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李文江XJ 2017-10-15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低倍镜观察的视野右上角有一不清晰物象时,应换用高倍镜并调节细准焦螺旋

B.利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使用盐酸的作用是使细胞相互分离
C.用斐林试剂检验某组织样液出现砖红色沉淀,不能说明其中一定含有葡萄糖
D.选取洋葱鳞片叶紫色外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

【答案】C

【解析】低倍镜观察的视野右上角有一不清晰物象时,应调节细准焦螺旋,待调节清晰后再换用高倍物镜观察,A错误;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将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与DNA结合,B错误;斐林试剂遇还原糖就会表现出砖红色沉淀,葡萄糖只是还原糖的一种,C正确;洋葱鳞片叶紫色外表皮属于成熟的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D错误。

2.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在生物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是生物学发展史上的几个重要实验,其中没有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是

A.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水

B. 研究CO2在暗反应中的反应途径

C. 恩格尔曼证明氧气由叶绿体释放的

D. 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答案】C

【解析】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参加反应的水,A错误;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CO2中的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B错误;恩格尔曼利用水绵和好氧细菌进行实验,验证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C正确;在研究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中,利用了15N标记的DNA分子作为亲本,放在14N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再通过离心的方法证明了DNA半保留复制的方式,D错误。

3.下图1为ATP的结构,图2为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lip_image002

A.图1的A代表腺苷,b、c为高能磷酸键
B.图2中反应向右进行时,此反应与吸能反应紧密联系
C.细胞内ATP与ADP快速转化体现了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
D.图1方框部分是HIV病毒增殖所需的原料之一

【答案】A

【解析】图1中字母A代表的是腺嘌呤,b、c为高能磷酸键,A错误;图2中反应向右进行时为ATP的水解,高能磷酸键断裂并释放能量,因此,此反应与吸能反应紧密联系,B正确;ATP与ADP的快速转化依赖于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C正确;HIV病毒属于RNA病毒,图1方框部分为AMP,是RNA结构单位之一,因此,图1方框部分是HIV病毒增殖所需的原料之一,D正确。

4.下表是某高等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与血浆中的K+和Mg2+在不同条件下的相对含量比较,据表分析不正确的是( )
( )

类项

处理前

用鱼藤酮处理后

用乌本苷处理后

细胞内

血浆中

细胞内

血浆中

细胞内

血浆中

K+

145

5

11

5

13

5

Mg2+

35

1.4

1.8

1.4

35

1.4

A.鱼滕酮对K+载体的生理功能有抑制作用,也抑制了Mg2+载体的生理功能
B.正常情况下血浆中K+和Mg2+均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红细胞
C.乌本苷抑制K+载体的生理功能而不影响Mg2+载体的生理功能
D.鱼滕酮可能是通过抑制红细胞的有氧呼吸,从而影响K+和Mg2+的运输

【答案】D

【解析】从表格分析可知,处理前作为对照,用鱼藤酮处理后钾离子和镁离子在血浆中浓度不变,而在细胞内都减少了,说明鱼滕酮对这两种离子的载体的功能都有抑制作用,A正确;由表格分析可知,细胞内钾离子和镁离子的含量都高于血浆,说明K+和Mg2+是主动运输进入红细胞的,B正确;用乌本苷处理后,红细胞内钾离子含量减少了,说明乌本苷抑制K+的载体的生理功能;而红细胞内镁离子含量不变,说明不影响Mg2+的载体的生理功能,C正确;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细胞器,也不会发生有氧呼吸,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因此鱼滕酮不可能是通过抑制红细胞的无氧呼吸而影响K+和Mg2+运输的,D错误。

5.下列关于人体内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中CO2的产生场所只有线粒体
B.经过无氧呼吸,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C.成熟红细胞中CO2的产生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D.有氧呼吸是指葡萄糖在线粒体进行彻底氧化分解的过程

【答案】A

【解析】人体内的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没有二氧化碳,因此,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中CO2的产生场所只有线粒体,A正确;人体内细胞无氧呼吸过程中有机物中的能量只有少部分释放出来,大部分储存在有机物不彻底的氧化产物乳酸中,B错误;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C错误;葡萄糖的分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错误。

6.科学家们在研究成体干细胞的分裂时提出这样的假说:成体干细胞总是将含有相对古老的DNA链(永生化链)的染色体分配给其中一个子代细胞,使其成为成体干细胞,同时将含有相对新的DNA链染色体分配给另一个子代细胞,开始分化并最终衰老死亡(如图所示)。下列相关推测正确的是( )
clip_image004

A.成体干细胞通过有丝分裂使生物体内成体干细胞的数量不断增长
B.从图中看出成体干细胞分裂时DNA永生链始终移向细胞同一极
C.成体干细胞的基因突变频率与其他细胞相同
D.成体干细胞分裂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细胞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不变,可见成体干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但分裂后生物体内成体干细胞的数量没有增长,A错误;由图可知,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但染色体的分配并不是随机的,成体干细胞总是将永生化链分配给一个子代细胞,成为成体干细胞,B正确;由于子代的成体干细胞总含有永生化链,因此减少了积累基因突变的概率,导致成体干细胞的基因突变频率与其他细胞不同,C错误;成体干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所以分裂过程中不发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现象,D错误。

第II卷

29.(8分)真核细胞的细胞器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请回答:

(1)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其通过 的方式增大了膜面积。中心体常见于 细胞,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2)在病毒侵染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内质网腔内错误折叠或未折叠蛋白一般不会被运输到高尔基体进一步的修饰加工,而是引起下图所示一系列应激过程:内质网应激蛋白(BiP)与折叠错误或未折叠蛋白结合,将其运出内质网被消化分解。内质网膜上的IRE1蛋白被激活,激活的IRE1蛋白 HaclmRNA的剪接反应,剪接的HaclmRNA翻译的Hacl蛋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增强 基因的表达,以恢复内质网的功能。

clip_image006

【答案】(1)内膜折叠成嵴 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

(2)催化 Bip

【解析】(1)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其通过内膜折叠成嵴的方式增大了膜面积。中心体常见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2)分泌蛋白需要内质网进行初步加工,还需要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因此,在病毒侵染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内质网腔内错误折叠或未折叠蛋白一般不会被运输到高尔基体进一步的修饰加工,而是引起如图所示一系列应激过程:内质网应激蛋白(BiP)与折叠错误或未折叠蛋白结合,将其运出内质网被消化分解。内质网膜上的IRE1蛋白被激活,激活的IRE1蛋白催化HaclmRNA的剪接反应,剪接的HaclmRNA翻译的Hacl蛋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增强Bip基因的表达,以恢复内质网的功能。

30.(11分)0℃以上低温能对喜温植物玉米造成伤害,不同的日温和夜温组合下玉米产量有明显差异,对此科研人员进行了有关实验研究.
实验一:从甲、乙、丙三个品种中挑选长势相同的玉米幼苗若干,平均分为三组,分别放在
5℃、10℃和25℃的环境中培养4天(其他各种条件都相同且适宜),实验结果如图:

clip_image008
实验二:将生长状况相同的丙玉米的幼苗分成若干组,分别置于不同日温和夜温组合下生长(其他各种条件都相同且适宜)。一定时间后测定幼苗的高度,结果如下表:

clip_image009clip_image010 夜温(℃)
平均高度(cm)
日温(℃)

11

17

83

30

--

33.2

19.9

23

30.7

24.9

15.8

17

16.8

10.9

--

注:标“-”为该组合末做实验
(1)实验一的目的是______,对照组的处理温度是______℃。
(2)甲、乙、丙三个品种中最耐低温的是______,判断的依据是,该品种在低温条件下①______,②______。
(3)实验二幼苗生长最快的温度组合是:日温______℃,夜温______℃。
(4)实验二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最可能是:
白天:______。夜间:______。

【答案】(1)探究0℃以上低温对不同品种玉米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5

(2)丙 叶绿素含量最高 叶绿素含量减少最少

(3)30℃ 17

(4)温度高,光合作用强,合成有机物多 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有机物消耗少

【解析】(1)题干中指出0℃以上的低温能对喜温植物玉米造成伤害”,并且实验中将甲、乙、丙三个品种的放在不同低温条件下实验来测定叶绿素含量,目的是探究0℃以上低温对不同品种玉米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其中25℃属于常温条件,在此实验中作为对照。(2)柱形图中可以看出,丙品种的玉米在5℃和10℃和25℃对照组比较,叶绿素含量减少少;与甲和乙品种比较,叶绿素含量最高,因此丙品种最耐低温。(3)从实验二的表格中可以看出,在日温30℃,夜温17℃条件下,幼苗的平均高度为33.2cm,高度最高,因此此条件最适宜玉米幼苗生长。(4)实验二之所以长得最快,是因为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强,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多,而夜晚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夜晚降温减少了有机物的消耗,最终使幼苗积累的有机物增多,长得也最高。

31.(11分)某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研究吊兰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图1是400倍下观察到的一个视野,其中编号①-⑦表示细胞。图2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周期性变化。表是4个视野中各时期细胞数量的统计情况。

clip_image012

 

细胞数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视野1

165

15

4

2

9

视野2

128

7

1

0

3

视野3

185

11

2

2

7

视野4

161

8

1

2

5

各期细胞数总计

639

41

8

6

24

%

89.0

5.7

1.1

0.9

3.3

(1)图1中属于后期的细胞是 ,据图计算编号⑥所指细胞的实际长度为______微米。
(2)据表分析,图2中a-e各状态持续时间最短的是 (填编号),判断依据是______。
(3)某同学用秋水仙素处理洋葱(2n=16)根尖细胞,一段时间又转入清水中,培养一定时间,制片镜检。拍摄的显微照片如图3,形成细胞A的最可能原因是 。
(4)细胞周期检验点使细胞周期中的一套保证DNA复制和染色体分配质量的检查机制。下图所示为细胞周期简图及相应检验点位置(字母表示时期),检验点5的作用为检验纺锤体是否组装完成,由此可推测B时期为细胞周期中的 期,检验点2的作用是检验细胞中未复制的DNA是否受损伤,用胸腺嘧啶核苷(可抑制细胞DNA合成)作用于处于细胞周期中的细胞后,细胞能否通过检验点2?

clip_image014

【答案】(1)①⑦ 25

(2)a 后期细胞数占总细胞数的百分比最小,持续时间最短,a是后期的染色体形态

(3)秋水仙素处理发生在上一周期纺锤体形成之后

(4)分裂 能

【解析】(1)分析图解可知,图1中,①⑦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②④为有丝分裂中期,③表示有丝分裂末期,⑤⑥为有丝分裂间期。图2中,根据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可以确定c为间期,d为前期,e为中期,a为后期,b为末期。有丝分裂后期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分向两极的两套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图1中属于后期的细胞是①⑦,图中⑥细胞为1厘米,该细胞放大了400倍,因此该细胞的实际长度为25微米。(2)有丝分裂中,后期细胞数占总细胞数的百分比最小,持续时间最短,a是后期的染色体形态。(3)某同学用秋水仙素处理洋葱(2n=16)根尖细胞,一段时间又转入清水中,培养一定时间,制片镜检。拍摄的显微照片如图3,形成细胞A的最可能原因是秋水仙素处理发生在上一周期纺锤体形成之后。(4)图中检验点5的作用为检验纺锤体是否组装完成,由此可推测B为分裂期。检验点2的作用是检验细胞中未复制的DNA是否受到损伤,TdR的作用是抑制细胞DNA合成,因此,无论是否加入TdR后,都能通过检验点2。若加入TdR,在通过检验点2后DNA无法继续复制。

32.(9分)在玉米中,控制某种除草剂抗性(简称抗性,T)与除草剂敏感(简称非抗,t)非糯性(G)与糯性(g)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有人以纯合的非抗非糯性玉米(甲)为材料,经过EMS诱变处理获得抗性非糯性个体(乙);甲的花粉经EMS诱变处理并培养等,获得可育的非抗糯性个体(丙)。
请回答:
(1)诱变处理获得乙的同时,还获得了很多其他表现型的品种,这体现了基因突变的________性。
(2)获得丙的过程中,运用了________育种技术。

(3)若要培育抗性糯性的新品种,采用乙与丙杂交,F1只出现抗性非糯性和非抗非糯性的个体;从F1中选择表现为____的个体自交,F2中有抗性糯性个体,其比例是_____。
(4)拟采用转基因技术改良上述抗性糯性玉米的抗虫性。通常从其它物种获得________,将其和农杆菌的________用合适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切割,通过_________酶剪接,形成重组DNA分子,再转移到该玉米的培养细胞中,经筛选和培养等获得转基因抗虫植株。

【答案】(1)不定向

(2)诱变育种和单倍体

(3)抗性非糯性 3/16

(4)抗虫基因(或目的基因) Ti质粒 限制酶、 DNA连接

【解析】(1)在培育乙的过程中利用了诱变育种的技术,诱变处理获得乙的同时,还获得了很多其他表现型的品种,这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2)在培育丙的过程中,经过了EMS诱变处理和花粉离体培养,用到了诱变育种和单倍体育种技术。(3)根据题意可知,甲植株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ttGG(非抗非糯性),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和不定向性,不可能两个t基因同时突变为T基因,因此突变后的乙的基因型为TtGG;甲的花粉为tG,因此可以通过诱变形成tg,因此丙植株的基因型为ttgg,乙与丙杂交,F1中既有抗性又有非抗性个体,所以乙的基因型为Tt;F1全为非糯性,所以乙的基因型为GG,因此乙的基因型为TtGG。要培育抗性糯性品种,需要从F1中选择抗性非糯性个体进行自交,由乙和丙的基因型可推测出F1中抗性非糯性的基因型为TtGg,其自交后代中抗性糯性个体(T_gg)占的比例为3/4×1/4=3/16。(4)在基因工程中,常用细菌的质粒作为运载体,用限制酶对含抗虫基因的片段和Ti质粒进行切割,然后用DNA连接酶进行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再转移到该玉米的培养细胞中,经筛选和培养等获得转基因抗虫植株。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废纸主要成分是木质纤维。左下图是工业上利用废纸生产乙醇的基本工作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clip_image016

(1)自然界中①环节需要的微生物大多分布在 的环境中。②中获得的酶是 酶。
(2)若从土壤中分离出上述微生物,应以 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并加入 形成红色复合物进行筛选,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 。
(3)要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上述微生物活菌数目,宜采用 法接种,根据土壤样品的稀释倍数和接种稀释液的体积,统计平板上的 就能大约推测出样品中活菌数。

(4)接种前要对培养基进行 。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 条件下进行。

(3)接种后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右上图所示,推测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 。向试管内分装含琼脂的培养基时,若试管口粘附有培养基,需要用酒精棉球擦净的原因是 。
(4)生产中可以满足④环节的常见菌种是 。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经充分水解后的产物可为该微生物的生长提供 。

【答案】(1)富含纤维素(或落叶较多) 纤维素

(2)纤维素 刚果红(CR) 透明圈

(3)稀释涂布平板 菌落数

(4)灭菌 无菌

(5)涂布不均匀 避免培养基污染棉塞

(6)酵母菌 碳源

【解析】(1)分析题图:①表示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②表示纤维素酶的活性鉴定,③表示纤维素发酵,④表示接种微生物,⑤表示酒精发酵。X表示酵母菌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纤维素分解菌较多;②中获得的酶是纤维素酶,该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Cl酶、Cx酶、葡萄糖苷酶。(2)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时用以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从而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3)要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上述微生物活菌数目,宜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根据土壤样品的稀释倍数和接种稀释液的体积,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大约推测出样品中活菌数。(4)接种前要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无菌条件下进行。(5)接种后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右上图所示,推测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涂布不均匀。向试管内分装含琼脂的培养基时,若试管口粘附有培养基,需要用酒精棉球擦净的原因是避免培养基污染棉塞。(6) 由于此过程是工业上利用废纸生产乙醇,因此,生产中可以满足④环节的常见菌种是酵母菌。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经充分水解后的产物可为该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碳源。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如图所示为细胞融合技术的一些过程,请据图回答:

clip_image018

(1)若A、B细胞为植物细胞,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植物细胞在融合前,可先除去 ,余下的部分称为 。这一步骤中若用酶解法,所使用的酶是( )

A.多肽酶 B.淀粉酶 C.纤维素酶 D.脂肪酶

②杂种细胞形成的标志是 。若A、B是植物细胞,则形成的D细胞还要应用 技术把D培养成植株。

(2)若A、B细胞为动物细胞,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A、B细胞为动物细胞,一般取自幼龄动物细胞或胚胎,然后用 使其分散开来;A、B到C的过程中常用的但不能用于植物细胞培养的手段是 ,所形成的D称为 。

②若该过程是制备单克隆抗体,A为小鼠浆细胞,那么,在获得此细胞之前,小鼠已被注射了 。图中B为 。

③若该过程是制备单克隆抗体,在A、B到C的过程中,细胞两两融合形成的C有 种,用来培养的D细胞应该是 。从中选择出它的方法是 培养,获得D后,常用的培养方法是培养基中培养和注入 培养。

【答案】(1)①细胞壁 原生质体 C ②形成新的细胞壁 组织培养

(2)①胰蛋白酶 病毒诱导 杂交细胞

②相应的抗原 骨髓瘤细胞 ③3 杂交瘤细胞 选择性 小鼠腹腔中

【解析】(1)若A、B细胞为植物细胞, ①植物细胞在融合前,可先除去细胞壁,余下的部分称为原生质体。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因此,这一步骤中若用酶解法,所使用的酶是纤维素酶,C正确。②杂种细胞形成的标志是形成新的细胞壁。若A、B是植物细胞,则形成的D细胞还要应用组织培养技术把D培养成植株。(2) ①若A、B细胞为动物细胞,一般取自幼龄动物细胞或胚胎,然后用胰蛋白酶使其分散开来;A、B到C的过程中常用的但不能用于植物细胞培养的手段是病毒诱导,所形成的D称为杂交细胞。②若该过程是制备单克隆抗体,A为小鼠浆细胞,那么,在获得此细胞之前,小鼠已被注射了相应的抗原。图中B为骨髓瘤细胞。③若该过程是制备单克隆抗体,在A、B到C的过程中,细胞两两融合形成的C有3种(B淋巴细胞两两融合、骨髓瘤细胞两两融合、杂交瘤细胞),用来培养的D细胞应该是杂交瘤细胞。从中选择出它的方法是选择性培养,获得D后,常用的培养方法是培养基中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

答案

1-6:CCADAB

29.(8分)

(1)内膜折叠成嵴(2分) 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2分)

(2)催化(2分) Bip(2分)

30.(11分)

(1)探究0℃以上低温对不同品种玉米叶绿素含量的影响(2分) 25

(2)丙 叶绿素含量最高 叶绿素含量减少 最少

(3)30℃、17℃ 温度高,光合作用强,合成有机物多(2分) 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有机物消耗少(2分)

31.(11分)

(1)①⑦ (2分) 25
(2)a(2分) 后期细胞数占总细胞数的百分比最小,持续时间最短,a是后期的染色体形态(2分)
(3)秋水仙素处理发生在上一周期纺锤体形成之后(2分)
(4)分裂 能

32.(9分)

(1)不定向
(2)诱变育种和单倍体(2分)
(3)抗性非糯性 3/16(2分)
(4)抗虫基因(或目的基因) 限制酶、 DNA连接酶

39.(15分)

(1)富含纤维素(或落叶较多) 纤维素
(2)纤维素 刚果红(CR) 透明圈
(3)稀释涂布平板法 菌落数
(4)灭菌 无菌

(3)涂布不均匀(2分) 避免培养基污染棉塞(2分)
(4)酵母菌 碳源

40.(15分)

(1)①细胞壁 原生质体(2分) C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