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海访古

 sonytv 2017-10-15
“ 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 ”

现存《徐霞客游记》开篇的第一句,谈到的第一座城即是今天宁波最南端的宁海县。历史上它长期属于台州府,直到建国以后才划归宁波。宁海人的祖先基本上都是宁绍台温人,在唐宋年间陆续迁居至此。其文化是北部的宁波,西部的古剡,南部的台州等多种类型文化的交锋的结果。四明山脉和天台山脉在这里交汇,西部高山为屏,东部低矮丘陵绵延至东海边。山的闭塞和海的广袤造就了宁海人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情,同时也影响了古建筑。

之所以去宁海,是因为宁海颇具特色的祠堂庙宇中的古戏台。2006年,其中的十座被确立为全国文保单位。所以祠堂和庙宇是我本次宁海访古建筑的重点。在这过程中,顺带看了宁海老城,以及祠堂庙宇周围的村落,桥梁。以下按片区简单记述这一路看过的建筑和计划去而没有去的建筑。

1.宁海城关镇县城

两山对峙,大溪南环。宁海县城在历史上是一个沿着南部大溪扁长展开的城市。其最主要的街道是连接东西城门的东大街和西大街。现在的宁海老城几乎已被破坏坮尽。幸好还有几座孤零的建筑可看。其现存的最佳老建筑当是非常完整的宁海城隍庙。除了完整性以外,这座城隍庙区别于一般城隍庙的特点是入口是从东边侧进,转轴线进入中轴。其次是戏台宏伟,是宁海单藻井古戏台的代表。在布局上,戏台并不正对大殿,而是正对泛轩,轩下亦有藻井。

城关城隍庙戏台

与城隍庙相距不远处是宁海现存最有特色的民国洋房建筑--顾宅。 那个文化激烈碰撞的时代,诞生的建筑形式自由而洒脱。顾宅外洋内中,不可思议的结合,实在让人惊叹。 关于这座宅院豆瓣上有一位豆友已经详细介绍了它的前世今生。(https://www.douban.com/note/488826224/

城关顾宅

城关顾宅

城关顾宅

宁海东站附近的华山村有一座华巨熔(同盟会成员,参加过辛亥革命)故居 。目前破败潦倒,周边的环境也变成了别墅排屋。但这座建筑的拱廊特色却仍然保持至今。若到东站转车,可以步行前往一观。(豆友介绍文章https://www.douban.com/note/489023536/

华巨熔宅邸

据我所知,在城隍庙周边还有宁海剧院,天主堂和柔石故居,但因为各种原因未看成。

城南大溪,水流清澈,沙石见底,可观日落。大溪上有叠弧形水坝,只在两端留出水口,型制独特,为众坝所不及。大溪转折处有跃龙山,其上有八十年代重建的风水塔。

最佳建筑景观:宁海城隍庙(国宝单位),顾宅

其它看点:柔石故居,天主堂,叠弧水坝,跃龙山公园

叠弧水坝

2.宁海深甽镇(宁海西北)

宁海深甽镇在宁海城之西北大山中。此镇可能是宁海一县中古村落最多的乡镇。若论现存古村落最佳者当首推龙宫村。此村兼有四溪合流的气韵,狮象对峙的山形。古木交柯,溪流叠台,潭瀑相交,恍若仙宫。龙的主题是贯穿整个村落的主题。这里仍存有三庙宇两祠堂一书院一古寺,再加上民居,古代村落中应有的功能体系保存完备。祠堂戏台是单台造型,但也是精雕细刻。离龙宫村相距不远的马岙村有俞氏宗祠,我去时锁着门,讨要钥匙被拒绝了,所以没能看成。

龙宫村龙根雕

龙宫村

另一个山头下是清潭村,民居几乎已经颓败,此村落中最大的看点是双枝庙和紫金石塔。前者塑造的临溪而立,桥庙相依的外部形象给笔者永难忘怀的印象。石叠双拱桥偏于庙的一侧,未查其名亦不知其历史,只觉其形其意也是桥梁中的佼佼者。双枝庙就单体建筑莱说,华丽高古胜过龙宫村任何一个庙宇祠堂。它也有一个典型的单藻井戏台。紫金石塔状如螺蛳,盘绕于村口溪流中,在传说中是清潭村周边山脉九龙戏珠格局中的珠子。如此独特的塔,却因为种种原因没能看成,却也是值得一推的。

清潭双枝庙

清潭双枝庙戏台

又一个山头是大蔡村,溪流穿村而过,祠堂也是临溪而立,戏台是双联藻井。然而依然在此吃了闭门羹。沿着公路往深甽方向走了约2公里左右,就能看到一个沿溪排开的线型村落,其背后高山如屏,极有气势。此村即是梁坑村。它本不在我的计划范围内,只是当时坐车路过,被一个横在山麓下的颇有气势的建筑所吸引。这是一个侧进的祠堂 ,背靠大山,面向峰峦,前面是一个非常大的广场,有一株硕大的银杏。广场外是溪流。好的建筑自带逼人的气场,这个祠堂即给人这种感觉。我去时村民正在打银杏。祠堂内戏台藻井十分有古意,它是一个半藻井。村中的宅子,基本都面溪而立,有长屋,有三合院,亦是值得一看。

大蔡村

梁坑潘氏宗祠戏台藻井

梁坑潘氏宗祠

最佳建筑景观:龙宫村,清潭村双枝庙和紫金石塔,梁坑村祠堂,大蔡村祠堂,马岙村祠堂

其它看点:清潭村祠堂,梁坑村,大蔡村民居,白象庙

3.西店镇梅林镇(宁海东北)

西店镇最大的看点就是位于石家村拥有三连贯藻井的崇兴庙。此种类型的戏台在宁海另外两处是岙胡村祠堂和西店樟树村祠堂。此类戏台下三个藻井,各自不同。彩画雕刻皆为佳作。它们都是在单藻井戏台的基础上增加了观众厅的部分。一个戏台空间再加上两个观众厅空间是这类戏台的特色之处。古时,演戏最重要的是给神或祖先看的,所以在最佳视线的位置,没有为观众留下遮风挡雨的空间。宁海戏台型制的变革大概在清末民国年间,独特的时代造就了宁海戏台独特的空间形式。可以说,它是神本要素的削弱,人本精神的进步。

石家村崇兴庙

石家村崇兴庙藻井一

石家村崇兴庙藻井二

石家村崇兴庙藻井三

岙胡村三联贯戏台藻井

岙胡村祠堂屋檐下

与石家村相距1公里多的塘下村镇东庙虽然已十分破败,但是它的戏台藻井是大藻井中嵌套小藻井的模式,在宁海此种藻井类型是十分罕见的。

塘下村五藻井戏台

最佳建筑景观:石家村崇兴庙,岙胡村祠堂,塘下村镇东庙

其它看点:石家村民居,祠堂,岙胡村民居

4.茶院镇(宁海东部)

茶院镇由于靠海较近,建筑多用石。最出名的古村落当是许家山村,然交通原因并没有去成。

力洋村背山面海,曾是象山宁波宁海之间商贸往来的重要节点。千年以来,当地居民多以出海打鱼为生。此村目前最重要的看点即是它的明清豪宅。它的装饰雕刻和木作多有明清仿宋建筑的意向。

柘铺街最大的看点当是街心戏台。这在宁海是唯一的。街心戏台夹在两栋现代的民宅之间,隔路面朝关帝庙,然略遗憾的是,除了一对石柱,其屋顶都是重新修筑的。此村的祠堂是工字殿式,戏台没有藻井。中间纵向的一竖,是抬梁结构,排架一路排到大殿前。我觉得这种工字殿模式是三联贯藻井戏台发展的简化版。从戏台部分梁架的彩画判断这种型制也应是晚清民国年间留存下来的。柘铺的露亭虽然十分小巧,但其山墙形式十分灵动。

柘铺街王氏宗祠

柘铺街石碾

在看完力洋,柘铺村回宁海城的公交车上,路过庙岭村,忽然看到了一座路旁的祠堂。于是便下车参观,祠堂戏台倒塌了,木匠们正在进行翻修。经了解,这座王氏祠堂是90年代建造的,平面型制与柘铺街的一致。庙岭村共有三座祠堂,多座庙宇。所有的祠堂和较大型的庙宇如秀山庙,白鹤庙都采用工字殿型制。村里的王师傅监管王氏祠堂的重修,见我对古迹的热爱,就骑电瓶车带我看完村中几乎所有的古迹。除了上述祠堂和庙宇,矗立在田野边的小巧水口庙,小河中的长溪桥和大溪中的镇宁桥都是值得一看的点。王师傅详细的讲解了庙岭村的前世今生。他认为庙岭最大的古迹是海塘,只可惜前些年破坏掉了,目前只留下残迹而已。而村中的庙宇祠堂其实并非古物,而基本都是在八九十年代重建的。虽然这些庙宇祠堂都不算古老,但我觉得其中的王氏祠堂,秀山庙,白鹤庙仍然值得一看。

庙岭王氏宗祠大殿

庙岭王氏宗祠

庙岭白鹤庙

最佳建筑景观:力洋多座豪宅,柘铺街街心台,柘铺街祠堂,王氏祠堂,白鹤庙,露亭,镇宁桥

其他看点:豆腐宅,秀山庙,水口庙,长溪桥

水口庙

水口庙

庙岭镇宁桥

5.一市镇(宁海南部)

若有人问我此行最喜欢的建筑是哪一个,我一定会说那是一市镇箬岙村的镇宁神祠。貌状高古,建筑与景观相互融一。它小巧秀丽,背依古樟,面朝山峦,其前水塘环围。我将在《浙东唐诗之路上的古庙群》专栏中进行更为详细的解读。诺岙村可以顺带一看,其建筑特征也是石木相接。村中祠堂新翻修过,彩画较为拙劣,但整体仍可一睹。村中的民居可能最有特色的是在二层设有美人靠的小姐楼。在主体建筑之外,尚建有望山的小楼。

箬岙镇宁神祠

与一市镇2公里左右的里岙村,有南一台。所谓南一台即是宁海城以南最好的戏台,当地视为宁海一绝。它在里岙祠堂之中,去年修复时,中央电视台专门纪录了它的重修。(http://yangshengtang123.com/tsfx/6869.html)我到达之时,戏台藻井已修完,但其屋顶和两侧的看楼仍未完工,甚至连脚手架都未拆除。相比戏台而言,更吸引我的是这座祠堂的大殿。它采用的是中间大两头小的梭形柱,颇有宋意。

里岙叶氏宗祠大殿

里岙叶氏宗祠大殿

东岙村可能是一市镇最有历史故事的村落,古称东洲。历史上,它有优良的港口,美丽的海湾。民国年间,这座村甚至有打造另一个繁华上海的野心与梦想。这便是三门湾开发计划,只是因为国民党溃败而最后胎死腹中。东岙村是王,林,陈,褚四大姓集聚的大型团形村落。每一姓都有祠堂。其中王氏祠堂最值得一看。它的戏台藻井比较特殊,是一个内置的轩顶,而大殿同样采用颇有宋意的梭形柱。槠氏祠堂大殿也保有古意,其它两姓祠堂却已经是完全重建,也没有什么看点的当代建筑了。村南的东洲庙已有1500年历史,虽然它是90年代重建的,但仍值得一看。

东岙王氏宗祠大殿

东岙王氏宗祠戏台藻井

东岙王氏宗祠戏台

褚氏宗祠大殿

东岙石碾遗迹

最佳建筑景观:镇宁神祠,东岙王氏祠堂,里岙南一台,露亭

其他看点:箬岙古村,东岙古村,东洲庙,它山殿,石碾

东岙露亭

6.强蛟镇(宁海东北)

孤山古院(来自网络)

强蛟镇是凸出于东海的半岛城镇。整个镇是天台山脉向东海的绵延。这座半岛中间高,两侧低,各个村落点缀在山海交汇处。潘家岙村和加爵科村就是两个面朝内海的村落。两村中的祠堂都有双联贯戏台。加爵科村的四顾坪上有孤山古院,初建于宋,清代重建,围屋庙宇仿八卦模式,夯土造,内院还有两颗水井形成八卦鱼眼,形制极其独特。处于山坪之地,周围可望到东海。里面主奉梅妻鹤子,宁波遗产网称此建筑可证围屋型制最早可推至宋代。山中无人,走到这里来回要两个小时,所以遗憾放弃。

加爵科村林氏宗祠

加爵科村林氏宗祠戏台藻井

潘家岙潘氏宗祠藻井一

潘家岙潘氏宗祠藻井二

考察终点是强蛟镇下蒲村,以魏氏宗祠的双联贯戏台藻井而闻名,无奈祠堂门关上了。由于赶时间没能看成。这个祠堂里二层戏台看楼和化妆间之间有一段高差,精致的栏板交接将劣势化为优势,十分出彩。

下蒲村魏氏祠堂栏板交接(来自乡土宁海公众号)

最佳建筑景观:潘家岙村祠堂,加爵科村祠堂,孤山古院

其他看点:山海风景,潘家岙和加爵科村民居

7.前童镇

前童镇可能是最有名的宁海古镇,旅游开发较早。村落中水系家家绕门口。我在傍晚到达,但游客仍然较多,所以并没有深入参观。相关的旅游攻略相信已经非常多,本文不再赘述。

8.其它乡镇

水车井山庙,黄坛三堂应该说是非常值得一看的。但由于时间有限,很遗憾并未到达。

宁海看点极多。山海交织,既有山地的特色又兼有海洋文化渲染。宗祠庙宇程式化较普遍,是其特点也是其缺点。但仍有个别庙宇跳出范式之外,如镇宁神祠,井山庙等。当然最精彩的是多样变化的戏台。其中多联藻井戏台为全国仅有。

宁海的公共交通系统十分发达,基本可以到达上述所有地方。但它的城乡公交还是中巴车,无法在网上查到它的路线和运营时间。我在这里简略说一下。宁海高铁站有到其北部的西店镇,深甽镇,梅林镇,强蛟镇的各大班车。宁海东站有到一市,茶院,水车等东部区域的公交,前童古镇在城区南门外坐车,而宁海西站则有到黄坛桑洲等几个西部乡镇的公交。

尾话:本文仅仅是一个宁海古建筑攻略贴,而非研究性文章,不当处请包含,这仅仅是初步印象。我特别感兴趣的是两个话题,一个是宁海戏台在清末民国年间的形制变革,另一个是与镇宁神祠有关的一切,可能以后会有相关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