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好数学,爸妈做与不做,真的不一样!

 家有学子 2017-10-15

难道,数学好不好真是天生的?


数学老师可不这么想:如果学霸是天生的,那还要数学老师干神马!


在他们看来,数学学科有一种基本素养,叫做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是孩子们认知数学对象的基础


从数学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讲,具体就表现在对日常生活中的数和运算有敏锐的感受力,有意识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数据特征和空间形式,善于捕捉一般问题中潜在的数学特征。


而这种数感是可以培养的,无论是生活中,还是教学中,培养孩子的数感从来就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鹿姐姐今天就来扒一个关于数感培养的故事。


杭州天长小学二(2)班的魏弈舟在暑假,接受了父母派给他的一项艰巨又好玩的数学小挑战:数“万颗子”。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是唐代诗人李绅的千古名句。那么大家知道一万颗“子”到底有多少吗?


魏弈舟这次数的是“红豆生南国”里的红豆。


从1开始,一粒一粒地数,一直数100粒。每100粒装进1个小袋子,数完10小袋用夹子夹在一起。


慢慢的,这种方法被魏弈舟嫌弃了,因为觉得太慢了。他尝试5粒5粒数、6粒6粒数,7粒、8粒、9粒、10粒…还用乘法口诀数。


有好几次,魏弈舟都想放弃了。于是,魏爸爸不断给儿子鼓劲、加油。


最初魏弈舟数到1099,以为接着就数两千了,数到时,才知道那是1100。

这个过程中,魏弈舟知道了数数最重要的是拐弯进位,就是1数到9后怎么数,到99再怎么数。


10000颗红豆,魏弈舟数了整整6周,42天呐!


原来他觉得一万颗红豆肯定重到海里去了,数完了才知道没有想象中那么重。


大功告成那天,他兴奋地用电子秤称了10000颗红豆,足足有2.4kg,和我们平时喝的5瓶农夫山泉水差不多重。



魏同学,你的表情好到位啊~


看完这个故事,你是不是觉得有点眼熟,嗯,之前鹿姐姐曾给大家讲过,杭州天长小学为了让孩子认识吨的概念,搬来了游泳池,让孩子们拎着一桶桶水去感受吨的含义。


长春一所小学有老师也给二年级学生留过这样一道作业:数出1000粒大米。


可见“数感”在数学老师眼中,是相当重要滴东西。


问题来了,爸妈们在家里怎么培养孩子的数感?


鹿姐姐请出杭州天长小学的数学老师,来点专业指导——


  • 首先,爸爸妈妈要明白“数感”不是通过传授就能得到培养的,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去感知、发现和探索。


比如,


可以让他们展开双臂,量量两只手之间的距离,再来量量家里某间房的宽度;


到家附近的学校操场上走走、跑跑、测测、让孩子知道50米、100米、400米的距离;


掂掂一只鸡蛋、一只苹果、一壶油,一袋米……感受一下50克、100克、1千克、10千克的实际重量等。


这些方式不仅可以让孩子获得数感的启蒙,还能培养他们“亲数学”行为,让数学学习充满乐趣。


再比如,认识100以内的数,大多数孩子能口头数到100多,但孩子对于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却是有困难的。因为,他们对100以内数的数感层次还比较低。


爸爸妈妈可以让孩子充分动手操作,在探索数数方法时,不妨先向孩子展示1粒蚕豆的大小,接下来让他们抓一把进行估算,这时的数感建立将扩展到视觉、触角和空间范围。


孩子数数方法多种多样,有些是方便的,也有些是繁琐缓慢的,家长可以提供各种方法,至于哪种方法好,孩子在操作中自己会体会。


  • 良好的数感和量化能力还表现在能估计运算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比如有这样一题:妈妈带100元钱去商店,买下列生活用品:热水瓶28元、烧水壶43元、茶杯24元。问妈妈带的钱够吗?


不同孩子的估计策略不同。


有些孩子说:买热水瓶后大约剩70元,买烧水壶后大约还有30元,买茶杯够了。


有些孩子会说:买热水瓶和烧水壶大约花去70元,还剩30元,买茶杯够了。


还有孩子会说买这三样东西:20加40加20是80,买这三样东西大约要九十几元,所以够了。


要让孩子说出各自对估算结果的合理性解释,逐步发展他的估算意识和估算策略。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也发现了,在孩子学数学这件事上,父母做与不做,差别还是很大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