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乙肝治疗三个“不等于”

 3gzylon 2017-10-16
2017-10-16 07:19  
2017-10-16 07:19:49

  许多乙肝患者对长期治疗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常常中断治疗。为此,我总结了乙肝治疗中的3个“不等于”,有针对性地纠正一些误区。

  1.病毒抑制≠病毒清除。乙肝抗病毒药物的首要目标是抑制病毒复制。核苷(酸)类药物可以“假扮”成病毒复制所需的核苷,“掺合”到乙肝病毒DNA链中,与催化病毒复制的DNA聚合酶发生竞争性结合。假“核苷”代替了真“核苷”,病毒复制被抑制。有些患者一看到病毒指标下降,就误认为病毒被清除了,病治好了,于是停药或漏服、减少剂量。但病毒的“根”还在,一旦停药或减药就会重新“发芽”。

  2.病毒耐药≠治疗白费。抗病毒药只能抑制病毒复制,不能很快达到清除病毒的目的,需要长期治疗。这会导致病毒变异,产生耐药性,再次出现肝功能异常。拉米夫定、替比夫定等容易耐药。但治疗延缓了肝病进展,耐药后改用其他药物仍可恢复。如不治疗,乙肝患者5年内有12%~25%的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肝硬化如不治疗,5年内有20%~23%的可能转为肝衰竭,需要肝移植;还有6%~15%的可能发生癌变。

  3.不能停药≠药物成瘾。抗病毒治疗后,病毒复制停止,肝功能恢复正常,肝脏组织学损伤逐渐修复,可阻断肝病进展。停药后反弹是因为药物只能抑制病毒。乙肝需要进行长期抗病毒治疗,才能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少肝脏损伤,降低肝硬化、肝癌的风险。但这不代表药物成瘾,不必忧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 饶慧瑛)

[责任编辑:李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