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州永欣寺

 东风来了树林欢 2017-10-15
座落在有中国笔都之称的湖州市南浔区善琏镇上的永欣寺,是一座始建于南朝的千年古寺。
历史上对寺址的归属、曾有过不相同的想法。但在清代湖州的地方志上却有着简明的记载:永欣寺在“府城迎福外”。在西安碑林《智永真草千字文》碑上有大观三年(1109年)薛嗣昌的批文:“智永禅师…住吴兴永欣寺”等的记载。而最有说服力、最为详实的应该是唐朝李绰的《尚书故实》一书中的记载了:“右军孙智永禅师,自临八百本(指《智永真草千》)。散与人外,江南诸寺各留一本。永公住吴兴永欣寺,积学书,后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千。人来览书,并请题额者如市。所居户限为穿穴,乃用铁叶裹之,谓为铁门限。后取笔头座之,号为退笔塚,自制铭志。”通过这些史实资料。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远在唐代之前的永欣寺就在湖州存在客观事实了。

由于永欣寺与南朝年间的著名书僧智永走到了一起,所以永欣寺与《真草千字文》、“退笔冢”、“铁门限”也就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同时、书僧智永当年“结庵连希,往来永欣寺”的说法,又使得永欣寺与湖笔之都的善琏,以及秦大将军蒙恬、蒙公祠等等也联系在了一起。而且智永、永欣寺,这“两永”,从此后也就分别在中国书法史及中国佛教史上永远留下闪光的一页。千年以来、永欣寺在历经了无数次的成坏之中、灯灯相传、钟鼓相闻。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在党和国家宗教政策的正确指引下,永欣寺的琏溪梵唱又在西吴大地上渐渐响起。

2006年,毕业于普陀山佛学院的惟学法师。经市佛协推荐,湖州市民宗部门同意后,来到菩琏永欣寺任当家。近七年来,惟学法师在当地党政及民宗部门的指导下,与十方信众同心同德,在一块平地上将一座承载着千年历史与传说的永欣寺重建起来。从此、“两永”的传说不再漂泊,此真乃无量之大信啊!

2005年9月16日奠基、2008年完工的法相庄严的永欣寺大雄宝殿的落成,标志着永欣寺从此定居在吴兴善琏。大雄宝殿中的释迦摩尼佛塑像、由上等香樟木精雕塑金而成,堪为珍贵!之后寺院的基建工作进入平稳有序的阶段;2009年古穆精美的山门殿完工;2010年东厢房、客堂完工;同年、地藏殿、念佛堂完工;2011年天王殿完工;2012年西厢房之文殊千佛殿、药师殿、五观堂、香积厨,展厅等完工、其中文殊千佛殿内重达8吨的铜钟、工艺精美、造型简古、亦堪称寺中一宝;2013年智永书画院、佛教流通处也业已完工。至今、占地9亩左右的寺院,按原定的设计规划,已投入净资近1500万。眼前的永欣寺虽称不上是佛界的丛林净土,却也算得上是江南水乡的一处入胜梵境了。

永欣寺自2005年恢复建设以来,在市、区民宗部门、以及当地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爱国爱教”,在抓好寺院基础建设的同时,还看重抓好了精神文明建设。六七年来,寺院坚持弘扬佛法、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建寺途中也不忘社会公益事业,坚持每年定期慰问养老院孤寡老人、帮助贫困孩子、组织慈善放松等活动。同时根据湖州文化城市建设的发展要求,2011年寺院成立了“智永书画院”,并举办了“2012第一届智永文化艺术展”。为了更好地弘扬佛法,还加强了与普陀山佛学院、台湾镇国寺等外地有关寺院的讲经学术交流活动。

永欣寺,它在湖州的历史上曾为中国佛教文化的灿烂发出过让世人瞩目的光彩。时逢盛世的今天、它同时也能为促进当地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

永欣寺还将通过对佛教文化的弘扬与传承,让正如、正见为社会、为十方营造出更多的普信,让更多的家庭能够拥有祥和幸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