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归隐田园,是庄园和民宿的最大骗局

 文山书院 2017-10-16


几乎所有的庄园和民宿在营销时,都极力标榜自己的环境和氛围,声称可以让都市人忘掉喧嚣,享受隐居的状态。

 

但事实上,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多么自欺欺人。逃得了周末,周一一大早还得上班打卡。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去庄园和民宿的目的,根本不是享受休息,而是为了以更好的状态去工作。

 

所以,庄园和民宿,要打造的不是“隐逸功能”,而是“充电价值”。


拂衣而去,归隐山野,淡了刀光剑影,忘了恩怨情仇……

 

归隐山林,到这里做大山的居民……

 

你若厌倦世俗,我愿陪你归隐山下……

 

在民宿的品宣中,类似这样表达“隐逸文化”的文案,已经成为整个行业的标配。甚至有媒体说:“隐”,是民宿的天然属性。

 

不能否认,这种桃花源般的生活,这些放弃高薪工作,归隐到山里开民宿的网红主人,对于受够了车水马龙、觥筹交错、雾霾封城的都市人,着实具备诱惑力,让人艳羡不已。

 

以至于一位普通的女教师,勇敢地辞掉“铁饭碗”:“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



但事实上,绝大多数的凡尘俗人,真的能够忘却江湖,像陶渊明一样隐居山林吗?


当然不可能。即便是不用加班的白领和事业稳定的中产,能够周末“临时出家”一样切换空间,但到了周一,依然要分秒不差地出现在办公室,打卡开会。越有钱有身份,只会越忙。

 

所以,他们追求的周末假期“归隐”,表面上是感受自然享受生活,内心真实需求则是利用中场休息,争取尽快调整,以便满血复活再战江湖。

 

哪怕有一万个不愿意,但现实就是,身在江湖的都市人,“归去”只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来兮”才是宿命,否则只能“田园将芜”。

 

那么顺应地,庄园和民宿的价值,从根本上讲,就不只是满足用户“归隐”,而是如何让其更好地“回归”。



民宿亏损,“归隐文化”是最大毒瘤


勾起“归隐”情怀,塑造“隐逸”场景,可谓是民宿快速崛起的一大法宝。但另一面,它又把庄园和民宿带入歧途。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对照这个理论,“归隐”之类的放空心灵,只能属于满足身体放松休闲的需求,虽然属于精神层面,但仍属于生理需求范畴,是人类最低层次的基础需求。

 

而“归隐是为了更好提升自己”这个需求,不仅更加刚需,还带有自我实现的价值。不仅有更大的现实意义,还能够产生更大的消费附加值。



所以,我们看到很多“隐”定位的民宿,虽然环境不错,建筑装潢小资范儿十足,但当用户慕名而来,依然会遗憾地发现“隐”得有些不真实、不适应。

 

至少对于当下“逃不出江湖”的中国人,这种迥异于都市环境和设计的“隐逸”民宿,能带给自己的只有一些新鲜感。

 

当好新奇心很快消失后,余下的依旧是百般无聊和空虚寂寞。怎么办?继续玩手机呗。

 

开个上千元一晚的房间,躺在里面只能玩手机。即便是土豪,下次还会再来吗?



“隐”是最低级的休闲


二十年前,人们认为的休闲就是休息,就是远离工作,在家睡睡懒觉,顶多去个人民公园。

 

而现在,这种行为被年轻人蔑称为“宅”。在他们看来,去疯狂逛街、去看个电影、去健身房大汗淋漓,去登山潜水,去参加社交派对,才是最爽最嗨最解乏的休闲方式。

 

时过境迁,现在多数民宿休息式的“归隐”,是不是像极了二十年前人们的状态?



事实上,现代人需要的休闲,不仅是要找一个远离都市的静谧之地,推窗是青山,田野环绕,水塘自流。

 

更是要有一个地方,能嗨歌、能社交、能运动、能遛娃、能手工、能劳作……这个地方,即是工作之外的放松之地,也是一个体验、休闲、娱乐以及提升自己的第二居所。

 

由此可见,真正的庄园和民宿,要提供的不是“归隐”,而是“换地修炼”。



这就要求我们在打造庄园和民宿时:

 

既要有隐居的环境,又要有江湖的内在;


既要有休息的场所,也要有休闲的内容;


既要有心灵的放松,也要有素质的提升;


既要有发呆的长椅,也要有社交的广场;


既要有田园的葱郁,也要有现代的轻奢;


既要有粗茶的淳朴,也要有咖啡的浓香;


既要是成人的天堂,也要是孩子的乐园;


既要保留民俗传统,也要延伸文创嘻哈;


既要忘却凡尘俗世,也要遵循都市潮流;

 

总之,让人归隐山林能解一时恩仇,送客回归江湖更显英雄本色。既然逃不了江湖,与其凭空造梦,何不打怪练级,持剑走天下!


作者:李耕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