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毫厘之差,意义不同:50对易混淆的心理学术语辨析

 有智慧不如趁势 2017-10-15

本文是针对论文《毫厘之差,意义不同:50对易混淆的心理学术语辨析(50 Differences That Make a Difference: A Compendium of Frequently Confused Term Pairs in Psychology)》的一篇论文解析, 该论文于2017年7月发表于《教育先锋(Frontiers in Education)》杂志上。研究作者包括Scott O. Lilienfeld,Ava L. Pydych,Steven Jay Lynn,Robert D. Latzman与Irwin D. Waldman。


研究背景与方法


在心理学研究中存在许多表面上看起来相似,实际含义却大有不同的术语,这使很多心理学初学者感到很困扰,有时也会“迷惑”到资深研究人员。虽然已经有研究者对常用术语进行过解析与对比,但是他们关注的研究领域不够广泛,而且主要目标群体是初学者。因此,本文作者希望通过对心理学不同领域的易混淆术语进行辨析,能够为初学者,资深研究人员,科普作者等提供一份更为全面的术语参考。


通过参阅各种文献,对术语的背景进行深入研究,作者对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病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与统计及相关领域下的若干术语进行了对比与辨析,在下文中将分别列出。


研究结果


感觉,知觉,学习,记忆


1.负强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VS惩罚(Punishment)

负强化与惩罚都是行为主义研究的术语。负强化通过取消或降低厌恶刺激的强度,从而提高个体目标行为出现的概率,惩罚则通过呈现刺激,使目标行为出现的概率下降。


2. 再现(Renewal effect)VS 自发恢复(Spontaneous recovery)

两者都是指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中,条件反应消失后又再现的现象。再现是指,当建立反射的情境变化后,消失了的条件反应又再现的现象。比如,一个害怕蜘蛛的患者通过暴露治疗后,在实验室中对蜘蛛不再害怕,但是当他在另一个情境中,如家里的露台上,又看到蜘蛛时,害怕的反应又会出现。自发恢复则是在反应消退一段时间后,仅呈现条件刺激,条件反应又出现的现象。


3. 感觉(Sensation) VS 知觉(Perception)

感觉与知觉都处于认知这一心理活动过程中,感觉是开始阶段,通过不同感觉体验(如视觉、听觉或嗅觉等)从周围环境中收集原始刺激信息,知觉处于接下来的阶段,解析这些原始刺激,并将其转换为有意义的信息。


4. 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 VS 短期记忆(Short-term memory)

工作记忆:是由大脑一系列的相关系统对信息的瞬时处理与存储,是由若干个短时记忆按时间顺序组组合而成的一个连续系统;

短时记忆:一般被视为工作记忆系统的特定部位,使信息在被进一步处理前保持被激活的状态。


社会心理学


5.从众(Conformity)与服从(Obedience)

从众与服从都是社会影响研究方面的术语,它们的不同主要集中于两方面:从众的社会影响是横向的,即是同一阶层中的一个或几个人对个体进行影响,而服从的影响方向是纵向的,是由一个或几个权威人士对个体进行影响;除此之外,对于从众来说,社会影响通常是内隐的,不可见的,而服从中社会影响通常是外显的。

研究从众行为比较著名的实验是1956年著名的阿希线段判断实验,研究服从行为比较著名的是1963年米尔格拉姆的电击实验。虽然两者存在明显的区别,但是仍然有一些作者将米尔格拉姆的实验试做是研究从众行为的实验。


6. 偏见(Prejudice) VS 歧视(Discrimination)

偏见是一种内在的态度,是个体根据对方所处团体(如非裔美国人,犹太人,肥胖者,共和党等)对对方预先做出的不成熟的、负面的判断;歧视是一种外在的行为,因对其个体及其所处团体有不满或其他原因,对个体进行不公平地对待,如侮辱对方,减少对方应得资源,或是故意不雇佣对方等。


7. 种族(Race) VS 族群(Ethnicity)

种族是根据生物学特征划分的一类人,如白色人种,棕色人种,或者黑人等;族群是比种族更为广泛的概念,如德国人,美籍华裔,这种划分通常会加入社会、文化等因素,如国家,风俗,或者母语等。


8. 性别:Sex VS Gender

在中文中,我们统称为“性别”,在英文中,两个单词还是有一些细微差异的。根据美国心理学会格式指导手册最新版(2010),“sex”更适用于表示生物学上的差异,而“gender”更适用于表示社会学的差异。例如,当在社会情境中讨论男性或者女性时,更适合用“gender”。


人格心理学


9. 情感(Affect) VS 心境(Mood)

情感一般被认为是一种短暂的,具体的情绪状态,而心境则被认为更长一段时间内的,弥散性的情绪状态。


10. 焦虑(Anxiety) VS 恐惧(Fear)

“焦虑”与“恐惧”这两个概念经常被混用,但是经常会有研究表明,焦虑与恐惧这两个概念无论是在生理学上还是心理学的研究上仅呈微弱到中度相关。例如,在脑研究中,焦虑通常与左半球相关,而恐惧则与右半球相关。除此之外,焦虑通常与模糊、潜在及可避免的威胁相联系,而恐惧则由即将到来的,几乎不可避免的威胁唤起。当引起焦虑的刺激物消失后,个体仍然会感到焦虑,然而当引起恐惧的刺激物消失后,个体一般会停止恐惧。


11. 共情(Empathy) VS 同情(Sympathy)

共情的定义多有不同,比较公认的定义是,共情是一种能够感受或者体验到他人情感的能力。共情的目标是体验到与对方一样的情绪,如悲痛,恐惧,苦恼等。而同情则是表示对于对方的关心与怜悯。对于共情来说,双方体验的情绪是一致的,而同情者与被同情者,双方体验到的情绪则大有不同。


12. 羡慕(Envy) VS 嫉妒(Jealousy)

羡慕只涉及到两个人,是对别人拥有我们想要却没有的东西时,感受到的负面情绪;嫉妒则涉及至少三个人,针对至少两个他人而发,对这两个或更多他人直接的关系感受到的负面情绪。

比如,当一个研究者一直期望获得诺贝尔奖,自己没得奖,同事却获得时,他的感觉称之为羡慕;当他得知另一个同事被邀请与这位获奖的同事一起进餐时,他体验的感觉是嫉妒。


13. 潜抑(Repression)与压制(Suppression)

在精神分析的术语中,潜抑是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是个体无意识地对不愉快的、不能接受的部分体验进行遗忘,使之不为意识所觉知;压制则是另一种防御机制,是个体有意识地对不愉快的想法或者记忆进行遗忘。


14. 羞愧(Shame)与内疚(Guilt)

羞愧是个体在出现问题或不道德行为时所产生的自我谴责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是对个体自身整体的否定,比如“我是个坏人”,而羞愧则对问题行为有具体的判断,比如“我做了一件坏事”)。除此之外,研究发现,羞愧经常与回避行为相联系,而内疚则会使个体更主动地采取行动,从而能够弥补自己问题行为带来的伤害。


15. 潜意识:Subconscious VS Unconscious)

两者的中文翻译都是“潜意识”,但是弗洛伊德的传记作者Peter Gay提出,用“subconscious”代替“Unconscious”是个“常见并且显著的错误”(2006)。尽管弗洛伊德早期使用过该术语,并认为其指向意识下一层面的部分(1985),但是他在后期则舍弃了该术语。目前,一些认知心理学家仍在用Subconscious表示意识范围之外,但是可以进入意识部分的大脑存储部分,与Unconscious不同的地方在于,后者存储的信息是无法进入到意识层面的。


心理病理学


16. 反社会(Antisocial) VS 不合群(Asocial)

反社会个体的行为是对抗型的,损害他人利益,这在患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个体身上更为明显,他们经常参与破坏甚至是违法行为。而不合群的个体通常是回避他人,他们或者是本性害羞,或者是对他人没兴趣。


17. 强直性昏厥(Catalepsy) VS 猝倒(Cataplexy)

强直性昏厥与猝倒症都是潜在神经问题的信号,前者表现为肌群紧张僵硬,动作僵直,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症等精神疾病;后者则为突发的,暂时性的肌张力下降,个体对肌肉失去控制,是猝倒症的核心症状。


18. 分类(Classification) VS 诊断(Diagnosis)

分类是构建一个目录,将研究者,组织机构,研究对象,相关因素等归类到相关类别下,例如,《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简称DSM)与《国际疾病分类表》(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简称ICD)。诊断则是将根据具体情况,将个体的病情归类到疾病目录对应的类别下。


19. 妄想(Delusion) VS 幻觉(Hallucination)

妄想是患者固定的错误观念,通常不被其所属的文化群或亚文化群的其他成员接受;幻觉则是在没有对应的客观刺激时,个体出现的知觉体验。


20. 强迫性思维(Obsession) VS 强迫性行为(Compulsion)

强迫性思维是指反复出现的、持久的想法、冲动或印象,令个体心烦意乱,又无法摆脱;强迫行为则是为了抵消或消除强迫观念而要去严格执行的重复行为或想法。 由此也可以看出,强迫性思维制造焦虑,强迫性行为降低焦虑。


21. 精神病态人格(Psychopathy) VS 反社会人格(Sociopathy)

根据DSM-5,反社会型人格(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在英语中也被称为Psychopathy或者Sociapathy。精神病态人格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他们通常外表迷人优雅,具有较低的焦虑水平,但同时他们又缺乏羞耻感,冷血无情,不诚实,对冲动缺乏控制力。Sociopathy则更像是一个口语化的名词,来表示下面四种概念中的一种或多种:1) 类似psychopathy的情况;2)类似于psychopathy,但是更缺少情感控制;3)有长期反社会行为或者犯罪行为的历史,起因通常是社会文化类因素;4)从青少年时代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有反社会行为或者犯罪行为。有学者认为(Berg et al., 2013),“Sociopathy是一个不正式的精神病学或者心理学术语,而对它不谨慎的使用带来的不仅是概念混淆的问题”(p.66)。因此,我们建议尽量避免使用“sociopathy”(Pemment, 2013)。


22. 心身障碍(Psychosomatic) VS 躯体形式化障碍(Somatoform)

患有心身障碍的患者,会有实际的生理症状,这些症状会被一些心理因素所影响。例如,牛皮癣,和一些肠道类疾病如肠道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情况,会受到生活压力的影响。患有躯体形式化障碍的患者,其生理症状则缺乏明确的医学诊断。


23.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 VS 多重人格障碍(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 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对于大众来说,这两者的关系类似于下面的公式:多重人格=分裂的人格=精神分裂症”。

瑞典精神病学家Eugen Bleuler观察显示,精神分裂症确实是同一个个体身上,各种认知、情感、动机等各种功能的分裂,然而,多重人格障碍,现在又称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DSM-5,2013),则是在个体身上存在2种及以上的人格,或者人格状态,每一种人格都有他相对长久的对环境和自我的认识、关系或想法。


24.连环杀手(Serial killer) VS 大规模杀手(Mass murderers)

连环杀手是指至少谋杀3人以上,并在每个谋杀案之间存在冷却期的杀手,如臭名昭著的Theodore Bundy;大规模杀手是指在一次案件中,造成大量伤亡的杀手,如2012年的电影院杀手James Holmes。需要注意的是,连环杀手与疯狂杀手(Spree killer)也不是同一概念,后者作案通常不存在冷却期。


25.症状(Symptom) VS 症象(Sign)

症状与症象都是心理病理学的指标,两者的区别在于:症状是主观的,只能由病人自己报告,而症象是客观的,可以由临床医护人员或者其他看护人员观察获得。例如,疲劳是重度抑郁症的症状,精神性运动迟缓则是该症的症象。


26.言语岔开(Tangentiality) VS 回绕现象(Circumstantiality)

言语岔开是指患者绕过目标主题,从一个不相关主题,谈到另一个不相关主题,无法到达目标主题。假设目标主题是B,则言语岔开者的谈话方式是A-> C->D->E->F,无法达到目标主题上。

回绕现象是指一种间接的,效率低的说话方式,患者会在谈论目标主题时,掺杂大量不相关的主题或细节后,但是最后仍然可以回到目标主题上。在上面的假设中,出现回绕现象的谈话者的方式是A-> C->D->E->F->B。


27. 跨性别者(Transgender) VS 异装癖(Transvestite)

跨性别者是指对自己的生物学上行不不满意的人。他们中的一部分可能会寻求医学手术来改变自己的性别,这部分人称之为变性者(Transsexual)。

异装癖则是指喜欢穿异性服装的人。不同于跨性别者,异装癖患者大部分是异性恋。

根据DSM-5,异装癖(Transvestic disorder)的描述为,患者几乎都为男性,在至少六个月以上,反复多次以更易女性服装来激起性幻想、性迫切愿望或行为,这种幻想或行为使患者产生了临床上的明显痛苦或其他重要社会功能缺损。


心理学研究方法与统计


29. 克伦巴赫α系数(Cronbach's alpha) VS 同质性(Homogeneity)

很多研究者认为克伦巴赫α系数是测量同质性的较好指标,但是他们常常忽略问卷长度对α系数的影响:即使项目间的相关较低,但是只要项目数量足够,α系数值一般也会比较高。


30. 区分效度(Discriminant validity) VS 区辨效度(Discriminative validity)

区分效度是建构效度的一种,与聚合效度相对,是指若一个测验是有效的,则它与测量其他构想或特质的测验不应该呈高相关。而区辨效度(又称known-group validity)是指一个测验能否根据理论假设区分两个样本,比如,能否区分精神病人与正常人,它实际上是聚合效度的一个指标。


31. 外在效度(External validity) VS 生态效度(Ecological validity)

外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可以推论到其他被试或者其他情境,尤其是现实世界中的程度;生态效度是指是指实验设计、环境等模仿或者反映真实世界情境的成都。例如,在一个现实情境中观察人们争吵来研究侵犯的实验,具有较高的生态效度,但是如果它的研究结果无法推广到生活中的其他情境,则它的外在效度较低。


32. 表面效度(Face validity)VS 内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

表面效度是被试在表面上看起来觉得测验项目的有效程度,比较主观,甚至有些研究者认为它根本无法在技术上反应问卷的有效程度;内容效度则反应测试题目对目标领域的代表性取样的适当性,一份好的内容效度测试可以充分展示问卷或量表的构成。表面效度高的问卷内容效度不一定高,反之亦然。


33. 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 VS 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因子分析主要是发现相关矩阵下面隐藏的维度,侧重于解释各变量间的协方差。主成分分析法是由原有变量线性组合得到数量较少的新变量,这些新变量可以代表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变异。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将数量较多的原始变量缩减为方便处理的少量变量,并降低接下来分析产生的Type I 错误。

简言之,因子分析是基于具有共变关系的变量间的共变变异,主成分分析法则是基于所有变量的变异。


33. 预测效度(Predictive validity) VS 同时效度(Concurrent validity)

预测效度与同时效度都属于聚合效度。预测效度是指测验结果与一段时间后所得的校标资料的相关程度,同时效度是指测验结果与同时获得的校标资料的相关程度。


34.中介变量(Mediator)VS 调节变量(Moderator)

调节变量影响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关系,它可以部分解释(部分调节)或者全部解释(全部调节)自变量与因变量关系。假设调节变量为C,自变量为A,因变量为B,则作用机制为A-->B-->C。

中介变量则影响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大小、方向,或者两者同时影响。例如,Stern等研究者1982年的研究发现,一个人疾病严重程度与重大生活事件的改变有关,不可控事件(例如配偶的突然死亡),比可控事件(例如离婚)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性更高,即重大事件的可控程度为上述因果关系中的中介变量。

调节变量主要回答的是“怎样”、“为什么”之类的问题,如“行为的自主性怎样改善抑郁症状?”;中介变量更多回答的是“什么时候”、“对于谁来说”、“在什么情况下”的问题,如“冲动与暴力的关系对男性还是女性更明显?”,“在什么情况下,精神病态对离婚最有预测性?”。研究者更需要注意的是,一个变量可以同时是调节变量与中介变量。


35.盛行率(Prevalence)VS 发生率(Incidence)

盛行率是指一个固定时间内,患某种疾病的人在其所处族群中所占比例;发病率是指在一段固定时间内,新发病人数所占比例。


36. 危险因子(Risk factors) VS 致病原因(Cause)

危险因子是在某种疾病出现已经存在,并预示有很大可能患者会出现该疾病,但其并非是致病原因。比如,有注意功能障碍的人很有可能患有精神分裂症,所以注意功能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危险因子,但是不是其致病原因。


37.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VS 标准误(Standard error)

标准差是描述样本内数据分布离散程度的指标;标准误是描述样本统计量抽样分布的离散程度的指标,常见有平均值或相关系数,以反映样本的代表性问题,常用于置信区间的计算。


38. 逐步回归分析(Stepwise regression) VS 层次回归分析(Hierarchical regression)

在逐步回归分析中,与结果变量的残差相关(半偏相关)最大的变量被自动选择为预测变量;在层次回归分析中,预测变量由研究者选取,以判断它们的贡献率。


其他


39. 超感视觉(Clairvoyance) VS 预知(Precognition)

超感视觉与预知都属于超感官知觉,超感视觉是指通过心灵的力量获得隐藏的或不在视觉范围内的物体的状态,而预知则是通过心灵力量知道未来发生的事情。


40. 昏迷(Coma)VS 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 PVS)

昏迷通常由脑外伤,过度或错误用药,大脑缺氧,疾病等因素造成。昏迷中的患者通常对外界刺激没有反应,无法叫醒,无法应答与自主活动,没有睡眠——惊醒周期。脑损伤严重的患者,可能会由昏迷状态转入持续性植物状态(这类病患俗称“植物人”)。

两者区别在于:1)昏迷一般短于一个月,而持续性植物状态可能持续数年,或者永久性知觉或其他功能丧失;2)持续性植物患者对于外界刺激会有不同程度反应,会有部分条件反射与自动回应,睡眠——惊醒周期依然存在。

这里也需要注意持续性昏迷状态与脑死亡的区别,前者患者大脑仍具有基本活动,如呼吸,消化,循环等,甚至会有些零星的意识,后者患者则没有可检测到的大脑活动。


41 文化公平测验(Culture-fair test) VS 文化自由测验(Culture-free test)

文化公平测验设法降低文化差异对测验结果的影响,文化自由测验则是试图完全避免文化差异对结果的影响,是种理论中的概念,实际难以操作。


42. 谵妄(Delirium)VS 痴呆(Dementia)

谵妄通常是急性发病,病情波动较大,痴呆则是慢性、持续性发病,在数月甚至数年内,患者的脑部功能与自主运动功能逐步恶化;谵妄的潜在致病因素较多,包括痴呆,感染,戒酒,脏器如心脏、肾脏等的代谢紊乱或功能失调等,而阿尔茨海默病造成的痴呆原因仍未查明,其他类型的痴呆则可能由心血管疾病,路易士体,额颞叶退化造成;目前,谵妄是可治疗的,对于各类型的痴呆没有有效的长期干预手段。


43. 疾病: Disease VS Illness

前者仅指身体某部位的病变或功能失调,后者则在此基础之上,包含了患者对其问题的心理反应。


44. 冲击疗法(Flooding) VS 内爆疗法(Implosion)

冲击疗法与内爆疗法都属于暴露于反应抑制法(Exposure and response prevention, 简称ERP)。

冲击疗法主要用于恐怖症、强迫症等的治疗。在冲击疗法中,强烈的或大量的刺激直接呈现给患者,直到患者的恐惧消失为止。比如,将一位有恐高症的患者带到摩天大楼顶楼,向地面一直看。冲击疗法一般会在现实情境,想象,或者虚拟现实中进行。

内爆疗法一般在想象中进行,治疗师会通过分析患者的潜意识冲突,找到核心恐惧刺激,使患者在想象中夸大刺激,并直接面对该刺激。例如,一位害怕马的来访者,经过治疗师分析,其潜意识中存在恋母情结,在内爆疗法中,治疗师会让他想象谋杀父亲,暴力逐渐升级的画面。


45. 将睡前幻觉(Hypnagogic) VS 将醒前幻觉(Hypnopompic)

两者常见于昏睡症患者,以幻听为主,有时会出现幻视。二者主要区别在于发生时间,如中文名所示,前者发生在入睡前,后者发生在半梦半醒时或完全清醒之前。


46. 精神失常(Insanity) VS 无受审资格(Incompetence)

精神失常是一个法律术语,被认定为精神失常的罪犯可赦免部分或全部的法律责任。美国各州判定精神失常的标准不同,比较常见的标准有两条:1)当事人能否理解案发时自己的行为,能否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2)当事人对冲动的控制能力。

有受审资格(Competency)是指被告能够理解针对其个人的法律诉讼,能够与其代理进行有效沟通。如果不能达到这一要求,则为受审资格的被告,不能参加审判。

另一常混淆的词为行为能力减弱(Dimished capacity),是指如果被告人在案发当时因为其他原因导致行为能力降低(例如,所处环境有暴力行为时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导致行为能力降低),则其判决可以适当减轻。


47. 复发(Relapse)VS 再发(Recurrence)

这里要提到“5Rs”,心理药理学中常用其来描述心理疾病的治疗阶段:

1)临床有效(Response):经过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

2)缓解(Remission):经过治疗后,症状几乎完全消失,且这种状态持续至少四个月;

3)复原(Recovery):治疗后症状几乎完全消失,持续至少6个月以上;

4)复发(Relapse):在复原之前,症状再度出现;

5)再发(Recurrence):复原后,症状再度出现。


48. 压力源(Stressor)VS 压力(Stress)

压力源是指影响个体身心平衡的生活事件,压力是个体对压力源的主观反应。


49. 研究方法(Study)VS 实验(Experiment)

实验是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在实验中,实验者随机选取被试,并根据实验设计操纵自变量。


50. 测验(Testing)VS 评估(Assessment)

心理测验是指对被测者进行测试,评估是指整合解释测验分数,结合其他相关信息得出结论。


除了这50对易混淆的术语,另有50个应尽量避免使用的术语作者在另一篇文章中也进行了分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看本文的姊妹篇文章《50个尽量避免使用的心理学术列表(Fify psychological and psychiatric terms to avoid: a list of inaccurate, misleading, misused, ambiguous, and logically confused words and phrases.)》。


本文中个别术语,如“情感”与“心境”,“文化公平测验”与“文化自由测验”,“外在效度”与“生态效度”,与国内对其解释稍有出入,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查阅相关资料,对此进行补充。



参考文献:

Lilienfeld, S. O., Pydych, A. L., Lynn, S. J., Latzman, R. D & Waldman, I. R. (2017). 50 Differences That Make a Difference: A Compendium of Frequently Confused Term Pairs in Psychology. Frontiers in Education. doi: 10.3389/feduc.2017.0003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