解剖已熟透; 胫后血管和神经,趾长屈肌后面走。 4、踝关节后外侧入路 跟腱外踝之中点,向上切开一直线; 长度可以随样变,拇长屈肌向后牵。 对岸就是腓骨短,小隐静脉位置浅; 腓肠神经结伴行,途中没有大血管。
足背外侧纵切口,跟着第四跖骨走; 外踝内侧小拐弯,踝上两寸已足够。 腓浅神经牵向外,切开上下支持带; 趾长伸肌向内拉,解剖熟悉操作快。
首先摸到内踝尖,在其前缘画弧线; 上下各占五公分,弧形凹面超向前。 大隐静脉莫损伤,此处切口最安全。 7、内踝后侧入路 前后切口隔座山,长度方向差不远; 切开屈肌支持带,紧贴内踝无危险。
腓骨下段切直线,外踝尖端向前弯; 暴露骨干很简单,没有神经和血管。 9、足后部外侧入路 外踝后下一公分,切到距舟关节停; 挖掉足窦脂肪垫,向内拉开趾长伸; 钝性剥开伸趾短,诸多关节皆分明。
跟距关节外切口,跟随腓骨长短走; 弧形切开四寸长,腓骨两肌向前钩; 跟腓韧带切断后,关节囊也随之破。
足背切口可随意,横竖切开都可以; 根据需要巧设计,皮下解剖要仔细。
拇内切开二寸长,皮下就是关节囊; 拇背切口是直线,切在拇长伸内缘。 跖趾关节位表浅,神经血管非主干。 13、第2-5跖趾关节背侧入路 跖趾关节先摸清,美蓝画线作指引; 伸趾肌腱外侧切,长度二至三公分。 相邻两指都有病,干脆就近划一横。
趾蹼中央纵切开,深筋膜下横韧带; 跖背动脉尽量保,足背神经不例外。 本文来源:骨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