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军的身份识别牌(狗牌)为何更实用?答案在这个小小的技术细节

 独树逸 2017-10-16

美军的身份识别牌(狗牌)为何更实用?答案在这个小小的技术细节

(第5集)

本文摘自本人畅销书《这才是美军》

军队非常讲究整齐划一,这当然很必要,但也带来一些烦恼。比如,由于衣服长得一模一样,就可能造成拿错的情况。

如果当过兵,回想一下,你的衣服是不是在晒衣场失踪过?

解放军的素质这么差?

其实,这事和素质没半毛钱关系。都有的东西,一样的东西,干嘛拿别人的?可是,衣服挂在那儿,风一吹就离开原有位置,挤到一块去了,确实难以分辨哪件是谁谁谁的。

你也许会说,这事好办,写上自己名字不就得了

好主意,听上去不错,但做起来还是不行。为啥?同一件衣服上,你会写你的名字,别人就不会写他的名字?我亲眼见过这种事:一件迷彩体能训练服上,居然写上了五六个人的名字,简直成公用的了,让人哭笑不得。

在解决这个问题上,美军的办法还是不错滴。有美军士兵回忆自己到新兵训练营报到时说[1]:

美军的身份识别牌(狗牌)为何更实用?答案在这个小小的技术细节

美军新兵入营

“教官们发给我们一人一个小盒子,是印章。在军队里面,每个人穿的衣服,都要盖上印章,我要把我的姓和我的社会安全号码最后四位数字,都印在自己的军服上的一个专门的地方。”

名字嘛,只要有支笔、会写字,都能弄上去。不过,特制的印章就不好搞了。美军就是通过姓名牌这个办法,以很低的成本,有效避免了“一物多主”的现象。

美军搞姓名牌,最早是出于识别和救治伤员的需要。

世界上最早使用姓名牌的军队,是美军。南北战争时期,北方军队的士兵们,首先在脖子上挂上姓名牌,在一个5厘米见方的小牌子上,刻上自己姓名、血型和所属部队番号。这样一来,救护队就方便快速施救,军人战死了,也可以做“有名英雄”。

美军的身份识别牌(狗牌)为何更实用?答案在这个小小的技术细节

美军的身份识别牌

后来,军人佩戴姓名牌,成为日内瓦国际公约的内容。根据日内瓦议定书,各缔约国应当给军人佩戴明显的标识,以便于识别和救护。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也明确要求:“对军人应给以身份牌。身份牌最好用双身份牌,以便战俘死亡时,一半系在身体上,一半送达后方造册和登记。”[2]

我国早在1956年就加入了日内瓦公约,但直到设计07式军服,才增加姓名牌。为什么迟到这么久?大概是出于保密的需要。打仗的时候,如果被俘,姓名牌会暴露你的姓名和部队番号等信息。如果没有姓名牌,就可以一言不发或者蒙骗对方。后来,随着解放军的公开化和人性化,姓名牌才诞生。

不过,我军的身份识别牌,信息量实在太小。恕我愚笨,搞不懂设计者为什么在汉字下面又用汉语拼音“翻译”一遍,而不是把有限的空间留给血型等更加重要的信息。难道他们担心我军官兵不认识汉字?

美军的身份识别牌(狗牌)为何更实用?答案在这个小小的技术细节

军校的身份识别牌

2014年毕业季,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2014届毕业学员领到了军人身份牌。这个信息当时在网上热炒,其实,这所军校为学员配发身份牌,更多是纪念性质,而且只是学院的自主行动,不是全军统一行为。2015年,我军为第三批赴马里执行维和任务的部队配发了与国际接轨的身份牌,才真正开了口子。希望不久后的一天,全军官兵都能享受这一“待遇”。

在身份识别牌的制作上,美军又走在了前面。当我们的身份牌上只有自己名字的时候,美军已经在对身份牌进行信息化升级改造——加装磁条、条形码或微型芯片,把诸如指纹、面像、DNA和医疗史等详细资料存储上去。这样一来,就为识别和救治伤亡军人提供了更加快捷、高效、准确的途径和渠道。

引文出处:

[1] 海攀、一鸣:《我在美军航母上的8年》,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第19-20页。

[2] 许泽等:《从姓名牌说到身份牌》,《解放军报》,2007年8月14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