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周末,通海又要搞事情了!

 思植木 2017-10-16



文、摄丨盆景世界


还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

云南通海搞的事情吗


2016年8月13日,由云南省盆景赏石协会主办、通海县盆景协会承办、通海县科协与县旅游局联合协办的“第七届云南省(通海)盆景艺术展在该县文庙拉开帷幕。


该次展览,是云南省盆协继昆明“世博杯”中国盆景艺术大师、名人名园作品邀请展之后,向中国盆景界奉献的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展会。


好吧

一起回顾下

历届获奖作品齐亮相

NEWS


该次展览,特别设立了“历届省展金奖作品展区”,展示了云南盆景多年来涌现出的经典之作。


韦群杰作品《苍洱神韵》(龟纹石,150cm×60cm)


解道乾作品《秋水落霞》(花岗岩,150cm×60cm


▲许万明作品《两岸情深》(真柏、龟纹石)



周宽祥作品《春漫云岭》(黄杨)



程庆贵作品《为伊消得人憔悴》(麻栗树,78cm×62cm×32cm



崔红波作品《叠翠》(铁马鞭


曾华钧作品《太平盛世》(榕树,180cm×100cm



一隐园作品《为护青翠不知年》(清香木,120cm×110cm



大观公园李赟作品《叠翠》(铺地柏)


许万明作品《云岭画意》(石灰石,80cm×80cm


不乏创意之作

NEWS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是艺术有所突破的标志,更是盆景艺术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动力之一。该次展览,一些创意十足的作品,令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宋有斌作品《山林秀色》(黄杨,70×90cm)


这件展品在盆器和几架的选用、丛林布局弱化单个树材缺陷,以及植物的配植、展示陈设上创意颇多。


▲吴建伟作品《石头城上月如钩》(岩桑,60×50cm)


作者巧妙利用一截朽木与一只残罐,加上树体奇崛不羁的造型,使得整件作品野趣十足,令观者眼前一亮。


极具本土特色的树种

NEWS


近年来,云南盆景立足自身发展现状,重视与外省盆景界加强交流与学习,并充分利用本土丰富的资源优势,取长补短,因势利导,在对铁马鞭、云南松、清香木、尖叶木犀榄等乡土树种的开发于创作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车小伍作品《苍翠》(铁马鞭,80×73cm)


铁马鞭,鼠李科,雀梅藤植物,主要生长于滇东北地区,滇中、滇南亦有分布。云南铁马鞭大多生长在海拔1500米到2000米的岩溶地貌的石灰石山上,生长在石头旁边的石块中,甚至是石夹缝、石洞穴之中,在当地称之为石爬棵或石爬柴等。




▲杨瀚森作品《四世同堂》(云南松,90×140cm)


云南松,树皮褐灰色,裂成不规则鳞块状脱落;一年生枝淡红褐色,无毛,二、三年生枝上的鳞叶常脱落;冬芽红褐色。针叶通常3针(稀2针)一束,柔软;球果圆锥状卵形,成熟时张开,基部宽,有短柄;鳞盾肥厚,稍平或隆起,间或反曲;鳞脐微凹或微凸,有短刺;种子褐色,近卵圆形或倒卵圆形,微扁,是云南的乡土树种。




▲龚靖翔作品《华夏魂》(清香木,120×120cm)


清香木,是漆树科、黄连木属植物,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因叶片摘下或揉搓时,有一股类似花椒与柑橘混合的清香味而得名。清香木叶片细密而碧绿,嫩叶红色,枝条柔弱,颇为可爱,再加上其清香的气味,因此近些年作为观叶盆景,受到越来越多爱好者的喜爱。


▲王飞作品《苍鹰俯瞰》(清香木)


▲普发春作品《盛气凌人》(尖叶木樨榄,100×120cm)


尖叶木犀榄,木犀科木犀榄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小枝褐色或灰色,近四棱形,无毛,密被细小鳞片。


继承传统,致敬经典

NEWS


云南盆景发源于通海。通海盆景则起源于明洪武,发展于清康熙,兴盛于咸同时期。算起来,历史也是很悠久了。


字形盆景,诞生于咸丰、同治年间,一般利用梅、银杏、紫薇等制成“福禄寿喜”“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鸟语花香”等吉祥字样。通海是云南盆景把结构严谨的汉字应用到盆景艺术领域最早的地区之一。



▲王健作品《怡养之福可以永年》(清香木,86×120cm)


▲王健作品《风和日丽》(迎春花,45×70cm)


云南罗汉松,相比于其他品种的罗汉松,叶片宽大、厚实,根系发达如盘龙一般。自清朝始,即有通海盆景艺术家用云南罗汉松制作悬崖式盆景,并逐渐风靡全省。



▲台继海作品《危崖飞渡》(罗汉松,70×88cm)


接下来

是该次展览的获奖作品

金奖作品(部分)

NEWS


▲刘松华作品《铁骨柔情》(清香木)



▲戴武作品《风月何惧岁月悠》(高山柏)


▲崔红波作品《飞瀑与蒙情》(铁马鞭,50×75cm)


▲王昌《无畏浮云遮眼界》(清香木)


李华龙作品《飞天》(高山柏,160×100cm)



▲张国发作品《红河雄风》(尖叶木樨榄,110×60cm)



这个周末

通海又要搞事情了

8月12日至14日

“2017年云南盆景艺术培训班”专题系列讲座第二期

将在通海开班


一、培训时间:2017年8月12、13、14日

二、培训地点:通海县阳光大酒店(理论)、一隐园盆景园(实操)。

三、培训内容

树木(松柏、杂木类)盆景的造型技艺、雕刻技艺、嫁接技艺等理论与实际操作。

四、主办单位:云南省盆景赏石协会

五、承办单位:云南省通海县盆景协会


中国盆景艺术大师徐昊先生将亲临授课


徐  昊

中国盆景艺术大师

1964年12月9日出生于浙江安吉,1980年代初开始从事盆景创作,2005年5月被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授予“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荣誉称号。其作经常荣获国际国内专业展会大奖,如2006中国(陈村)国际盆景赏石博览会总冠军、2006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盆景艺术展大奖等。现任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兼会长助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