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议十论:杀贼!杀贼!

 老鄧子 2017-10-16

(一)

年少不识愁,

尤爱上层楼,

赋新词喋喋不休,

强说愁。

而今染尽愁,

欲语还休,

一阵凉嗖嗖,

却道好个秋!


(二)

     白发三千个长愁,

     明镜凝霜秋。

     古今无穷事由,

     谁能相怜解忧?

     移家酒泉愁边酒,

     独钓天水一叶舟,

     一醉方休,

     解千愁。


(三)

柳向粉面招手,

花因何事蹙眉头?

剪风丝雨浥尘垢,

无痕也无愁。

自笑九议遗恨闲诌,

无限山河泪中游。

杀贼!杀贼!

惊起一群马鹿散如鸟兽。

(四)

清江水多少行人泪流,

烟雨低回终不走。

西北望可怜长安难留,

青山遮不住东流不回头。

头上白发总生愁,

鹧鸪啼破江晚余秋。

醉扶孤石看飞流,

肠已断,泪难收。


(五)

万事云烟过苍狗,

百年先衰蒲柳。

重阳节近风雨稠,

当年宋玉最悲秋。

叹十论常八九,

浮云遮月晚回舟。

拍手笑沙鸥,

嫦娥孤零有无愁?


(六)

忧心悄悄吾道悠,

最无聊处如病酒。

鬓先秋,

可怜白发揪!

无限江山行未周,

父老无须和泪看吴钩,

秋来沙场点兵后,

卷尽残花风恨休。


(七)

怕上层楼,

十日风雨九。

流莺何唤声声骤?

片片飞红断肠酒,

试卜花期簪上头,

灯昏梦咽罗帐守。

秋归带来愁,

却不解将愁带走!


(八)

独倚危楼,

一样秋风几样愁。

身世杯中酒,

万事皆空谋。

醉里挑灯看吴钩,

风吹雨打无泪流。

梦捣黄龙后,

生前身后名俱收。


(九)

橘子洲头,

先天下之忧而忧。

蓦然回首,

休说新恨旧愁。

万字平戎策在手,

山走马,路横钩,

壮志饥餐胡虏肉,

收拾功名付君侯。


(十)

猎胡虏,在清秋,

汉家列舰耸高搂。

剑在手,气横秋,

忆昔鸣镝血粘稠。

经年后,

云掩弓藏约清愁,

杨柳岸边相守,

莫叫风花雪月辜负酒。


(十一)

朝来波浪翻江口,

吊古上危楼。

长日惟消棋局觥筹,

醉里不知低头。

旧恨春江未断流,

新恨云山千叠愁。

冀功名万里封侯,

好景为君留。


(十二)

可怜飞镜无根钮,

征鼓何处去悠悠?

嫦娥不嫁谁留?

目断秋霄落雁使人愁。

若道都齐无忧,

为何渐渐变吴钩?

醉醒玉殿无诏留,

空弦时响泪湿征衫袖。


(十三)

断鸿声里落日楼头,

阑干拍遍吴钩在手,

唤取红巾翠袖,

拭英雄血泪!

可怜长安父老风景依旧!

无人会意登临献愁。

神州陆沉几曾回首?

风云奔走君知否?


(十四)

寄奴曾住舞台歌楼,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走。

想当年气吞万里如仇,

英雄无出孙仲谋。

烽火扬州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狗!

凭谁问廉颇尚能饭否?

待他年兴亡事了为先生寿。


(十五)

向河梁万里回头,

将军故人数不满手。

换鸣瑟,重进酒。

千里骏骨空收

补天裂,看试手, 

男儿心如铁到死方休!

衣冠冢,遍神州,

将军百战骨封侯。


(十六)

最苦浔阳江头,

画舸待发停舟。

记出塞,马上三万里离愁,

恨难说,解语弦上扣。

千古事,灰飞烟休,

轻拢慢捻泪难收。

推手含情还却手,

一抹《梁州》哀透。

(十七)

欲上层楼去消愁,

愁还随我上层楼。

不是此愁难止休,

被他引惹家国仇!

战友故人尽白头!

几人骏骨能封侯?

醉中忘却来时舟,

浮云无舟也无愁。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号稼轩  ,山东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嘉泰三年(1203年),主张北伐的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已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被任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年迈的辛弃疾精神为之一振。他先后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等职。第二年,他晋见宋宁宗,慷慨激昂地说了一番金国“必乱必亡”(《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并亲自到前线镇江任职。但他又一次受到了沉重打击,在一些谏官的攻击下被迫离职,辛弃疾怀着满腔忧愤回瓢泉。

        开禧三年(1207年)秋,朝廷再次起用辛弃疾为枢密都承旨,令他速到临安(杭州)赴任。但诏令到铅山时,辛弃疾已病重卧床不起,只得上奏请辞。同年九月初十(10月3日),辛弃疾带着忧愤的心情和爱国之心离开人世,享年六十八岁。据说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康熙济南府志·人物志》)。

        古往今来最遗憾的战略就是辛弃疾的《九议》,连辛弃疾的敌人灭亡南宋后都感慨:“使宋果用之,吾安得至此?”。尽管我没有穿越回去改写“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的历史的机会,但我可以以此文谨纪念这位一代词宗、爱国词人的义胆忠魂。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是两宋存词最多的作家。

        陆游赞曰: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  (《送辛幼安殿撰造朝》)

        刘宰赞曰:命世大才,济时远略。挺特中流之砥柱,清明寒露之玉壶。十载倦游,饱看带湖之风月;一麾出镇,迥临越峤之烟霞。上方为克复神州之图,公雅有誓清中原之志。  (《上安抚辛待制》)

        谢枋得赞曰:以此比来,忠义第一人,生不得行其志,没无一人明其心。全躯保妻子之臣,乘时抵瞒之辈,乃苟富贵者,资天下之疑,此朝廷一大过,天地间一大冤,志士仁人所深悲至痛也。公精忠大义,不在张忠献、岳武穆下。一少年书生,不忘本朝,痛二圣之不归,闵八陵之不祀,哀中原子民之不行王化,结豪杰,志斩虏馘,挈中原还君父,公之志亦大矣。耿京死,公家比者无位,犹能擒张安国,归之京师,有人心天理者,闻此事莫不流涕。使公生于艺祖、太宗时,必旬日取宰相。入仕五十年,在朝不过老从官,在外不过江南一连帅。公没,西北忠义始绝望,大雠必不复,大耻必不雪,国势远在东晋下。五十年为宰相者,皆不明君臣之大义,无责焉耳。[22]  (《宋辛稼轩先生墓记》)

        爱新觉罗·玄烨赞曰:君子观弃疾之事,不可谓宋无人矣,特患高宗不能驾驭之耳。使其得周宣王、汉光武,其功业悉止是哉!(《御批通鉴纲目》)

郭沫若于其墓道撰并书之挽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